慢性支气管炎由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常有明显的肺、支气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防御能力下降,招致外邪入侵引起急性发作,每次急性发作都会程度不同地加重肺、支气管损害。因此,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王灿晖在运用传统治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总结出了两个较为满意的治法,验之于临床,疗效确切。

①清肺化痰法本法由白毛夏枯草10g,平地木20g,金荞麦20g,鱼腥草20g,百部10g,前胡10g,白前10g,瓜蒌仁12g组成。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之证,具有良好的清肺消炎,止咳化痰之功效。

王灿晖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多为外邪入侵与内伏之痰相搏为患,其中感染外邪乃发病之主因,所以清肺祛邪,消炎抗感染当属治疗之重点,化痰亦为廓清病理因素的必要手段,全方体现出“清”、“化”两大治疗特点,由于本法主要针对肺部炎性病变而设,所以对邪热在肺者疗效显著,对寒邪束肺者经适当加减亦有效果,其中痰热较盛,咳痰黄稠者可加黄芩、桑白皮、贝母;寒痰较重痰涎清稀,舌苔水滑者加细辛、半夏、干姜;气急气喘明显者加麻黄、款冬、葶苈子。根据临床观察,上方一般服用3~5剂后即可奏效,若无其它证候兼夹病情即趋于恢复。

②祛风宣肺法本法由荆芥10g,防风10g,蝉衣10g,僵蚕10g,双钩藤12g,木蝴蝶5g,忍冬藤20g,蒸百部10g,连翘10g,甘草3g组成。具有祛风宣肺,利咽止咳的作用。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咽燥作痒,痒则作咳,咳则连声不断而无痰者。

本证临床表现具有下述特点:其一伴有明显的咽痒咽燥见症。其二咳嗽频作,呈呛咳状,咳则连声不断,有时彻夜难眠。其三基本无痰。本证证候并不复杂,但治疗却常难以获效,许多病例可迁延月余而难愈。

王灿晖认为本证属风邪作咳,病虽属肺,但病位主要在咽喉,病机重点为邪客咽喉,肺气失宣,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风利咽,宣开肺气。临床实践证明本法确具独特疗效,一般服药1~2剂后咳嗽即可显著减轻,表现为咽痒渐除,喉道爽利而咳嗽渐止。

方中虽有荆芥、防风等疏风发散之品,但应用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出汗的现象,因而不必顾虑其有发汗耗津之弊。

以上内容选自《王灿晖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荟萃》

本书共分医事传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选四部分。其中医事传略主要介绍王灿晖的学医经历和主要学术成就;学术思想重点介绍王灿晖在温病学和辨证学方面的学术认识;临床经验主要介绍王灿晖辨治病毒性疾病等23个病种的辨治思路和处方用药经验;医案选辑录王灿晖辨治心、肺、脾胃、肝胆、肾、肢体经络、气血津液、外科、妇科等系统的病案130例。医案理法方药俱备,描述详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扫码下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王灿晖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荟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灿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有了这个基本方,遇到心绞痛不会慌

针药并用,治肾绞痛奇佳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