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分为进攻技术,控制技术,防守技术等等。

而控制技术中,摆短与劈长,是很多运动员与业余爱好者较为薄弱的技术。

摆不短,摆不住,吃旋转冒高或下网失误,过长被对手抢攻,这些较为常见。

以下从刘国梁指导丁宁正手摆短,学习乒乓球摆短技术。

上图为刘国梁指导丁宁正手摆短。

左为国乒教练郭焱,发球者为国乒张瑞。刘国梁指导丁宁正手摆短技术。

上图为丁宁摆短与抢攻。

摆短,主要应对来球短,不出台,台内摆短控制对手。一旦来球过长,正手能抢拉抢冲,完全可以直接上手进攻。

丁宁的正手抢攻,大家也可以看一下。很多朋友压低板型,追求拉球旋转,加转弧圈球。在专业运动员的拉球使用中,前冲弧圈使用最多,加转弧圈较慢,易被对手反拉反冲。

前冲弧圈的撞击,是很多业余爱好者的误区,可以看一下丁宁的板型与发力方向。

上图为刘国梁示范错误的摆短动作。

很多人认为,摆短,要转,要发力,要大动作。刘国梁示范的就是下切的动作,这个动作在劈长时会较为有效,如果在摆短使用,会容易回球过长,出台被对手进攻。

摆短,是控制对手进攻的技术,尽量二跳不出台,不必追求自身发力,越想回球转,越发力,越是错误。

上图为近距离丁宁正手摆短。

摆短,不需要大的力量,大的动作,手腕晃动。

正确的摆短,手臂伸入台内,手腕固定,板型控制好角度。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中小力量,借用来球的旋转回球过网,这样能控制住回球的长短。

这里重点谈一下来球旋转。

重点在于要对来球旋转判断清楚,是下转,还是侧下,还是侧上。这个需要长期训练,培养接发球的判断,这一点非常困难,吃发球往往是对旋转判断不清。

业余爱好者因为旋转判断不清,然后尽量慢一点接发球。在高点,或者下降期触球,自身发力,这也是摆短的典型错误。此种接法,可以在劈长中使用。

触球时间过晚,无法借到来球的旋转与上升的力量,也就无法控制住回球的长短。摆短一定要在上升期触球,小力量借对方的旋转回球。很多朋友害怕旋转,怕吃转,怕下网,不敢在上升期触球,此处也是很多朋友的乒乓理解误区。

上图为摆短后球落地的旋转。

很多朋友认为,小动作,回球不转,其实是很转的。

对方来球越转,借对方旋转,小动作回球,弧线较为容易控制,同样很转。

很多朋友触球较晚,为了回球转,使劲发力,做大动作,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回球过长,被对方抢冲抢拉。摆短要的是短,为了转,而给对方进攻机会,自己陷入被动,往往并不划算。

摆短,是一项非常考验功力的控制技术。

以往的运动员,直板的马琳,横板的瓦尔德内尔,刘国梁。以及现在的波尔,许昕,马龙,都是技术全面,手感出众的高手。

摆短在直板与横板上,基本道理相同,并非直板比横板一定要好,只是直板握板方式较为容易控制板型角度,多加练习其实差不多少。

摆短三要素,小力量,小动作,上升期触球。

通过刘国梁指导丁宁的正手摆短,希望广大业余爱好者能学习到先进的乒乓理念,国乒先进的技术训练,提高自身技术,达到更高的水平。

本文为乒乓球技术文章,并非讨论谁胜谁负,勿争论谁强谁弱,乒乓技术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才能真正达到一个高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