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的身影裏,一定有公安民警。歲月靜好的背後,一定是有人負重前行。而在西盟戰“疫”的警察故事裏,他們,只是兒子和女兒,只是爸爸和媽媽……戰“疫”的戰場上,他們共同的名字叫“戰士”。

“媽媽不要我們了!”

“媽媽,你是不是不要我和弟弟了?”

聽見大女兒說這句話的時候,張路瓊的眼淚已經下來了。

張路瓊是普洱市西盟縣公安局的一名交通警察,有兩個孩子。原本春節夫妻倆想帶孩子們一起回昆明老家,因爲疫情打亂了生活節奏,兩人都衝鋒在了戰“疫”的第一線。

“這段時間情況特殊,我們還是把孩子送去爸媽那裏吧,不然我們沒時間照顧……”張路瓊對丈夫說。

一咬牙,夫妻倆把兩個孩子送到了普洱的父母家中照顧。張路瓊的大女兒6歲,小兒子1歲零4個月。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一名交警,那是連喫飯和喝水都顧不上的。夜裏,當張路瓊疲倦地回到家中,孩子們很多時候已經睡了,打一通視頻電話都很難得。

看着視頻中哭訴着想媽媽的姐弟倆,張路瓊一邊抹去眼淚,一邊安慰着大女兒:“媽媽現在正在保護大家不能生病,你和弟弟要爲媽媽加油打氣呀,等大家不生病了,媽媽馬上來接你們……”

安慰好孩子,張路瓊把對孩子的愧疚與思念深藏心底,整理心情,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爲什麼偏偏是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個與家人團圓的日子。巖嘎在西盟縣新冠肺炎救治點開展執勤工作。

正在執勤的巖嘎接了一個電話以後,情緒有些激動,眼眶已經泛紅,略微整理自己的情緒後,巖嘎回到了崗位上,站得筆直。

一旁執勤的戰友覺得奇怪,關心地詢問巖嘎是不是有什麼事?巖嘎輕輕搖了搖頭,示意戰友自己沒事。接下來巖嘎除了做好值守工作,再也不多說一句話。

換崗時間終於到了,從崗位退下來的巖嘎,眼淚奔湧而出,匆忙趕回家中。於是大家才知道,幾個小時前的電話是巖嘎家裏打來的,他的奶奶去世了……

第二天,巖嘎按時出現,繼續承擔起執勤任務。戰友們勸他請假,把家裏的事情處理好再回來。巖嘎說:“偏偏是元宵節這天……奶奶我昨天回家送了,家裏還有親戚朋友幫忙,可是我們的執勤點兩人一組,不能缺席。請大家放心,我可以。”

簡陋卻溫暖的“大本營”

在西盟縣嶽宋鄉木鼓壩通往國境線的一條便道上,出現了一個“窩棚”。這是嶽宋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戰“疫”的營地。

既要在關鍵時期承擔好戍邊的任務,又爲了不影響村民的日常生活,嶽宋邊境派出所在距離村子兩百米遠的路邊,臨時搭建了一個窩棚當做“大本營”。

西盟縣的二月,早晚溫差很大,夜裏的嶽宋,寒風陣陣。民警們在每天開展邊境巡邏的時候,撿拾林中的乾柴,晚上回到“大本營”,燃起熊熊的篝火。圍坐在火塘邊,大家說着心裏話,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原本寒冷的夜和寂寞的值守,因爲有了家一樣的“大本營”,有了熱烈燃燒的火焰,反而讓民警們充滿了力量。

“大本營”裏,24小時一次輪換,他們重複着一次又一次……

穿警服的TONY老師

網絡上說的都是真的,戰“疫”前線的人們已經沒有“髮型”這一說,民警們也不例外。連日來,長期戰“疫”在前沿的執勤民警日漸增長的頭髮成爲了真正的“煩惱絲”。

嶽宋邊境派出所輔警何志遠有理髮的技藝,他向教導員報告了自己想去大家的執勤點爲大家理髮的想法。教導員帶着他,拿起理髮工具就出發了。

“志遠,你行不行啊?”戰友們笑問。

“別廢話,你們剪不剪吧?”何志遠也笑着逗他們。說話間,乾淨利索的動作一點也不停下,一個個清新有型的髮型也出現了。

跑了好幾個地方,何志遠從白天一直忙活到了晚上。戰友提着燈給他照明。藉着微弱的光幫戰友理髮的何志遠,就是西盟佤山最帥的TONY老師,這暖心畫面定格在了大家的心裏。 (趙旭東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