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行軍打仗不比兒戲,總有數不盡的士兵們陣亡於異國他鄉。很多人害怕打仗,因爲打仗將於家人分散,甚至很有可能會戰死,誰能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呢?但是也有很多人卻喜歡打仗,因爲他們希望通過建立軍功來獲取富貴,把打仗當成自己翻身的機會。歷史上,也確實有很多著名的將軍,從普通士兵一步步建立軍功而發跡起來的。

在古代軍隊裏,有專門覈驗士兵軍功的人員,而士兵們展示自己軍功的憑證往往是敵軍的首級等實物。每次戰鬥結束以後,士兵們將自己的憑證報給負責覈驗的人員,他們會一一進行登記,最後上報軍功給予一定的金錢獎勵或者是職位的晉升。這種情況,在秦朝尤其明顯,士兵們在斬殺了敵軍之後,會取下他們的首級系在腰間,等戰後去報軍功,有人甚至以此可以拜將封侯。

因此也就出現了一種現象,那就是留下的敵軍屍首往往會再次遭到傷害,因而變得殘缺不全。古人尤爲傳統,他們也很想在戰死後留下一個全屍,並且能回到故鄉,所以在打仗的時候,除非是壓倒性的潰敗,軍隊一般都會命令活着的人爲陣亡的將士搶回遺體。

在古代,非常彪悍的蒙古軍隊也是如此。他們認爲死去的人只有留在草原上,任由雄鷹分食,才能獲得來生。但是,與他們交戰的對手,不僅想留下他們戰死將士的遺體,還會割下一些東西去邀功,這讓成吉思汗無法忍受,所以他命令將士們一定要千方百計搶回將士們的遺體,距離近的話運回草原,遠的話就找個地方藏起來,總之不能留給對手禍害。

但是想法很好,做起來很難。如果取得勝利,或者是在戰況不是很緊迫的時候,可以收斂一些遺體,但是如果在潰敗時再帶着陣亡將士的遺體,那就成了累贅,搞不好得把自己也留在那兒。所以,這種顧慮一產生,衆人除非是打了大勝仗,其他情況下都不願意去冒險。

對於這種情況,成吉思汗也很理解。他覺得此事不能強迫,因爲戰場上保命是首要的,不能爲了死去的人,把活着的人也坑了。但是事情也不能不做,他考慮一下之後,覺得應該採用激勵的方式,提高部下奪回將士遺體的積極性,也能讓他們沒有壓力,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決定。

不久,成吉思汗就想了一個辦法,並公佈了出來。他規定,要是蒙古軍隊的奴隸能在戰場上搶回將士遺體的話,就可以不再做奴隸;如果是蒙古士兵在戰場上搶回將士遺體的話,那麼他可以擁有戰死將士所留下來的財產,還有妻子、小妾或者其他女人。

這個辦法一出,果然十分奏效,軍隊搶回同伴遺體的主動性變高,甚至還摸索出了很多有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這個辦法還有另一個非常大的作用。都知道,戰爭會帶來大量的人口損失,統治者都會鼓勵百姓生育來補充人口。成吉思汗這個辦法把那些失去了丈夫的女子又重新進行了分配,她們又可以繼續生育,能夠補充人口,真是一個一舉兩得。

不過,成吉思汗的辦法雖好,卻苦了陣亡將士的妻妾們。千萬不要以爲她們的新歸宿會很好,她們原本是別人的妻妾,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現在她們卻沒有一點選擇的權利,也沒有抵抗的能力,只能看着自己成爲戰爭的犧牲品,沒有地位和尊嚴。

那些倖存的士兵在得到這些妻妾後,也往往不會善待她們,一是沒有感情的基礎,二是這些人都是戰利品,心理上有着一種佔有的優越感,怎麼可能會珍惜呢?

女人本該遠離戰爭,但是戰爭卻從不肯放過女人。成吉思汗的辦法,是不是一個好辦法,您覺得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