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山而建一古廟

石上雕奔馬,月梁刻雙獅

乳源廟宇系列:

走馬祠

深匿乳源縣洛陽鎮西南約80千米的月街(原屬古母水),石街村東南約500米,傳說,距今400多年前,有位湖南仙人騎馬經過,在山上被害,後石街村馮姓村民在山頂建祠祀之。因此處原爲湖南人想做祖墳之所,村民不同意,後將祠遷至山東麓。祠坐西向東,西枕如綠金字塔的石雞山,東仰峯圓坡滿,遙相傳情的對馬山,北傍峯如游龍,坡似戲鳳,綠韻耀天的巖前山,南伴脊線柔順,層次豐滿,青浪滔滔的香爐山,緊密圍箍成多變形盆地西側。石灰石板築高0.5米,寬4米,長近9米門坪;石灰石築基礎,鑲角,青磚砌二面坡懸山頂,蓋灰瓦。石灰石礎(雕奔馬)木檐柱;兩側月梁雕雙獅護錢;封檐板雕鳳凰梧桐、喜上梅梢、蝙蝠、金龜、蘭花等祥瑞圖案;駝墩雕滴水觀音、花草等圖案,神氣充棟,額戴祥瑞。石灰石門墩(雕雄獅、花朵等紋理),門額懸“走馬祠”匾;兩側豎《重建走馬祠碑》(額雕雙龍戲珠,卷草沿)《重建走馬祠碑記》《新建走馬與境祠碑》(雕卷草沿),文物價值不低。內一井(石灰石築沿、鋪底,鎮井石)二進,青磚砌樑架結構,方形,約80平方米。前廳檐板雕花刻草,懸“澤沛中天”匾,初衷可嘉。正廳橫樑雕花朵、雲紋檐板中央雕扇面背景“仰觀神明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之娛”,精囊環境佳麗,詩蘊豐盛;兩側雕喜上梅梢、喜蝶蘭花、雄獅等圖案;兩側青磚砌拱門;石灰石鼓形礎(雕花朵)木檐柱。修繕後的祠,爲鄰近鄉民重要祭祀場所。

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黃玉美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或二次修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