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其化学结构稳定所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的塑料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才会被分解。但是西班牙坎塔布里亚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业余养蜂者费代丽卡•贝尔托基尼在处理被移出蜂巢的蜡螟幼虫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或许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废弃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蜡螟

蜡螟幼虫

蜡螟的幼虫又叫巢虫,常见的有成虫和幼虫2种。成巢虫体长3cm左右,幼巢虫2cm左右。巢虫繁殖快,卵和幼虫生活力很强,危害性极大。主要危害弱蜂群,并在巢房底部吐丝作茧,在巢脾中打隧道蛀坏巢脾和在巢脾上蛀食蜡质,并伤害蜜蜂幼虫和蜂蛹。被害蜂群轻则出现秋衰,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重者可致蜜蜂弃巢逃走,造成损失。就是这样的一种害虫却在我们一直都头痛的白色污染上有大作用,于是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把近100只蜡虫和塑料购物袋放在一起。在短短40分钟之内,塑料袋上就开始出现破洞;12小时后,这些塑料袋的质量就减少了92毫克。他表示:“如果这种化学过程是借助单一的酶进行的,那么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大规模重复这一过程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这项研究真的可行的话,在不久的将来白色垃圾就真的不会再危害环境了,但我们还是要从小做起少使用塑料袋等,从源头上控制才是真正解决垃圾污染的关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