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賈紹軍說,他在隔離點主要負責垃圾清運和場所消毒,場所消毒包括房間、走廊、步行梯,一次消毒需兩小時,每天早中晚3次消毒就得6小時。常豔生說:“我從2月7日到隔離點至今已20多天,想想那些奮戰在武漢防控一線的人,想想醫療物資緊缺的醫護人員,我怎能退縮。

24小時不間斷值守,每天兩次體溫監測,定時對樓梯樓道消毒,對隔離人員在生活上給予精心照顧和安排,對產生的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及時進行清理轉運……這些看似簡單卻危險的“規定動作”,是我市254名醫護人員堅守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每天的工作。

2月26日8時許,56歲的市婦幼保健院工會主席賈紹軍全副武裝後,來到隔離區清理生活垃圾。隨後,按比例配備好水和泡騰消毒片,就背上噴霧器,開始樓上樓下消毒。

常豔生正在爲隔離人員測量體溫

根據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要求,集中醫學觀察點由醫療保障組、安防保衛組、後勤服務組、心理疏導和安撫組、垃圾清運組共同負責。

“我是一名有着25年黨齡的老黨員,又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經驗比較豐富,理應堅守防疫一線。”賈紹軍主動請纓,來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駐守。

這一守,就是15天,從未停歇。

賈紹軍說,他在隔離點主要負責垃圾清運和場所消毒,場所消毒包括房間、走廊、步行梯,一次消毒需兩小時,每天早中晚3次消毒就得6小時。揹着20公斤的噴霧器,一天樓上樓下走上近萬步是常事。“現在是特殊時期,隔離點的工作繁重而複雜,風險係數又大,我作爲一名老黨員,理應留下來。”賈紹軍說。

在我市另一集中醫學觀察點,來自市中醫醫院主管護師常豔生也主動請纓,堅守隔離一線。

常豔生說:“我從2月7日到隔離點至今已20多天,想想那些奮戰在武漢防控一線的人,想想醫療物資緊缺的醫護人員,我怎能退縮。現在雖然苦點、累點,但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20天來,常豔生對隔離點的工作流程爛熟於心,對隔離人員的情況瞭如指掌。“若是換來新同事,還得重新熟悉,隔離點上有老人、孩子、孕婦等,情況各不相同,我現在對他們非常瞭解,這樣做起工作來也得心應手。”常豔生說,“我是一名黨員,我要留守一線,等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那天的到來。病毒不滅,絕不退縮!”

在我市,像賈紹軍、常豔生這樣堅守崗位,護佑着全市人民安全的人還有很多。在這裏,他們遠離家的溫暖,奔走在每一間隔離病房,穿梭在一道道走廊之間,戰鬥在抗疫最前沿。他們的堅守,是一種大愛的體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