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鵝集團總裁儲榮生,是一名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草根創業者”。1992年,他白手起家創辦安徽天鵝集團,靠着一股子不服輸的勁,一個不到十人的代工點4年之後被他發展成擁有員工200多人的小加工廠,高峯期安徽天鵝集團曾出現過萬人就業的盛景。

26年間,安徽天鵝集團已經發展爲一家集手工紡織、電子科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生態農林業、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生態旅遊、金融服務、公益服務爲一體的產業多元化企業集團。

“發軔於草根,成長於改革開放,是這個好的時代,給了我好的選擇。我每一步走過來,都和改革開放有關係,我覺得我生逢其時。”儲榮生告訴記者說,自己頗具傳奇色彩的創業歷程,是改革開放40週年持續推進的成果和結晶。

圖爲儲榮生和他創建的安徽天鵝公益服務中心。徐火炬 攝

12歲下鄉掙工分養家

今年64歲的儲榮生,出生於嶽西縣一個高知家庭。儲榮生和他的兄弟姐妹本應沿着父輩的足跡前行。然而,1958年,隨着父母雙雙被打成右派以及文化大革命,這個家庭陷入困境。1966年,年僅12歲的他初小沒有讀完也下鄉去生產隊掙工分,每天在工地勉強賺1毛錢。

“我的母親告訴我想重新進入校園讀書的可能性很小,不如爲了生活學一門手藝。”儲榮生笑着說,當時母親也是有一些私心,母親揹着他給自己說了個娃娃親,未來岳母提出要求,希望儲榮生學木匠,其女兒學裁縫。就這樣,14歲的儲榮生便去學木匠,一學就是6年。

賣菜賣出懵懂商品意識

1977年儲榮生結婚。儲榮生的母親便託關係將儲榮生介紹到嶽西一家國有企業嶽西輕工機械製造廠木工車間,做了一名臨時工。那個時候每月12元錢,做了半年,收入少得可憐,大孩子也即將出生,生活開支大,他便辭去工作進城賣菜。

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催生了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萌芽。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提出,要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1979年4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召開局長會議,提出各地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個體勞動,但不準僱工。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第一次允許個體經濟發展。

儲榮生說,那個年代物資緊缺,城裏人對於蔬菜這種必需品需求量大,於是他就將自家菜園裏喫不掉的蔬菜挑到城裏賣,賣了3個月的菜就攢了26元錢。

就這樣,儲榮生的菜一賣就是三年。儲榮生說,那時販賣蔬菜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一個月最低純收入40多元,而那時一個正科級幹部每月工資也就60元左右。販賣蔬菜不僅解決了家庭的生存危機,還略有富餘。

1981年,嶽西縣的木材銷售十分緊俏,催生了一大批販賣木材的趕腳人,儲榮生也加入了趕腳大軍。儲榮生說,那時所謂的販賣木材的商人就是苦力,將深山老百姓家的木材扛出大山,一根像樣的木料能賺幾十塊,堪稱暴利。

初入商海展露天分

1982年,儲榮生前往嶽西一家木材產品綜合加工廠做推銷員,推銷雜木。這年,合肥的一家自行車生產廠家和合肥的另一家自行車生產廠家合營,得知這條信息後,儲榮生感覺這裏面蘊藏着商機——自行車生產廠家需要大量的木材包裝箱。

於是,儲榮生將工廠做好的包裝箱通過班車運到合肥,這個包裝箱無論質量還是價格都得到對方的認可,儲榮生所在的木材產品綜合加工廠得到了大量訂單,1982年年底銷售1000多萬。

1983年,儲榮生的經商天分得到了時任嶽西縣委書記王道成的讚許,並提議儲榮生前往嶽西縣林業公司,主抓包裝箱銷售。

儲榮生進入嶽西縣林業公司以後,全縣包裝箱價格實行雙軌制,銷售進行總承包,到1984年年底嶽西縣包裝箱銷售達到了4000多萬,全省每三個包裝箱就有一個是嶽西造。

1988年儲榮生決定辭職,但他的辭職意向被公司60%的人投票否決。

1990年,儲榮生去意已決。時任嶽西縣林業局局長的陳謀德評價儲榮生: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陳謀德試圖挽留未果。

海南之行讓他大開眼界

1988年,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同時成立,無數人前往特區淘金。

1990年,應好友之邀,儲榮生決定前往海南,但他的這一舉動遭到全家人反對。

“我這一生上大學學習文化知識的機會沒有了,但我有一個前往海南特區學習社會知識的機會,我不想放棄。”儲榮生說服了父親。

海南之行,在朋友的安排下,儲榮生去了一家貿易公司做總經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這家公司並不是一家正規的貿易公司。儘管那時的海南很多從事外貿的公司都這麼幹,他堅決辭職。

“去海南雖然票子沒有掙到,但我卻換了腦子”。1991年,回到嶽西老家的儲榮生感覺自己的視野一下子大了很多。

白手起家創辦天鵝集團

1992年,對於發展中的中國民營經濟,無疑是一個值得狂歡的春天。鄧小平在南巡時發表重要談話,確立了“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從而爲包括私營經濟在內的非公經濟的健康發展掃除了思想上的障礙。

儲榮生自詡自己是一個“草根創業者”,他說,自己創業之初擁有的僅僅是一個不到十人的代工點小作坊,四年之後這個小作坊硬生生被他發展成擁有員工200多人的小加工廠。

1996年,合肥的一家從事工藝被銷售的外貿公司準備前往嶽西考察加工廠的硬件建設情況,儲榮生的小加工廠儘管已經擁有200多名員工,但廠房相當破舊,這個廠房想入對方法眼,很難,拿到訂單,簡直空想。

但對於企業發展,這個訂單卻很重要。1996年大年三十,當人們都在家喫團圓飯的時候,儲榮生坐上了前往合肥的大巴車。那晚,那趟大巴車共有三人,司機、售票員、儲榮生。

當天晚上儲榮生拖着疲憊的身體敲開合肥從事工藝被外貿出口的陳利華女士家,陳利華女士全家都驚呆了。“給我一個機會,我想接你的外貿訂單,雖然我工廠的硬件達不到國有企業的標準,但我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有信心做好每一套工藝被。”儲榮生對陳利華女士說道。

當晚,陳利華女士的父親也被儲榮生的執着感動,建議陳利華將一部分訂單交由儲榮生做。

1996年4月份儲榮生接到人生第一批4000套工藝被外貿訂單,6月份交貨。儲榮生的工藝被無論是價格、品質、工期、服務都是同行中最好的,尤其是工期,4000套工藝被即使是國有企業沒有3個月都交不了貨,可儲榮生僅用了兩個月就交貨了。

扶貧老區公益回饋社會

26年間,一個不到10人的代工點被他發展爲一家集手工紡織、電子科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生態農林業、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生態旅遊、金融服務、公益服務爲一體的產業多元化企業集團。天鵝集團成立26多年以來,累計創造3.95萬人次就業;累計納稅3.66億元;累計出口2.15億美元;累計發放工資9.05億元。

2014年,在嶽西縣獎助優秀大學生協會的基礎上,儲榮生創立安徽天鵝公益服務中心,是目前安徽省內唯一一家民營社區純公益服務機構,首批投資56萬元,聘請專職工作人員4名。中心以“倡導社會公益,弘揚人間大愛”爲主題,自啓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現有各行各業志願者50多名,志願者們秉承“服務他人,快樂自己”的理念,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

“發軔於草根,成長於改革開放,是這個好的時代,給了我好的選擇。我每一步走過來,都和改革開放有關係,我覺得我生逢其時。”儲榮生說。

(來源:安慶新聞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