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然而直到今天才流行在某種意義上得益於互聯網的普及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業界普遍認爲,目前人工智能已處於商業化的臨界點,已經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 )感知能力:機器“看”和“聽”的能力,具體體現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領域的應用。

2)理解能力:語言被植入人工智能產品中,與視覺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對圖像的認知,具體體現在基於文本的圖像搜索、圖像描述生成、圖像問答等方面的應用。

3)數據能力:不斷優化算法,提升數據分析的能力,體現爲機器自學習、自進化的能力。4)決策能力:用數據和模型解決問題,爲現有問題提供角決方案的能力。

這四大能力的存在讓人工智能技術炙手可熱。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國在融資金額上人工智能領域達到了938億美元,中國僅次於美國達到了635億美元。

數據、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三個核心,我們在談論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時,也必須與大數據技術聯繫起來,這三者之間相互兼容,互爲條件,是通往未來之路不可或缺的技術力量。

在以區塊鏈技術爲基礎的網絡上,大數據的流通性將顯著提升,這將極大激發人工智能技術的潛能。下面從三個方面來看待區塊鏈在這方面的作用。

1 )激勵高質量數據的共享:在區塊鏈與大數據技術的結合時,我們談到區塊鏈的特性將推進大數據的流通性,同時也將構建一套大家認可的數據交易、交換機制,讓數據真正成爲一種生產元素。而以區塊鏈爲入口的人工智能將更便捷地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數據,演化出更好的模型。

2)促進數據的更新與修正: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平臺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的數據給人工智能系統,其透明性特徵則方便更多專業人士對現有的數據和模型進行指正及修改。

3)保持人工智能系統的穩定:在人工智能系統中,穩定的算法模型和數據源是其穩定運行的基礎。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能網絡可以設定一致、有效的設備註冊、授權及完整的生命週期管理機制,有利於提高人工智能設備的用戶體驗及安全性。區塊鏈可以保障數據的一致性,加之不可隨意篡改的特性讓數據源相對穩定。同時,建立在共識機制上的算法模型也將得到大家的維護,難以篡改。

4 )促進新的經濟模式的形成:若各種人工智能設備通過區塊鏈實現互聯、互通,則有可能帶來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即人類組織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甚至是業務往來,而統一的區塊鏈基礎協議則可讓不同的人工智能設備在互動過程中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從而實現人工智能程度的進一步提升。

在應用層面,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優勢已初現。在版權認證方面,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確認版權的歸屬,以人工智能技術跟蹤與標記侵權使用者。在醫療領域,谷歌的深腦人工智能技術是最好的應用案例,在個人健康信息及病例管理的基礎上,人工智能可構建強大的醫療診斷模型。在智慧城中建設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根據城市交通、能源、居民日市行爲等數據預測未來,科學分配公共生產生活資料。

通過現實的應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區塊鏈、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的融合將讓數據的價值得到最大化提升,而這是主段網技術進一步 發展的必要條件。正因如此,我們相信置身於塊鏈行業的企業所要迎接的是新一輪經濟浪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