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微软市值达到8500亿美元,有望成为苹果、亚马逊后第三个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4年前,微软因错失移动互联网浪潮,被市场普遍看衰。4年后,微软通过内部改革,重获市场信心,实现市值5000亿美元大逆转。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认为,微软作为世纪前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其“重生”对我国高科技骨干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明确发展方向,快速调整组织结构

在确立“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后,微软先后放弃了陷入亏损的手机和手机操作系统业务,对业务部门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形成以office业务、云服务和人工智能业务、Windows业务为主体的3大业务部门,主攻移动端和云服务业务。移动端方面,微软主动拥抱竞争对手,将互联网服务部门的核心工作内容从Bing业务转变为为Iphone和Android手机开发应用。截至2017年底,已发布超过100款IOS应用,并连续收购IOS和Android平台应用,丰富其移动端生态。云服务方面,微软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服务平台两条途径,将云服务平台Azure打造成为当前功能最为全面的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超过100种服务。微软变革启示我国高科技骨干企业在变革时需把握发展方向,尽快调整组织架构,展示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找准自身优势,突破重点领域

与亚马逊AWS相比,微软的优势是在全球拥有大量头部企业级客户伙伴。微软将旗下的Windows、Office、服务器、云服务等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组合,为大型客户伙伴提供定制化服务,承接原有业务并开拓云服务业务,强化企业合作关系。目前,已有85%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选择了微软云服务,帮助微软Azure在短时间内迅速拉近与AWS的差距。微软Azure的发展路径启示我国高科技骨干企业在产业变革来临之际,企业需找准自身优势,找到适合企业的转型路径,充分调动内部优势资源,在重点领域进行率先突破。

夯实业务基础,坚持创新发展

微软在云服务、AI等领域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其研发能力和财力的支持。即便在市场看衰的2014年财年,微软的业务仍保持着增长态势,年营收、净利润分别超过800亿美元、200亿美元,Windows和Office部门依然具备顶尖的研发能力。资金、技术上的保障让微软的研发部门在新领域得以进行长周期的技术突破,无需为短期商业收益和试验失败担忧,研发上的投入有效投入最终帮助微软实现“重生”。微软启示我国高科技骨干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应本末倒置,需在夯实原有业务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为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开放、合作,整合产业资源

微软在生态建设中选择开放合作,使其资产快速“云”化。微软选择将office365等软件推向IOS、Android等平台,不仅实现软件装机量的大幅上升,更为微软Azure带来了更多收入和计算使用量,形成了软件和云服务业务协同发展效应。同时,云端的开放也令微软获得更多用户青睐。2015年11月,微软和Red Hat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主动拥抱开源系统,获得了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取得了混合云解决方案上的突破。微软的策略启示我国高科技骨干企业应高度重视开放、合作的作用,不应再闭门造车,应加强对产业内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高效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研发资源和工业成果。

推广学习文化,重塑企业基因

作为PC时代的幸存者,2014年前的微软只能看着移动互联网浪潮而望洋兴叹。对Windows的执着带给了微软辉煌,也令微软陷入泥潭。随着微软提出“成长型心态”,鼓励员工去学习和创新,不将自己放在“领导者”的位置,而是做一个“追赶者”。文化变革重塑了微软基因,让微软在云服务和AI中寻得重生机会。微软重生启示我国高科技骨干切忌持有“领导者”心态,营造积极学习、创新的文化氛围,重塑企业基因。

如今,云服务已成为微软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人工智能、AR、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上,微软也取得了技术突破,各项业务焕然一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