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說了這樣的金句:沒有什麼中年焦慮是買套房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買一套!確實,很少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買房置業成了全民參與的財富投資運動。


在過去10年間,買房與否已經成爲普通人的人生及格線,所謂論成敗人生豪邁,不過是有房沒房。


租房、買房、換房,在這三件事上只要走錯一步,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十年買房,從北京買到香港,我到底經歷了什麼?



年輕人都糾結過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


幾乎每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都曾被灌輸過這樣一個理念:買房不如租房好。不僅剛剛畢業的學生容易相信這個概念,有不少經濟學家也愛論證這個觀點。我博士剛畢業時(2008年),人設尚未崩塌的“打工皇帝”唐駿在接受北青報採訪時就放言“買不如租!我居住在上海一家五星級酒店的長包房,250平方米月租金是10萬元。如果買類似房產的話,約2500萬元一套。自己做投資,一年回報率爲30%左右,2500萬元一年至少就是400萬元。而租房一年的租金才120萬元,等於賺了280萬元。”


“打工皇帝”唐駿


我看這篇報道時頗以爲然,畢竟買房不僅需要好大一筆錢每月還款也壓力山大。此時我剛剛畢業,月入不過幾千塊,還和同學合租在學院路的一套老房子裏。每月我的租金才區區800塊,還在繼續喫旁邊學校的食堂,使用學校的自習室看書,生活也算頗爲愜意。


所幸我媽固執地認爲租房子就是幫房東養房子,讓我趕緊找個房子買下來,然後準備結婚生孩子。我跟她說了唐總的理論體系,她老人家不以爲然就一句話:你別跟我說那麼多!趕緊去看房!錢不夠我借你!作爲自幼還算聽話的我,開始了購買人生第一套房的艱辛歷程。


第一次買房這件事和第一次約會一樣,你很容易想很多事情且患得患失,比如買了之後房價暴跌怎麼辦?不買房價暴漲怎麼辦?買了自己收入暴跌還不起貸款怎麼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不夠錢裝修買傢俱怎麼辦?


我有個祖籍福建的同學,沒畢業之前鼓足勇氣跟家裏要錢在北京國貿買了套房,卻遲遲沒有請我們去參觀他的豪宅。真相是,他買那套房,家裏只出了個首付款,根本沒錢裝修,現在還是毛坯,勉強通了水電之後,照明靠燈泡洗澡靠電熱水壺燒水,睡覺就在水泥地板上打地鋪。由於這位老兄的生活狀態在我看來實在有些觸目驚心,於是我決定第一次買房一定要買精裝房,這樣起碼不至於在水泥板上打地鋪。



說起當年的看房史,也是一把血淚,會獲得很多人生經驗,比如會有中介或暗示或明示,他可以私下幫你操作一套看起來還不錯的房,能節約1萬塊左右的中介費。當時中介公司和中介個人,處於爾虞我詐的野蠻生長期,有不少腦子靈活的年輕人拿着公司的數據庫,幫買家賣傢俬下操作。我也曾動心找個靈活的中介幫忙,好在我的一個朋友中了招。他私下給房主幾萬塊定金之後,中介和房主迅速消失在人海中,那個房主根本就是假的。有了他的倒黴經歷,我自然不敢冒險。


看房就像相親一樣,你永遠認爲會有一個更好的在等着你。然而,在你挑花眼的時候,房早已經不在了。我工作的地方就在國貿附近,所以優先看了國貿周邊的房子。當時在距離國貿大廈只有2公里不到的小區,有套100多平的小三居開價128萬,而我的心理價位是100萬整,在砍價無果的情況下我放棄了。這是我人生辦過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因爲在我患得患失看房期間,北京的房價平均每月每平米漲1500塊(當時北京均價也就1萬出頭,每月漲幅10%以上),沒多久我就發現已經買不起三環邊的房子了。到2009年年底,在看房看了大半年後,我終於花128萬在北京五環外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是一套房本面積86平米的小兩居。



這時候我纔想明白,唐駿的話根本就是胡扯。首先,大部分人根本沒能力投資年利率達到30%的理財;其次,大部分人買房都要貸款,價值2500萬的房子不可能花2500萬買,用2500萬當本金計算收益率這件事根本不科學。好在我聽了媽媽的話,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除了唐駿的買不如租,當時的中國房市還有另一金句,是中國房地產研究會祕書長顧雲昌說的:“房價上漲,是因爲丈母孃的需求。”跟我同期一起買房的小夥伴們,多數也是在父母或者丈母孃的鞭策下,才順利完成了買房。我想,當年被丈母孃催着買房的同齡人應該感恩,畢竟沒有丈母孃,他現在可能活得很慘。




勸人不買房不如勸人離婚


由於我不算成功的買房經歷,朋友圈中還未置業的朋友,往往想跟我聊聊心得和體會,畢竟他們也想買套房。2011年,我有個師妹忽然約我喫飯,她剛畢業暫時沒有在北京購房的資格。她家裏願意出錢讓她在北京周邊的燕郊買房,她在糾結。我告訴了她一個現在已經爛大街的概念,那就是首次置業等於上車


上車這個概念來自於房價高不可攀的香港,他們認爲在飛速增長的房市中,攢錢猶如走路,不可能趕上在快車道上狂飆的房價,因此買第一套房就相當於上了車,無論房價如何狂飆你也是在車上坐着,而不是靠兩條腿跑步追趕。



燕郊雖然地處河北,但房價漲跌基本與北京市同步,既然不能在北京買房,那不如在燕郊上個車先。在燕郊落戶4年後,這位師妹在獲得北京購房資格時又順利在北京市置換了一套住房。


我的另一位朋友則沒有這麼幸運,她剛剛畢業時也很想買房,無奈她男朋友及男方家人都反對。到了2012年,房價再次暴漲才終於買了房!原因是她跟男朋友分了手,可以自己做決定了!眼見着身邊不少男女,因爲買房的問題分手甚至離婚。我的朋友們開始遵循一條人生規則:寧勸人離婚,也不勸人別買房。畢竟,另一半相對好找,現在不買房很可能下輩子也買不起。


有趣的是, 2013 年,'新國五條'面世,規定名下無房的,首套購房才能享受低首付和低利率,於是出現了一輪買房離婚潮。不買房要離婚,爲了買房還得離婚。




不換房不知道天地厚


大約在2013年,我考慮到婚後家庭成員可能增加,開始將換房提上日程。


當時我公司團隊中有個剛畢業的女生跟我說,買房這件事情已經out了!90後認爲買房不如租房。這對我當然不新鮮,唐駿當年就是這麼說的,也許這位姑娘也不知道唐駿是誰。


這位堅持不買房的年輕人,她的人生導師不是我這個實習導師,而是一名喜歡到處旅行的暢銷書作家。那位作家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在雲南開了個民宿,於是開啓了詩和遠方的瀟灑生活。當年逃離北上廣這個概念方興未艾,去大理麗江開民宿是文藝青年們對浪漫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經歷了自己買房和勸人買房多次的我,已經無法接受這種聽起來很美的新生事物,只能下定決心砸鍋賣鐵換個大點的房子。


好在2013年'新國五條'開始,由於限購加強且銀根緊縮,北京的房價開始有所鬆動。我和我妻子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看房生活。相比起5年前,這次我徹底想明白了幾個問題:


絕不買精裝修的房子,因爲裝修不值錢!

絕不買旁邊沒地鐵的房子,因爲生活不方便!

絕不買樓道里能看見小廣告的房子,因爲這樣的小區物業多數都不怎麼樣!


經過半年的看房,我們終於相中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由於房主着急套現,所以價格比當時的市場價低了不少。


完成過戶手續之前,房主忽然跟我們說:其實我在雍和宮旁邊還有一套300平米的大平層,你們還想買一套嗎?我當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您真看得起我啊!那不得2000萬啊?


房主笑了笑說:我相信你很快會買得起,你這兩年要想再買房還可以找我,我有很多想處理掉的房子。我一時好奇就問道:很多是多少啊?房主說他自己有10來套,他夫人名下也有10來套。我當時就驚呆了,趕緊請教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位房主反問我:2001年你要是有100萬,你能買幾套房?


按照他說的時間我一算,100萬現金能全款買2-3套房。


然後房主又說:如果當時你跟銀行貸款,你覺得你能買幾套?


按照當時首付20%的比例計算,100萬現金起碼能買下10套。


然後房主又說,如果你身邊的人都知道你有100萬,你也知道他們起碼有100萬,你跟他們借錢買房,那麼你能買多少套房?聽完他最後這個問題我徹底明白了。此人原系京郊的農民,城市擴建拆遷後獲得了一筆拆遷款,他覺得房子還會漲價,就把左鄰右里的拆遷款都借來買房。幾年後,他只需要賣掉其中兩套就還清了所有的債務,並且身價過億了。


這位房主教會了我一個道理,讓我終身受益。在房價飛速增長的時代,買房上槓杆才能利益最大化。香港TVB拍攝的紀實電視欄目《有樓萬事足》裏邊金句頻出,比如最著名的那句“有房有高潮,沒房別白撞”就是出自這個節目。在我看來真正發人深省的金句,出自節目裏一位靠買房在香港實現財富自由的大哥:“你不買房跟銀行借個幾百萬試試?人家願意借給你嗎?利息能有購房按揭那麼低嗎?”



總之,現在我除了不會勸人別買房之外,還勸人不要提前還銀行貸款,因爲兩者看起來都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爲。


作爲一個大俗人,我只有眼前的苟且,然而在意詩和遠方的朋友們卻也未必逃得過買房賣房的魔咒。




香港房價暴跌的真相?


今年年初,由於家裏第二個孩子馬上要出生,我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應該讓我家的兩個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在北京接受教育是首選,畢竟家長的陪伴對孩子成長很重要。出國接受教育當然也是個選擇,西方教育體系能給孩子不一樣的成長空間。期間,我太太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爲什麼我們不研究下中國香港或者新加坡?畢竟這兩個地方的教育兼具東西方的特點,在那裏學習,自然不用擔心他們長大了不會說中文。


於是,在今年8月我踏上了去香港買房的旅程,畢竟事關將來孩子的教育問題,當然也帶有一定的投資性考慮。



在我去香港買房之前,這個城市的房價已經連續上漲了10年,從去年到今年更是漲了20%以上,現在已經是高處不勝寒,到處都是財經媒體在看空。


打開國內的自媒體,關於香港房市的看法無非就是兩個主流基調


1.這是個痛苦的城市,75%的土地沒有被開發,老百姓卻住在鴿子籠裏苦不堪言。


2.香港房價馬上要撲街,最近跌了20%起步,97年負資產的悲劇將會再次重演!


這兩套論調讓我身邊不少人相信香港房價很快就會插水,然而作爲一個書呆子博士我卻始終堅信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應該實地去看看。


到了香港之後,我發現內地媒體對香港樓市的判斷存在一個基本邏輯錯誤:他們通過二手房價格指數進行判斷。儘管二手房指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價的變化,但沒有反映出一個最大的變量——6月底香港有關部門建議徵收開發商空置稅。這個計劃中的空置稅將對空置6個月以上、並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徵收“額外差餉”,大約相等於樓價的5%。而根據香港政府公佈的數字顯示,2018年3月,香港有9000套空置超過半年的一手房屋未曾出售。


儘管香港當局建議的這個空置稅,因爲相關部門並未審議通過,到現在爲止還沒有正式實施,且在2019年上半年通過的概率並不高。通常,這種茲事體大的徵稅,往往會留半年到一年的寬限期。但由於房地產開發項目往往是幾年前開始興建的,要短時間之內賣光確實不太容易,所以各大開發商都在加緊出貨。



我在香港斷斷續續待了3個多月,發現每個週末不止一個樓盤在開盤銷售,而且銷售的項目遍佈港島、九龍和新界。爲了能夠儘快達成交易,香港開發商的定價也變得比較務實,基本和同區二手房價格接近,而且提供了一些按揭利率優惠或者現金、傢俱、物業費回贈等等。這導致着急買房的剛需購房客,全部只看新房不看二手,二手房交易數量暴跌以及價格回落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這纔是最近香港房市成交價格鬆動的根本原因,畢竟着急套現的人只能考慮降價出售。


看清香港房市的真實情況之後,我覺得現在雖然吹淡風卻並非不能入手。因爲根據以往的經驗,樓市淡風階段往往選擇餘地會比較大。從投資常理來看,買入時踩上最低點的可能性並不高,所謂追高難追峯頂,殺低難殺谷底!精明的投資者一般不會追求峯頂和谷底,而是求個平衡。更何況,長遠發展來看開發商肯定會改變策略,拖長開發週期不再囤房,那麼1年後出貨出得差不多,香港新房供應量會下降,在土地供應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房價還是有依託的。


看明白這個形勢,我決定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買入一些值得投資的房子,無論作爲將來子女教育還是作爲長遠投資,都可以說是不枉此行。



香港房價並不算貴得離譜


最先入我眼簾的是香港西九龍地區的一個大型住宅區,位於西部鐵路和港島東涌線的交匯站上蓋,而且與當時還未開通的高鐵站相距不遠。從投資角度考慮,這個位置大約相當於北京的雙井或者西直門,地段相當不錯。


與北京買新房差不多,香港買新房也需要提交購房意向和身份證明文件,才能靜待開盤。開盤當天到了現場可算是嚇到我了!總共預售70多個單位,現場有超過300人排隊認購,只能靠抽籤來決定購買次序。



大約是第一次在香港買房有新手加成,我當天居然抽到了不錯的順序,併成功買入一套兩居室。現場沒抽到的購房者自然一片落寞,像我一樣成功中籤人士個個喜於言表,至少從這次買房的經歷來看,香港房價不像要馬上崩盤的樣子。


搞定了第一套房之後,考慮到將來兩個孩子過來讀書,我想再買一套學區房。最終選中了香港大學旁邊的一個樓盤,該區域是大名鼎鼎的11區校網。所謂11區大約相當於北京實驗二小的本部學區,是學區房中最好的選擇,所以價格自然也不會便宜,每平米約爲35萬港幣。


完成了在香港的置業之後,有不少朋友問我香港房價到底貴不貴?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判斷,比如我在香港買的首套房每平米價格大約28萬港幣,說貴當然很貴。然而由於香港新房面積是按照實用面積計算的,如果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至少應該可以打個八折,算上港幣和人民幣的差價又要打個8.8折。


如此算下來每平米約等於19.7萬人民幣,與這個位置對標的北京西直門或者雙井,次新房價格也接近10萬了,這麼對比倒並不算離譜,畢竟這是一個洗碗工都月入超過1.5萬港幣的城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