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工商近日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北三環東路一處寫字樓在今年6月期間新增設了26戶公司,這種同一地址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取得大量公司登記的現象引起執法人員的警覺。

馮晨清 製圖

執法人員通過覈查證實,該房屋所有權人或其授權人均未同這26戶公司簽訂過相關房屋的房屋租賃合同,也從未向上述公司提供過加蓋公司公章的工商註冊所需材料。經過現場檢查,執法人員發現,這26戶公司均未在註冊地開展經營活動。隨後,執法人員通過當事人登記註冊材料中所留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方式聯繫當事人,並向當事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住所郵寄詢問通知書,但始終無法同當事人取得聯繫。

綜合各項證據,東城工商分局認定,北京峯鴻家業科貿有限公司等26戶公司提交虛假材料騙取公司登記,並依法作出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

爲優化營商環境,破解辦理營業執照手續繁瑣、時間漫長等難題,本市已逐步形成全程電子化申請登記與窗口現場辦理並行的登記方式。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全程電子化帶來的“便利”,通過網絡提交虛假材料騙取公司登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繼續探索全程電子化登記的配套監管機制,不斷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善“寬進嚴管”的監管模式。

來源:北京晚報 楊濱編輯:tf10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