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廈門仙嶽醫院的熱線室裏,電話鈴聲絡繹不絕,這裏的心理治療師正在24小時輪班,對民衆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他們對疫情的焦慮恐慌情緒。在大陸江蘇創業的90後臺灣音樂人宋彤,春節假期回到臺灣,不過她每天都關注新冠疫情進展,大年初三,她開始創作《陪你等天晴》,希望用音樂爲武漢加油集氣。

每天廈門仙嶽醫院的熱線室裏,電話鈴聲絡繹不絕,這裏的心理治療師正在24小時輪班,對民衆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他們對疫情的焦慮恐慌情緒。

蔡振宇

廈門仙嶽醫院心理治療師

在熱線方面

我們一方面是就是對新冠肺炎進行科普

當他們對這個疾病有了解

就可以減少他們的焦慮

第二個就是陪伴

家人可以做 朋友也可以做

如果都不在身邊

還有這樣一條熱線可以幫到大家

這陣子,有的市民因爲層出不窮的小道消息,變得恐慌難眠,有的家庭因爲防疫認知的偏差產生了矛盾衝突,針對每一通市民的來電,治療師耐心傾聽,瞭解問題後"對症下藥",給市民心中築起一道安心牆。

同時爲了更加多元地服務民衆,仙嶽醫院從1月26日起,開通了微信公衆號,通過廣播、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普及疫情知識。

此外,一線醫生的心理疏導也同樣重要,仙嶽醫院還開通了抗疫醫護人員的專線,爲衝在一線醫護人員進行舒壓,與他們同心抗疫。

吳素英

廈門仙嶽醫院

心理危機干預熱線與心理諮詢室主任

我們醫院有針對醫務人員做講座

也發放了很多心理調適的信息

也提供了許多放鬆訓練的方法

助力抗疫的還有默默奉獻在社區的志願者們,在廈門金安社區,300多名社區居民主動投入社區防控工作,測量體溫、登記人員來往信息、發放出入卡……志願者們用自己的愛心,爲街坊鄰居們築起一道暖心防線。

對這些志願者們來說,社區防疫是在保護他們的家人,也讓他們在志願工作中情同戰友。許多志願者自掏腰包,捐獻消毒液、牛奶和中藥等物資,給戰友們多一些保護,多一些關懷。

臺灣慈濟也將公益付諸實際行動,因應臺灣目前口罩供不應求的局面,慈濟自2月起發起了一場布口罩製作大行動。

布口罩製作以分工、分組的方式,

依照流程分爲描圖、燙折、車縫、熨燙及輸送,

慈濟表示,透過製作布口罩,可與醫療口罩結合使用,提高醫療口罩的重複使用率,也能將更多醫療口罩留給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

張青芬

臺灣慈濟基金會巧藝坊志工

這個(外科口罩)可以重複使用

這套子每天可以洗

洗乾淨可以把(外科口罩)套進去再使用

這個可以重複兩三天

日前,在臺北舉行的這場"陪你等天晴,武漢加油"慈善音樂會上,年輕的臺灣音樂人和表演者,用音樂爲兩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祈福。在大陸江蘇創業的90後臺灣音樂人宋彤,春節假期回到臺灣,不過她每天都關注新冠疫情進展,大年初三,她開始創作《陪你等天晴》,希望用音樂爲武漢加油集氣。

宋 彤

臺灣音樂人

給自己加油之外

也想給大家加油

更想給前線不眠不休奉獻的人員

給他們鼓勵支持

宋彤過去幾年隨臺灣音樂劇團在大陸各地巡演,2018年她曾到武漢,留有深刻印象,也結識不少音樂上的朋友,疫情發生以來,她也感受到武漢朋友們正面積極的態度。

宋 彤

臺灣音樂人

我聽了他的歌之後

我也非常感動

因爲他真的非常正面能量

他每天都發文說

他每天都在家裏做很多事情 煮飯 運動 寫歌等等

都沒有非常消極的那一面

大家看朋友圈

其實很多朋友都非常正面積極

你就會覺得非常開心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共同新聞》

✎撰稿:吳則拓

✎編輯:王寧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