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新胡舒立:新聞不是宣傳,也絕不能是宣傳

胡舒立:

我說一下媒體行業,因爲媒體是天然應當把公共命運至於首位決定它要遵循的這種價值和它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爲新聞專業主義。

當然,在新聞界大家可能知道,但是在今天這個場合,我需要重新講一下這個基本的價值,就是新聞不是宣傳。

我剛纔聽到易綱行長提到宣傳兩個字,我急的要命,當然他並不是指的新聞,而是指他想說的那個東西的宣傳。

但是我想說首先 新聞不是宣傳,也絕不能是宣傳,新聞必須有專業的機制和操守,它有它的基本的界定,也就是說,關於新聞專業主義的定義有爭議,但是它有一些基本內涵不可否認。

第一個就是 媒體服從公共利益,再一個媒體 必須報道事實

第三個就是媒體作爲信息流通的渠道,它要採納一定的價值標準,這個價值標準在中國社會分化比較嚴重,我覺得可以採用就是社會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第四點就是必須服從事實這個最高權威。

第五、必須受制於專業規範,我想這個就是我們這個行業,我們這樣的職業人能夠盡你的社會責任,應該堅持的基本的操守和基本的價值。

那麼,所謂的專業規範,它有比較多的內容,我就不一一講。

我就講,我覺得是最基本的,大家也能聽明白,並且現在中國做不到。

一個是 不迎合原則,就是人對信息的需求,其實每個人的慾望有很多層次,我不是提供你慾望當中最低的層次所需要的東西,而是提供你應該知道的東西,這就是不迎合。

第二個就是 現場原則。就是說,在路透社和湯姆森合併之後,路透社發現他們自己最大的問題是到新聞現場的機會在比例上變少。

於是修改了他們的憲章,在每一次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的記者必須在現場,就是隻有用記者代表公衆的眼睛看這個事件的發生。

第三個就是 防火牆原則,媒體不能被收買,必須有一個對新聞內部的防火牆,就是編輯部和經營部必須是完全隔離的,它這個是不可逾越的,就是經營不能變成任何干預。

我覺得我們當前中國的媒體,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恰恰是還沒有真正的脫離宣傳的傳統,在沒有脫離宣傳的傳統和宣傳的習慣的同時,就不幸的陷入被收買的境地。

我們遇到的壓力可能不僅僅是管制方面的壓力,還有經濟方面的壓力,我們不但看到了有償新聞,還看到了有償沉默,我想這是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悲哀。

因此,我覺得中國現在其實比較關鍵的,不再展開談中國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現在最主要的必須得有一個專業主義的成長。

新聞專業主義的成長,由新聞記者這些經過專業訓練的人用專業、客觀、公正的手法報道事實,讓公衆去判斷,然後維護公衆的知情權。

因爲我們現在大量的時間陷入了在事實不完整,甚至事實不清晰的情況下,對100多個字簡化的事實進行討論,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遠遠不夠。

因此,中國需要通過整體的努力,利用新媒體的機會,構建起適應現代國家民主轉型和社會治理所需要的以新聞媒體爲主體的一批穩定的、開放的、包容的、理性的平臺。

這個就是我覺得很清晰的體現了我們的追求,我們的社會責任和我們的價值,謝謝大家!

End

聲明:本文不代表平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默認遵循微信公衆平臺原創轉載規則著名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處理。

轉載:轉載本公衆號文章文中註明“轉載自公衆號:理想國 (ID:Dreamland427)”,圖片不可添加水印;轉載本公衆號註明轉載的文章請與原公衆號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