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羣:

1926年生,原名王緒言,安徽無爲人。1941年參加新四軍,1979 年任《青春》主編。

歷任文工團團員、創作員,新華社中原總分社、江西分社、江西日報社記者,《江西文藝》編輯部主任,《星火》副主編,南京市文聯副主席。

文學啓蒙的種子:父親的影響

一九二六年二月八日,斯羣出生在安徽省無爲縣一個封建士大夫的書香之家。她的父親是位同情革命的開明紳士,且嗜書如命。因此,在斯羣朦朧的記憶開始:父親便常年躬着腰,埋頭伏在堆積如山的線裝書案頭。連同那昏黃的油燈,映在牆上的黑影,以及令人擔憂的咳嗽聲都刻在斯羣的童年記憶之中,難以忘懷。

真正接觸文學,源於一次“無意撕書”。斯羣一直是父親最疼愛的女兒,有一次,她無意間撕了父親的一本書,竟使他暴跳如雷,被狠揍了一頓。委屈至極的斯羣,非常疑惑:爲何這些用納鞋底的繩子縫製的黃草紙是父親的寶貝?至此,她便對那些書充滿了神祕感。

不久之後,讀了小學,認識了幾籮筐字詞的斯羣便開始接觸父親的那些寶貝。在那些發黃的紙張中,她才知道天地竟然那麼大,世界居然發生過和正在發生那麼多事情,她漸漸理解了“黃草紙”帶給父親的快樂與悲哀。也是從那時開始,父親有選擇地挑書給斯羣看,並教他們兄弟姐妹背誦唐詩宋詞。每回都是斯羣最快背好,這也是她最初的文學興趣。

文藝力量的鼓舞

一 | 抗戰的影響 |

也許是由於父親的偏愛,斯羣從小就很好強獨立,在十一歲時獨自跑到合肥,考上了一所男女同校的中學,也就在那時抗日戰爭爆發了。東北青年學生抗日救國團體來到合肥,激情演說,感染了滿懷熱血的斯羣,她積極加入抗日救亡團體,卻被校方制止了,但由此她更進一步感受到文藝的力量。無爲縣城淪陷後,斯羣舉家遷到鄉下,她仍然那麼愛看書,書中的人物命運激起了她思索人生的意義,延安也成爲了她年少時代的嚮往之地。

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在斯羣家鄉成立了,她與姐妹如願參加了革命隊伍,那年她剛好十五歲。參軍後的斯羣一直在文工團工作,在炮火聲中,他們展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歌舞、快報書、小話劇、歌劇等,給士兵帶來了鼓舞的力量。其間,斯羣開始嘗試寫歌詞、劇本等,深入戰士生活,爲了給他們帶來精神食糧,斯羣也在不斷地寫下去。

二 | 編輯生涯的開始 |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斯羣調到了第三野戰軍文工團“歌與劇”編輯室任戲劇編輯。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她深知部隊文工團生活面較窄,便向組織申請轉入新聞戰線,希望走向更大的“社會舞臺”。

四八年南下後,組織上調斯羣去新華社中原分社工作,任記者與編輯。其接觸的人與事更多,體會也更加深刻了。當時河南新解放區開展民主改革運動,她也隨軍加入剿匪反霸鬥爭。全國解放後,斯羣在江西繼續做新聞記者與編輯,與人民感同身受。爲其日後的文藝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三年在江西省文學創作室進行創作時,她曾與工人羣衆生活工作在一起,創作了接地氣的散文和報告文學。

五五年斯羣擔任江西省委文藝處副處長,並主編《江西文藝》(後改爲《星火》)。

三 | 心中有刊物 |

江西作爲革命根據地,是無數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地方,有着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爭故事。爲了使《江西文藝》凸顯自己的刊物特色,斯羣組織了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和長篇革命回憶錄,並協助一些紅軍進行寫作,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激情,培養了一批紅軍作家。

十年動亂期間,文學園地一片荒蕪,在這期間斯羣也沉寂於生活。爲了挽回損失的時間,爲了儘快繁榮祖國的文藝事業,爲了使年輕一代的文學新人健康成長,1979年,在方之先生的協助下,斯羣與一羣志同道合的青春老師辦起了以青年爲主要讀者對象的青年文學刊物——《青春》。

斯羣與其丈夫傅聖謙的合影 #

她始終重視刊物的發展,並以讀者的視角辦刊,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確定《青春》就是培養文學新人,甘做第一階梯的工作,把刊物辦成培養青年的苗圃,陶冶一代新人的園地。爲加強編輯部對讀者的瞭解和研究,密切刊物和讀者的關係,使刊物更好地爲廣大讀者服務,斯羣帶領編輯部做了很多實際努力:

第一,經常召開各種類型的座談會,聽取讀者對刊物的意見,瞭解讀者對本刊作品的反應,掌握讀者的思想脈搏和欣賞要求。

第二,在全國各地建立若干讀者小組,保持經常的聯繫。

第三,重視讀者來信的處理工作,改刊初期編輯部每天平均收到各種內容的讀者來信400件左右,他們對待來信和來稿一樣,每封信都登記附箋,簽署意見和處理結果,有些還要覆信解答。

根據斯羣回憶,她說:“自然來稿我看得較少,但讀者來信我要儘可能抽出時間來閱,從讀者來信中我不僅汲取了力量,堅定了辦刊方針,也嚐到了編輯的樂趣。”

退休之後的斯羣,仍舊關心《青春》的發展,不僅如此,還與其丈夫一起志願將個人的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斯羣與丈夫傅聖謙在海邊 #

她就是這樣一位畢生奉獻於編輯事業,並因扶持青年作者走上文學道路而欣慰的主編,正如她所感慨:“這便是一個編輯的心願和樂趣,也是我們編輯的工作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