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謂是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的,他不光在文治武功上堪稱“千古一帝”,就是在孕育後代方面,也是少有人及的。康熙皇帝一生中,共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加在一起,足足是55人,如果這些兄弟姐妹在一起“鬥地主”的話,一副撲克牌,每人一張,最後還有一個人是分不到牌的。

按理說,中國古代向來講究的都是“多子多福”,不過,有時候兒子多了,反而卻不是好事,就像康熙皇帝一樣,他的兒子衆多,於是在繼承皇位的問題上,就有了不小的麻煩。衆所周知,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指的就是康熙皇帝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故事。

“奪嫡”,指的是“爭奪皇位”,而“九子”,具體來說就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我們知道,最後勝出的,是四阿哥胤禛,不過,在整個“九子奪嫡”的事件中,隱藏最深的,卻不是胤禛,而是他。

“他”是誰?“他”就是三阿哥胤祉。爲什麼說三阿哥胤祉纔是隱藏最深的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爭奪皇位的皇子衆多,而且是明爭暗鬥,如火如荼,這着實讓康熙皇帝傷透了腦筋,但只有三阿哥胤祉,他卻反其道而行之。胤祉不但不爭,反而對皇位表現得很漠然,就像是可有可無的什麼東西一樣,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三阿哥胤祉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副溫文爾雅、與世無爭的形象,而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

其次,胤祉其實很懂得康熙皇帝的心思,他深知康熙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所以,他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從來都是客客氣氣,愛護有加,這一點,自然讓康熙皇帝大爲滿意。

當然,“不爭”只是手段,“爭”纔是目的,如果到了緊要關頭,自然還是要有所爲的。二阿哥胤礽,也就是太子,被廢之後,大阿哥胤禔就向康熙皇帝進言,說要將廢太子處死,以絕後顧之憂,他甚至提出,假如康熙皇帝不願揹負“殺子”的惡名,他可以下這個手。

顯然,大阿哥胤禔根本就不瞭解康熙皇帝的爲人,他的這個建議,惹得康熙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而就在這個時候,康熙皇帝正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大阿哥,三阿哥胤祉就登場了。三阿哥當場揭發了大阿哥向太子使用巫術,想要置太子於死地的事情,果然,一聽得此事,康熙皇帝再也忍不住了,立刻下令削除大阿哥胤禔的一切爵位,並將他永遠關押了起來,換句話說,大阿哥就這樣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判了無期徒刑,大阿哥也就完了。

三阿哥的這一招,簡直就是殺手鐧,不但有效,而且徹底。三阿哥揭發大阿哥,看似是在替太子叫屈,實則是在爲自己掃平障礙,他借大阿哥之手,滅掉了太子,又借康熙之手,滅掉了大阿哥;大阿哥和太子(二阿哥)都被除掉,剩下最大的,當然就是老三了。

由此可見,三阿哥的這一招,夠狠,也夠毒,我們不得不要感慨一句,在“九子奪嫡”中,隱藏最深的,原來竟是他啊!當然,後來康熙皇帝又復立了太子胤礽,這就讓三阿哥的一切努力化爲了泡影,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我們今天就不多做討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