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香港著名導演陳果準備拍一部反映社會邊緣人物的現實題材電影,叫《榴蓮飄飄》。陳導演拍戲有個特點:偏愛非職業演員,一來可以節省片酬(他的電影多是小成本電影),二來非職業演員往往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平民階層,大都經歷過生活的磨難,有着職業演員所缺少的人生閱歷,三來比較聽話,便於調教。所以,即使非職業演員不像職業演員那樣擁有豐富的舞臺經驗,陳導演也能夠接受。

《榴蓮飄飄》講的是一位來自內地的女孩爲了掙錢來到香港,結果做了失足婦女,但家裏人都以爲她在外面很風光。簽證期滿,她拿着忍辱掙來的錢返回家鄉,隱瞞了這段不光彩的經歷,而父親卻用這些錢大辦宴席向鄉親炫耀。在開拍之前,這部電影只有大綱,沒有劇本,戲劇衝突以及細節填充的靈感,全都來自於導演與演員之間的碰撞。

不過,在拍《榴蓮飄飄》的時候,陳導演犯了難,找了三個月仍沒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女主角。後來,陳導演來到中央戲劇學院挑選演員,有人向他推薦了秦海璐。在中戲表演系,秦海璐與章子怡、袁泉、胡靜、曾黎等人同班,但顏值並不出衆,用同班男生劉燁的話說:秦海璐是我們班最醜的女生。

顏值,曾經是困擾秦海璐最嚴重的問題。因爲顏值低,在其他女同學到處拍靚照的時候,她不願意露臉,甚至有劇組向她們班學生要照片的時候,她直接說沒有,“要看就看本人”。有時候,她甚至破罐破摔,整天穿着軍大衣在校園裏溜達,用她的話說:“在我的眼神裏,人們是看不到希望的”。

但誰都沒想到,陳導演喫碗麪的功夫,就拍板定下了秦海璐,由她飾演《榴蓮飄飄》裏的女主角。由於女主角的角色身份比較特別,秦海璐在驚喜之餘有些猶豫。班主任常莉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鼓勵秦海璐接下這部戲,她說:“一個演員是要靠多部作品堆積起來的,在堆積過程中,你的演出可能會有反覆和起伏,但一定要有積累。”

秦海璐默默記下常老師的話,跟《榴蓮飄飄》劇組簽約了。後來她才知道,陳導演之所以這麼快就下決定,除了因爲她有一種風塵感,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她的經歷。

1978年,秦海璐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爸爸是電影院經理,媽媽是文工團職工,從小家裏就洋溢着文藝氛圍。1990年,她考入營口市戲曲學校,學習京劇,主攻刀馬旦。

學京劇的日子很苦,伴隨着秦海璐的是淚水和汗水,還有體力的消耗。上課時,如果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是要捱打的。那時候,老師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練功的毯子上,有汽車洋房,有饅頭鹹菜,就看你要什麼。雖然這段日子後來被秦海璐描述爲“刻骨銘心的煎熬”,但事實上,正是這段經歷讓她在報考中央戲劇學院的時候,手到擒來。

本來秦海璐是想報考中國戲曲學院的,但那年她想報考的專業不招收本科生,於是她轉頭參加了中央戲劇學院的招生考試。在考試現場,主考官正是秦海璐後來的班主任常莉老師。

當時常莉看到她的時候,就覺得很不一樣,想給她一次機會,因爲從戲曲學校出來的學生,業務能力沒什麼問題,唯獨文化課是道坎兒。在與幾位招生的老師商量之後,系主任決定,在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爲秦海璐額外讓50分:五門文化課考試(每門文化課滿分150分)成績只需考190分,就能被錄取。

在經歷了三個月高考補習班的充電之後,秦海璐如願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不過,秦海璐報考中戲的目的並不是做演員,而是混大學文憑,因爲有了文憑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後嫁一個好老公。在經歷了戲校的苦日子之後,秦海璐特別想過一種安定的生活,當個白領就已心滿意足。

“從小學京劇,長達八年,然後去北京讀中戲”,這段聽起來就充滿故事性的經歷,就是陳導演決定讓她擔綱《榴蓮飄飄》女主角的真正原因。後來,在拍電影的時候,陳導演把這段經歷添加到電影裏,成爲了女主角的身份背景。而在香港的那些不堪經歷與女主角真實身份暴露之後的戲劇化對比,正是這部電影最精華的地方所在。

爲了能準確演出女主角的內心情感,秦海璐還特意找機會貼近失足婦女的生活:在酒吧裏與這個行業的女性聊天,像姊妹般訴苦;到茶餐廳觀察到她們一有空就猛喫東西,深怕等一下接客太多喫不成飯……

由於題材和尺度的原因,電影《榴蓮飄飄》最終沒能在內地上映,但這並不影響它在電影界的地位。2001年,憑藉這部電影,秦海璐拿下了第六屆金紫荊獎影后、第二十屆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第三十八屆金馬獎影后和最佳新演員獎。憑一部電影同時拿下金馬獎影后和最佳新演員獎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其實,拍完《榴蓮飄飄》之後,秦海璐依然很迷茫,有一年半的時間她拒絕拍戲,因爲她對自己不自信,腦子裏一直縈繞一個問題:我到底適不適合做這行?但接連拿下四座大獎之後,秦海璐的心裏有了答案,她在自己的牀頭貼了一張字條:不要讓自己成爲明星,讓別人認可你爲一個演員。

一部《榴蓮飄飄》,改寫了秦海璐的人生,讓她在迷茫的時候找到了方向,更讓她找回了自信。機遇,就是這麼神奇,當它來臨的時候,就能幫你完成逆襲,但在它到來之前,你得先充實自己,做好準備,以免失之交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