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寫小說,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也是村上春樹的正經工作。而僅僅是《挪威的森林》一本書在日本的銷量就過千萬,並被翻譯成33種語言,在36個國家出版發行,讓村上春樹一下成爲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作家。

央視網消息:又一年諾貝爾文學獎結果出爐,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獲得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奧地利作家彼得· 漢德克獲得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已過古稀之年的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成爲萬年“陪跑”。

這幾年,對於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人們關注的已經不是誰得獎了,而是村上春樹是否又一次“陪跑”。自從他200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此後幾乎年年入圍,一晃十年,村上春樹成了每年諾獎“最出名”的人。年年盼得獎,年年不得獎。村上春樹一個人把有些冷門的諾貝爾文學獎盤活成了每年國慶後的一大公共事件。不過,他自己卻坦然表示:“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獎項。”

被“打擾”的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不僅是日本文學繞不開的名字,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擁有大批的讀者。即從事文學創作以來,幾乎每部作品都非常暢銷、深受喜愛。40年的創作生涯中村上春樹高產出近50部著作,這個29歲才立志成爲職業小說家的摩羯座大叔這麼多年來人氣不減,被視爲一種文學現象,更視爲一種時代現象,不知不覺成了日本目前最具世界知名度的小說家之一。

我們如何談論村上春樹

有人說當代文藝青年的標籤之一就是村上春樹。獨特的敘事結構和細膩的情感賦予了村上春樹個性化的寫作風格以及自由的創作熱情。孤獨感貫穿着村上的許多作品,第一人稱讓人身臨其境。他的故事反覆被講述,他的語錄總是被提及,書中那一句句言簡意賅的溫柔話語總是被摘錄,直擊年輕人的內心又充滿力量。而令他聲名大噪的《挪威的森林》也一直出現在各個書店貨架的醒目位置。

除了自己作家的身份,村上春樹遠離城市住在郊區,愛好黑膠唱片,堅持馬拉松,走遍世界對咖啡的研究頗深,還是個貓控,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活家。豐富多樣的生活背後,透出的是村上春樹的足夠的自律和對簡單生活的堅持。

即便是這樣,我們大多數人對村上春樹卻還是陌生的。只看過他的一本書,只聽說過《挪威的森林》,亦或是隻是在每年諾貝爾文學獎頒出的前後可以調侃的一位作家。

被誤解也許真的是表達者的宿命。村上春樹在2017年的自傳性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談到了自己對“文學獎”的態度。

被“打擾”的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

“至於芥川獎是否‘有魔力’”,我就不太清楚了,是否‘有權威’,我也一無所知。而且從來就沒有意識到這類事情。迄今爲止有誰得過這個獎,又有誰沒得到這個獎,我也毫不知情。從前就沒什麼興趣,現在也差不多一樣(或者說越來越)興味索然。”

“但凡名字叫獎的,從奧斯卡金像獎到諾貝爾文學獎,除了評價基準被限定爲數值的特殊獎項,價值的客觀佐證根本就不存在。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來;若想珍重對待,怎樣視若瑰寶都不爲過。”

因爲太過於流行,村上春樹常常被人詬病,只是個寫言情小說的,不夠嚴肅。實際上,村上的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羣像新人獎,也讓他拿到了成爲小說家的入場券。而僅僅是《挪威的森林》一本書在日本的銷量就過千萬,並被翻譯成33種語言,在36個國家出版發行,讓村上春樹一下成爲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作家。2006年,村上獲卡夫卡文學獎;2009年他又拿到了另一個分量極重的國際獎項——耶路撒冷文學獎;2016年村上又把安徒生文學獎收入囊中。

諾獎的屢次“辜負”,沒能阻擋村上春樹收穫國際文學大獎的腳步。村上春樹並不願意稱自己是一個文學家,而更專注於自己職業小說家的身份。回望這位大器晚成的“另類”作家,和得獎相比,他的人生顯然有趣多了。

怎樣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到極致

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樹,是二戰後日本第一個“嬰兒潮”中的一員。他們這代人絕大多數都積極上進,勇於創造,既是日本戰後重建的主力軍,更是現代日本經濟、文化和價值觀的建立者。作爲家中的獨生子,成長於日本經濟最發達的阪神間地區的村上春樹完全是個異類。

被“打擾”的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

他從小熱愛閱讀,卻對學校教育並不“感冒”,對高考完全不放在心上,成績自然一般。復讀一年後,村上進入了早稻田大學的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因爲一邊讀書一邊工作,村上春樹花了七年時間纔算是從早稻田大學畢了業。

相比傳統的日本文學,反倒是雷德蒙·卡佛、錢德勒、塞林格等西方作家的書籍更能讓他產生共鳴。村上春樹奉約翰·歐文爲自己的偶像。他曾公開表示:“讀歐文的書會上癮。”

村上春樹的寫作生涯始於偶然,在觀看一場棒球賽的普通日子裏,快30歲的村上萌生了成爲小說家的想法,“沒準,我也能寫小說呢。”命運的閘門在那一刻被打開。比賽結束後,他買了稿紙和鋼筆,利用深夜關店以後的時間在廚房的飯桌前,花了半年的時間手寫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戲劇化的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那之前,村上已經結婚,和妻子經營着一個播放爵士樂,提供咖啡、酒類和菜餚的酒吧。雖然充滿了小資情調,但由於經營不善還要過着還債的生活。爲了專心寫作,32歲的他把酒吧轉讓了出去。有朋友勸他一邊開酒吧一邊寫作,他斷然拒絕了。

此後,在四十年的漫長歲月裏,他爲自己制定了近乎嚴苛的生活模式,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到了極致。

“寫長篇小說時,基本都是凌晨四點左右起牀,從來不用鬧鐘,泡咖啡,喫點心,就立即開始工作。重點是,要馬上進入工作,不能拖拖拉拉。”4點起牀,寫5到6個小時,下午去跑10公里或者遊個1500米的泳。

被“打擾”的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

跑步成爲村上生活中另一個重心,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全馬對他和讀者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村上春樹高中時就喜歡跑步,他在自己的散文集《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談到,“打算作爲小說家度過今後漫長的人生,就必須找到一個既能維持體力,又可將體重保持得恰到好處的方法。”

他不僅寫了關於自己跑步心得的書,還分享了跑步時的私人歌單。雖然自己是爵士樂的資深發燒友,但村上總結了跑步時聽搖滾樂才更適合。每當人們採訪他談到跑步時,村上都會眼睛一亮,馬上打開話匣子。

喜歡村上春樹的理由

因爲從來沒想過會成爲小說家,村上春樹沒有給自己起過筆名。除了寫小說,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也是村上春樹的正經工作。“我沒有一天不寫作。隨筆也好,翻譯也罷。總是要寫些什麼。”

被“打擾”的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

8部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收藏唱片、T恤,愛好廣泛的村上春樹經常跟讀者互動,他回覆給世界各地讀者的信件數量超過8000封。村上春樹常寫到貓,並不是因爲什麼特別的隱喻,單純因爲他從小就喜歡貓,養過十幾只貓,人生的高低冷暖都有貓的陪伴。

不混作家圈子也很少出席朋友聚會的村上並不孤獨。1986年,爲了更好地寫小說,村上春樹開始了他的旅行。他的隨筆《假如真有時光機》記錄了這一切,十幾年間,村上再訪《挪威的森林》的起點希臘小島,也去過馬拉松發燒友最愛的波士頓;既有世界盡頭的冰島,也有除了名字幾乎一無所知的老撾。“會做功課又平易近人。”是網友對他的評價。

村上春樹的自律讓人欽佩,成爲一個知名作家,光有天賦恐怕還不行。不管是標榜自我還是苦澀的自嘲,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書和文字陪伴過很多人的青春年華。除了說他跟矯情沾邊,好像想不出什麼討厭村上春樹的理由,如果是厭惡,也只是厭惡那些拿讀村上春樹標榜自己有品位的讀者。這麼多年,讀者一直喜歡着這個認真生活的70歲老頭,絕非空穴來風。

在今年發表的一篇名叫《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的新作裏,70歲的村上春樹第一次對外公佈了其父親曾是“侵華日軍”,殺害中國俘虜的殘忍往事,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村上春樹在文章裏表示:這段往事“沉重印刻在了自己幼小的心上”,並再次公開呼籲“繼承歷史”“不能忘掉過去”。

被“打擾”的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

敢於承認和直面慘痛的歷史,不是第一次呼籲日本要正視歷史的村上春樹對日本侵華的態度可見一斑。坦誠的面對過去和自己,村上春樹不愧是一個具有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他不在乎日本右翼的猛烈攻擊,也並非是爲了“討好”中國讀者。雖然一向文風輕盈、不問政治,但在許多作品中都足以窺見村上的反戰態度。

明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會青睞村上春樹嗎?我們不得而知。雖然屢遭調侃,相比其他的諾獎得主,村上春樹熬的年限並不算長,也許再過個一兩年,也許要過上許多年,也許諾獎永遠都不會降臨在村上的身上。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可愛的老頭已經爲我們奉獻了那麼多經典的作品、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諾獎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吧!(文/汪佳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