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建築時報、深圳新聞網、騰訊視頻資訊

編者按:事故發生時,若僅僅只是指責施工單位“僥倖”,反而是最輕鬆的。但如若僅此,恐怕會意識不到其背後的制度與觀念等深層次問題。

4月11日晚,深圳市出現短時極端強降水,導致深圳全市多個區域突發洪水,多處暗渠、暗涵施工人員遭遇洪水淹溺死亡最終,5人倖存,11人遇難

官方稱,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施工單位心存僥倖。

事故發生後,官方發佈消息稱:“事故前,福田區政府已及時發佈天氣預警信息,但該施工單位存在僥倖心理,未準確判斷暴雨強度造成此次事故。”

那麼,事故的背後,真的僅僅是施工單位心存僥倖嗎?也許未必。

官方發佈消息稱:“事故前,福田區政府已及時發佈天氣預警信息,但該施工單位存在僥倖心理,未準確判斷暴雨強度造成此次事故

事故的背後,真的僅僅是施工單位心存僥倖嗎?

此次強降雨主要集中在福田、羅湖、寶安、光明等區。過程全市平均雨量40.6毫米,其中10分鐘最大雨量羅湖區達39.2毫米,福田區達39.7毫米,短時降水極端性很強,幾乎一半以上的降雨都集中在短短的十分鐘內,達到50年或100年一遇;最大半小時雨量73.4毫米,爲有深圳氣象紀錄以來4月份最大半小時雨強。

廣東省氣象臺和中央氣象臺專家,更是定性這次降雨爲“4·11深圳短時極端強降水天氣”事件。

不難發現,這次深圳市的暴雨受到關注,不僅僅是因爲出現了人員傷亡,更是因爲其“罕見性”50年或100年一遇,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一次。

衆所周知的是,“僥倖”的前提是意識到了災難發生的可能性。而短時間內這麼大的降雨量卻是脫離常識的。

也許有人會問:暴雨前氣象臺都會有預警,接到預警還不停工,不是僥倖嗎?

對此,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蘭紅平說,氣象部門發佈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是準確的“降雨持續時間短,集中在半小時以內,降雨達到50毫米後,馬上就結束了。因按照降雨需持續的條件,達不到發佈分區橙色暴雨預警標準。”

新華社《城市暗渠爲何“吞人”?——深圳強降雨致人死亡事件調查》

深圳市氣象局於11日20:00發佈大風黃色預警,20:10在全市發佈暴雨黃色預警。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通報稱,深圳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立即通過省三防責任人系統向全市三防責任人發佈應急響應。預警發出後,與三處清淤作業人員傷亡事故之間,存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撤離施工現場

過去也有過類似的強降雨,並沒有出現如此多的人員傷亡。暴雨預警之下,爲何還有工人作業?預警信息是否及時傳遞到所有作業工地?根據《2018年深圳市防汛預案》,河流沿岸等洪澇災害高風險區域,在建工程、病險水庫、危險邊坡周邊是險情災情高發區。另據《深圳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定,水務局負責組織、指導水務工程建設及水源管理單位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記者詢問深圳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汛情發生時水務局是否啓動相關應急預案保證安全生產,截至記者發稿時,沒有得到深圳市水務局回應。深圳市應急管理局13日發佈的情況通報稱,這些工人是在準備撤離時被洪水沖走的。

“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是準確的”?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黃色暴雨預警下的指導措施是什麼:

不難發現,僅僅是黃色暴雨預警,從應對指南中的字裏行間便看不到緊迫感,其具體規定更是僅僅只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而什麼叫做“必要”?若交由施工人員判斷,那必然脫不開常識的領域,但這次的暴雨是脫離常識的。

同時也不難發現,只有暴雨預警到達了紅色級別,纔會出現明顯的“停工”、“撤離”字樣。

雖然指南上予以施工人員自由裁量空間,但在現實中,這一場天塌地陷的暴雨,按照規定標準卻僅僅只是“黃色預警”。

這說明了一個嚴峻的現實:所謂的“僥倖”,恰恰正是過於信賴自己的“常識”判斷,卻對最壞的情況預估不足,纔會造成嚴重後果。

據深圳市水務局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深圳將按照九個“全覆蓋”要求,今年年底前,深圳河、觀瀾河、坪山河、龍崗河考覈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 V 類以上,茅洲河水質明顯改善,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目前,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正在參與茅洲河治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深圳提出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水環境治理工作面多,各單位都在抓緊施工。

“年底前”、“全覆蓋”、“全面消除”,這固然是利國利民的規劃,可爲了實現這個目標,難免會出現“工作面多”“抓緊施工”等工期問題。試問,在工期緊張的前提下,面對暴雨黃色預警,又沒有要求一定要停工,選擇冒雨施工,僅僅是因爲僥倖嗎?還是帶了一些無奈呢?

當然,安全第一的法則不能變事故給予的教訓,應該是讓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員再次提高安全意識,把原來沒考慮到的考慮進來,才能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

事發後,福田區環水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天要求所有在建水務工程項目全面停工。

人命關天,這是不可動搖的前提。但安全從來都不是施工單位一家的事情,更需要多方面、成制度、成體系地配合。暴雨之後,需要改變的,也許不僅僅只有施工單位的“僥倖”。

4月12日,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汛期安全防範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在強降雨期間不能確保安全的,要堅決停工、撤人,確保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4月12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緊急通知,要求:

  • 對下水道、暗涵等有限空間作業,進行重點核查。
  • 遇到有危險隱患出現時,必須當機立斷,以人爲本、先行撤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切不可麻痹大意抱有僥倖心理繼續施工。

延伸閱讀:雨季施工防護措施

夏季即將到來,高溫多雨狀態給施工造成了很多困難。因此雨季施工安全防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雨季施工主要思路

首先是雨季防洪領導小組的建立,該小組還要負責建立防汛計劃以及各種緊急預案措施。

同時,項目部要設專職值班人員,這樣才能保證晝夜都能有人值班,掌握天氣情況。同時,施工人員的雨季施工培訓工作也要隨之展開,對施工現場的準備工作要做一次全面檢查。

最後,除了施工現場,生產生活基地的排水設施也要進行檢查,隨時清理排水以及各種垃圾,這樣才能做到雨水排水通暢。

具體防護措施

一、辦公區排水

1、檢查辦公室、宿舍及材料庫屋面有無漏雨現象,對漏雨部位及時修理完好。

2、室外地面全面硬化,道路場地等排水坡向正確、排水溝暢通無阻,確保施工現場無積水。

二、施工現場排水

1、雨季來臨前,着重檢查工程重點防範部位地下樓層,沿主體四周地面設置300mm×500mm(b×h)排水明溝,下雨時配備水泵進行集水坑排水,並將水排到地面上的排水溝中。

2、整理施工現場,保證排水暢通。

3、檢查場內外排水設施,確保排水設備完好,以保證暴雨後能在較短時間排出積水。根據實際情況,利用施工現場集水井就近爲原則作爲現場排水集中點。

三、生活區

1、雨期來臨之前項目後勤人員應對生活區的臨時房屋進行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是否存在漏雨、雷擊等隱患,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2、檢查食堂、廁所等的排水溝,及時疏通污水管道。大雨來臨前要清理化糞池,避免化糞池因大雨襲擊而溢出。

3、施工現場人員宿舍、圍牆等的基礎應高出自然地面300mm以上,並用灰砂磚做大放腳,以保證該部分結構的安全。室內地面應高出室外100mm以上,防止雨水浸入。

四、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儲存和堆放

1、鋼筋在施工現場進行堆放時,應放置於地勢較高、不受雨水侵蝕的位置,同時鋼筋下部採用木方等材料墊高不小於200mm。對於加工成型的鋼筋,應儘量放置於鋼筋加工棚內的避雨水處,防止鋼筋被雨水腐蝕生繡。

2、水泥要搭設庫房,做好庫房的防雨工作及地面的防潮工作。其它材料應根據材料性質採取相應的堆放措施。

3、所有材料均要求堆放在基坑邊坡外不少於3m的安全地方,應不得在邊坡旁堆放易散落的材料。

五、土石方工程

1、剛鋪完尚未夯實的灰土,雨期土方回填施工應嚴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時取樣試驗,將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設計要求範圍內,若含水量偏高,可採用翻鬆、晾曬或均勻摻入乾土等措施;必要時應事先對土源加以覆蓋,避免出現橡皮土。

2、如遭雨水淋浸泡,則應將積水處的鬆軟灰土除去並重新補填新灰土夯實,受浸溼的灰土,應在晾乾後再夯打密實。石灰、土要準備好塑料薄膜,遇雨時進行覆蓋。

六、邊坡工程

1、雨期施工時禁止在邊坡1m範圍內堆放材料。

2、在雨期施工前檢查邊坡是否有偏移、裂紋,並用水泥砂漿找坡,坡向排水溝,保持邊坡四周無積水。

3、做好坡邊沉降記錄,遇到大雨以上天氣應隨時測量。

七、鋼筋工程

1、鋼筋根據工程進度適量進場,鋼筋原材存放不得過多,現場的原材料應做到先進場的先使用,後進場的後使用,避免存放時間過長而使鋼筋鏽蝕嚴重,鏽蝕和污染的鋼筋須清理後方可使用,進入現場的鋼筋原材及成品鋼筋要分規格堆放整齊,並墊離地面200mm以上,遇雨時用塑料布臨時加以遮蓋。

2、雷雨天氣嚴禁進行焊接工作,若遇特殊情況施焊時,必須有必要的防雨措施,防止雨水淋溼焊接接頭造成鋼筋連接性能的改變,從而影響工程質量。

3、綁紮完成的鋼筋如遇雨天,雨後鋼筋視情況進行除鏽除污,不得把鏽蝕及粘上污泥的鋼筋用於工程中。

八、模板工程

1、現場堆放的模板、木方要碼放整齊,並墊離地面200mm以上,用苫布蓋好,避免因日曬雨淋引起變形。

2、支立好的牆模,如遇大雨未澆築混凝土,應進行遮蓋,防止因雨淋而造成脫模劑的失效。雨後要認真檢查其平整度、垂直度和脫模劑附着情況,合格後方可澆築混凝土。

九、混凝土工程

要準確掌握天氣預報,混凝土澆築儘量避開雨天,如遇時應採取如下措施:

1、混凝土澆築中遇到大雨時,將已澆築的混凝土振搗密實,並根據規範要求在合適位置及時留置施工縫後立即停止澆築,並用塑料布覆蓋,並將塑料布與鋼筋綁紮牢固,防止被風吹走。頂板混凝土澆築中如遇小雨時及時振搗、抹壓和覆蓋,保證水泥漿不流失。

2、雨後對臨時施工縫加強處理,將留漿、薄弱處剔除,將梁、板、牆中的污物、積水清理乾淨經過驗收後方可繼續澆築混凝土。

3、爲把好混凝土質量關,雨期施工期間,要求混凝土攪拌廠家根據砂、石的實際含水率及時調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保證混凝土質量。並定期派人去攪拌站檢查其砂、石堆料場,水泥倉庫,檢查砂、石的含泥量,水泥的防雨情況。嚴禁將含泥量超標的砂、石和失效的水泥用於工程中。

十、砌築抹灰工程

1、雨季期間砌筑前,要檢測各種磚或砌塊的含水率。既不要幹磚上牆,又要防止過量吸水。要防止砌塊被雨水淋得太溼或被雨水浸泡,下雨時要用塑料布將砌塊(磚)覆蓋,含水量較多的砌塊(磚)應待適當晾乾後再用。遇中、大雨時應停止施工,砌築表面應採取防雨措施。

2、砌築時如出現漿水順牆面流淌現象,說明砌塊(磚)的含水量達到飽和,則應選擇幹磚與溼磚搭配砌築,或用稠度較小的砂漿。

3、水泥應入庫存放,庫內地面應砌築高於室外地面300mm的磚地壟牆,在牆上鋪腳手板,鋪墊油氈,防止水泥受潮。水泥庫四周要進行有效維護,並挖好排水溝,防止雨水流入庫內。

4、砂石堆場要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防止下雨時泥土流入砂場內。

5、砂漿攪拌應集中,攪拌站應搭設防雨棚,運送砂漿的車輛要作防雨蓋,以防雨水進入砂漿內。

6、項目試驗員根據天氣情況,定期對砂、石含水率進行測量,要求施工前對砂、石含水率進行測量,及時調整配合比,嚴格控制砂漿稠度。

7、下雨時,禁止露天砌築作業。在零星小雨中必須砌築時,應適當減少砂漿稠度。

十一、屋面工程

1、屋面工程施工趕在雨季時,要密切注意當地近期天氣預報,搶在晴天施工,嚴禁在雨中進行防水施工作業。對已施工部位用塑料布進行覆蓋;雨後發現防水層被雨水沖刷破壞時,應返工重做。

2、屋面保溫材料在運輸存施過程中,嚴禁雨淋並防止受潮。

3、屋面上鋪築保溫層時,宜劃成小施工段,及時做好上部找平層,以防突然降雨淋溼和浸泡保溫層。

4、穿越保溫層、找平層的孔洞以及預留錨鉤等細部節點,應隨時做好臨時封閉遮蓋,防止雨水侵入。

5、在粘鋪防水層時,施工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技術工藝要求,認真做好找平層含水率的測試和黏結試驗,符合技術要求後方可施工,以確保防水層鋪粘質量。

6、雨水水落管等應爭取及早安裝,以防止屋面雨水順外牆面沖刷,污染外裝修。內排水的雨水管安裝前,應先做好臨時排水道路,防止雨水不能通暢排出而積存在管內。

十二、防水工程

1、外牆防水工程禁止在雨天施工,防水基層含水率必須在規範要求的範圍內(≤4%)。

2、墊層混凝土施工時,按要求做好排水坡度,並在坑邊設置積水坑,及時抽水。

3、衛生間、消防泵房等通風不暢部位的防水施工應採取通風和排風措施,保證空氣流通,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做好防火消防工作。

4、外牆防水施工時,應密切注意邊坡土體的穩定性,每次雨後應檢查邊坡的位移情況,位移較大時應停止施工。

十三、裝飾工程

1、室內裝修最好在屋面樓地面工程完成後再做,或採取先做地面,堵嚴各種孔洞、板縫,防止上層向下漏水。並封好窗井口及電梯井口,各層樓梯間作好擋水埂。

2、室外抹灰應及時注意遮蓋,防止突然降雨沖刷,降雨時嚴禁進行外牆面裝修作業。

3、安裝好的門窗,應有人負責管理,降雨時應及時關閉並應插銷,以防止風雨損壞。

4、各種門窗和細木製品以及其它各類龍骨及裝飾材料、玻璃、配件等,在運輸、存放過程中要嚴禁雨淋和受潮,以防止黏結、變形或生鏽。

5、石膏條板、紙面石膏板、石膏覆面複合板以及其它輕質隔牆材料嚴禁雨淋、浸水和受潮,以防材質變性造成質量隱患。

6、外牆塗料應在晴天組織施工。

十四、幕牆工程

1、不應在大風、大雨氣候下進行幕牆施工,雨天以及雨後未乾燥情況下不得進行密封膠施工

2、用於幕牆工程的電氣設備及電動工具必須做絕緣電壓試驗。並在雨期施工前檢查其絕緣裝置是否完好,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整改。

3、上到樓上的鋁板和鋁塑板必須要固定牢固,防止大風吹下傷人。

十五、臨電安全

1、雨季期間應定期、定人檢查臨電設施的絕緣狀況,檢查電源線是否有破損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現場臨時供電線中採用三相五線制配線,機電設備閘箱、燈具、設有防雨淋設施。所有機電設備必須設單一開關,嚴禁一閘多用,並安裝漏電保護器,停工時應拉閘停電,閘箱應加鎖,在使用前,應檢查和測試。

3、配電箱內必須安裝合格漏電保護裝置,及時檢查漏電保護裝置的靈敏性,並隨時關好電箱門。

4、從事電氣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佩帶好勞動保護用品,並應兩人同時作業,一人作業,一人監護。

十六、塔吊基礎及吊裝

1、塔吊雨天后應及時進行線路檢查和路基檢查,並進行空車運轉,確定無問題後方可正式吊裝。

2、觀察基礎沉陷情況,並作好觀測記錄,如有沉降應立即進行處理,保證塔吊使用時的安全。大雨、暴雨及大風時應停止吊裝作業

3、高空操作人員雨後施工,要注意防滑,要穿膠底鞋,不準穿硬底鞋上高空操作。塔吊接地電阻值要進行實測,其電阻值不大於4Ω。

4、塔吊基礎四周挖200mm×300mm的排水溝與現場臨時排水溝連接,內側抹灰,溝底向臨時排水溝方向設5‰的流水坡度。

5、塔基上設置4個沉降觀測點,定期及雨後進行沉降觀測,發生問題及時處理。

十七、腳手架工程

1、檢查外架特別是高處的外架已設計並安裝了較完善的避雷裝置。

2、雨季防滑,在工作面、馬道等人員通行的地方設必要的防滑設施。

3、在距腳手架外立杆外設一排水溝,及時將雨水排走,以免腳手架基礎被雨水浸泡造成地基沉陷。設專人在雨前檢查立杆墊木是否有效,有無塌陷;雨後基礎有無沉陷,立杆有無下沉,腳手架有無變形,如有不正常之處,須迅速加以加固和修整。

4、大雨期間,不得進行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大雨、大風後應及時對腳手架進行檢查修理,有安全隱患的整改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5、腳手架地基應堅實,立杆下應設通長墊木或墊塊。

6、在外架上搭設的回填土施工用的專用通道,必須嚴格按照JGJ130—201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中門洞開設的構造要求進行拆除與搭設,同時必須經現場安全員檢查驗收通過後方可使用。

十八、道路工程

1、搞好施工地段的排水系統,防止雨水長期浸泡路基,下雨時應指派專人巡視,發現積水或阻塞的地方及時疏通放水。在兩側路肩上每隔5~10m挖一道橫向排水溝,將雨水排至邊溝。

2、集中力量,縮短路段,加快施工進展,切忌全面鋪開。二灰碎石施工時,應注意天氣變化情況,保證攤鋪和碾壓成活等工序,搶在下雨之前完成,防止攤搞好的二灰碎石未經碾壓即遇雨被灌,無法繼續施工。

3、因地制宜,採取必要的防雨措施。壓實後的二灰碎石層對防雨能力有一定的功效,因此,當路基成活後,應儘快將礫石層做好,二灰碎石到場後,突然降雨,來不及攤鋪碾壓時,可臨時攢成大堆,表面拍實,或用苫布覆蓋。

十九、綠化工程

1、綠化土及排鹽淋層施工時如遇下雨天氣,立即停止作業,待水分達到要求時再進行施工,防止綠化土被機械碾壓成泥。

2、樹木、草皮施工時要注意在栽種前不被雨水沖刷,防止自帶土被水沖刷掉,導致植物成活率低。

3、土壤施肥避開下雨天氣。

二十、設備安裝工程

1、對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防護,能進入倉庫或樓層的要墊高碼放並保證通風良好,尤其是進場的保溫材料嚴禁被雨淋和浸泡,必須及時採取防雨水等措施。機電庫房應有防進水措施,宜在存放電氣材料或其他須防潮材料設備的庫房設置排風機,保持庫房內通風。

2、對露天堆放的材料如管道、或設備應墊高,遇雨時用塑料布覆蓋。

3、進場的機電設備開箱後必須要採取防雨措施,並應儘量減少露天存放。

4、設備預留孔洞應做好防雨措施,如施工現場地下部分的設備已安裝完畢,要採取措施防止設備受潮、被雨水浸泡。

5、剪板機、套絲機等機電加工設備應有防雨設施。

6、雨天時不應進行室外電焊作業;室內電焊作業應注意作業區的乾燥;雨季電焊作業前宜烘乾焊條;在狹小空間焊接操作時,應有有效通風措施。

二十一、防雷擊

1、爲保護建築物、機電設備、人、畜免受雷電破壞及傷害,一般採取裝設避雷針、避雷帶、避雷器、引下線及接地極組作防雷電保護。

2、建築施工工地的臨時工棚、施工作業平臺、宿舍,要求按實際情況採取防雷接地保護措施。設置避雷針、引下線及接地級組作防雷電保護。

3、要求避雷裝置必須有良好接地,必須定期檢查測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其獨立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大於4Ω,否則應及時處理。

4、對防雷接地裝置進行定期巡查,並加強日常維護,重點檢查接地線有無損傷、碰斷及腐蝕現象。

5、雷電季節內,觀察雷電活動的情況,雷電交加天氣,施工人員應轉移入室內,不得安排露天高空及室外作業。

6、在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杆。

7、現場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鋼管、鐵鍬等扛在肩上。

8、當雷電頻繁、閃電強烈時節,人員不得靠近防雷裝置,如:避雷針、避雷器、引下線附近,不要在大樹下面避雨,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點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以防雷擊傷人事故發生。

9、機械設備防雷措施:塔吊等現場施工設備安裝時應做好接地,建築工程基礎形成後,塔吊須和地基防雷接地做好共地連接。塔吊供電系統電源PE線和塔吊做共地處理。外用電梯導軌頂端、底部分別接地。配電箱內安裝適配的電湧保護器(SPD)。

大家都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