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中国家庭,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你要听话。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你要做一个好好听话的乖孩子。”仔细想一想,“听话”这两个字包含一种特别简单的模式,命令输入然后一回车,对方就执行了。但实际上人不是机器,就算是一台机器,你输入命令以后,它还要筛选、分类、对比、运行一段时间,更何况是一个人呢!

每一代家长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其实这是个正常现象。年轻人成长了,他会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会有冷静的眼光、独立的标准,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在这个时候,传统的“命令回车式”的影响方式基本上就不起作用了。一旦口头命令不起作用,很多人就会启动情绪方式。激动、生气、大呼小叫,诅咒、指责、控诉甚至谩骂,还有人干脆简单粗暴就动手了。这种模式是非常有问题的,即使当场有效果,它的后遗症和副作用也会非常的大!

从今天开始,我们推荐几个比较简单有效的行为策略,第一个策略叫环境支持。关于这个方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迁”。孟子他们家以前住在坟地旁边,小孟子就会学着去烧香磕头。搬家到了市场旁边,小孟子又学着去讨价还价做生意。最后孟母把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开始学着读圣贤书了。有人调侃说,孟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学区房价值的人。当然这都是开玩笑,孟母确实有一个发现,她的发现很简单,就是人是要受环境影响的,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要想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可以直接从调整环境入手。

荀子也讲过一个关于环境的故事,他说有一种鸟叫蒙鸠,它特别善于做窝,做得这窝又结实又漂亮。不过比较遗憾的就是蒙鸠把窝做在芦苇杆上面,这芦苇杆本身特别脆弱,一刮风一下雨,芦苇杆就折断了。结果就是窝也毁了,卵也破了,这小鸟落得家破人亡的命运。荀子通过反面例子提醒我们大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进一步他又说了:“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蓬草和笔直的麻生长在一起,你不用扶它,它就能长得特别直,干净的白纱和黑泥混在一起,过不了多久它就变黑了。所以最后荀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择士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环境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大家去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吃东西,你就仔细观察,其实它设计的环境就特别有利于快餐销售。比如它的色彩搭配、它的音乐、它的氛围、开放式的厨房、桌椅板凳的设计,甚至那一壶热咖啡的味道都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你不光吃得多,而且吃得快。麦当劳要放音乐,它一定会放动感的音乐,因为这样的音乐有利于人们多吃快吃。你要来一段古琴《阳关三叠》,当地当地当,那完了,这快餐就快不起来了。进一步,销量、营业额就下降了。

所以同样的道理,家里小孩子如果不爱吃饭的话,你别吼他,别催他,布置一下餐桌,给他准备一个他喜欢的餐具,放一点儿音乐,搭配一下颜色,也来一个环境引导。他很快就会坐在那吃了。家里的孩子如果不爱读书的话,不要跟他着急,咬牙切齿地说:“不读书你就变猪了!”你越吼他,他越跟你对立。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先布置一个环境,准备书柜书桌,设计一个读书角,你们两口子每天坐在灯光之下,有模有样地坐那儿读一会儿。过不了一两天,你看一下,那小孩就拿着自己的书也坐到旁边去读了。

进一步来讲,这个环境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一些物的因素,软环境是一些非物质的因素,比如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互动等等。大家想一想,孟子是个圣人,连圣人都得注意环境,都要受环境的影响,何况是我们普通人了。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团队管理,基本规律都是一样的。

当你发现对方拒绝配合的时候,也不用着急,也不用生气,也不用控诉。你就想一个简单问题,如何从调整环境入手去寻找突破口。这个就是我们推荐的四大行为策略之一,环境支持。

接下来的策略是什么?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