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时代的“易经”——“归藏易”也同样代表了殷代的思想文化状态。“八卦”起源于“河图”,从伏羲画“先天八卦”起,“易经”经过了夏、殷、周三个时代的变更,最后以《周易》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三个时代的“易经”文化,都各自代表了它们当代的思想文化状态。

经典:历世三圣,传承万世

【易学文化研究】 我所认识的“易经”(四)

三、“易经”的“三易”历史

“易经”是一部揭示宇宙自然规律的哲学著作,它以“八卦”符号的组合形式来说明事物发展的状态,引导人们从事各项社会活动,从最早出现起,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易经”来源于我们祖先对“八卦”的认识,由“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这个六十四卦就是“易经”的本质。

“八卦”起源于“河图”,从伏羲画“先天八卦”起,“易经”经过了夏、殷、周三个时代的变更,最后以《周易》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三个时代的“易经”文化,都各自代表了它们当代的思想文化状态。

1夏代的“连山易”(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这个“连山易”,它代表着夏代的思想文化状态。“连山易”在六十四卦的排序中,它是以“艮”卦排在第一位。这个“艮”卦,在学术定义里其中代表着这样两种事物:一个是自然地理状态“山”,二是社会人事状态“幼儿”。(八卦每卦所对应的事物很多,这里只举出当代现实的两种,后面所举相同。)在当时人们的社会活动还比较单一,这个“艮”卦主要代表这样两种事物。

当时,刚摆脱洪水威胁的夏禹时代,人们的主要居住地还是山洞,生活在山区,把山区的利用当着重要大事。再则那个时代人口不多,居住和饮食条件俱差,为了发展人口,对于婴幼儿的生存抚养问题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将“艮”卦排在首位,表明夏代社会是以“艮”卦所代表的事物为第一重要的。这是“易经”的第一个时代。

2殷代的“归藏易”(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世纪)

这个时代的“易经”——“归藏易”也同样代表了殷代的思想文化状态。“归藏易”在六十四卦的排序中,“坤”卦排在首位。“坤”卦,在学术定义里其中一个是代表“大地”,二个是代表“母亲”。这个时代,人们认识到了大地的重要,从山洞移居到广阔平原,从事农耕。形成了男人在外劳作,女人在内携小管家主持事务的“母系氏族”。这就是“归藏易”——“坤”卦为首的思想文化状态。这是“易经”的第二个时代。

由于后来“周易”的出现,“归藏易”和更早时代的“连山易”逐渐被“周易”所取代。(现在已经有人正在进行发掘整理,将要重新面世。)

3、周文王编定的《周易》古经(公元前10世纪起传承至今)

殷周时期,社会发展的局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西伯候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在被纣王囚禁在羑里的七年中,对“归藏易”作了修定。他将“干”卦放在了第一位,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周易》中的“古经”。从此以后,思想文化又有了新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周文王在羑里修定“易经”时,由于是“囚犯”的身份,处于被严密的监视之中,生命都有随时不保的危险。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文王可能用了最隐晦的辞句,而且还是打着为了“占卜”幌子写作,这可能就是“易经”卦辞和爻辞简练抽象的真正原因吧?

“干”卦,学术定义里其中一是“天”、二是“君”、三是“父”。这表致着一是人类对天体宇宙有了完整的认识,二是认识到了君王的重要性,三是确立了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家庭思想。准确的说:“天”代表宇宙自然法则;“君”代表国;“父”代表家。归纳起来即是用宇宙自然法则来指导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思想文化被历朝历代所推崇和传承,至今一直长盛不衰。

以上是“易经”的“三易”历史。

以上三段历史时期,其“易经”的文化思想都各自符合当代社会的状态。也许有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试问:在殷商纣王无道,朝政处于崩溃,全国朝野上下人心归向周文王的时期,早已胸怀开朝立国之志的绝代圣贤周文王会专门去写一部无关紧要的“占卜”书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他是在为开朝立国拟定思想和理论的准备。“易经”之可以用来“占卜”,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宇宙运动规律模式,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信息是同步的,可以通过得到的卦来显示某一阶段的状态。能够“占卜”,也证明了“易经”功能的威力。正因为是这样,如果把一个国家按照“易经”的宇宙规律模式来安排,那这个国家一定会具有与宇宙一样的生生不息的强大的生命活力。只要我们把“易经”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就不难认识到,当代的“易经”,就是当代社会行为的指导大纲,是当代的法律文书,是当代执政者用来指导国、家行为的准则和方法。这才是“易经”的真实用途。

(待 续)

(本文于2013年12月刊登在本人“新浪博客·秀颖易学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