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原解放軍被服廠轉產防護服#的話題,上了微博的熱搜。藉着熱度,小編梳理了一下我軍被服廠的來龍去脈。

1929年3月紅四軍首次入閩攻克長汀後,沒收反動豪紳財產,並向商人籌借軍餉,共得款5萬餘大洋,同時發現了軍閥開設的被服廠。雖然只有十多臺日本生產的新式縫紉機,但對於當時着裝破舊且雜亂的紅軍來說,已經是相當珍貴的寶貝。紅軍當即接收這個軍閥被服廠,更名爲"紅軍被服廠"。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這十幾臺縫紉機做出了4000套軍裝,從此我軍的被服工作,就從這十幾臺縫紉機開始了。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由於此時我軍後勤生產能力有限,僅有的縫紉機也滿足不了需求,許多紅軍戰士穿着破布衣服和草鞋倒在雪山草地裏。到了抗戰時期,我軍後勤生產能力依然很有限。八路軍、新四軍、地方武裝的衣服五花八門。八路軍只能依靠在邊區被服廠加工、幹部戰士自己製作、根據地羣衆熱心幫助下,才能基本保證部隊供給。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而軍服的染色上,都是土法生產,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從草木灰、樹籽、楊樹皮中提取染料。於是,各個地域的八路軍軍裝顏色就不盡相同了。不僅色差明顯,而且極易褪色:山東、河北、晉察冀地區顏色一般爲黃綠色,但是穿久了就褪色成黃灰和灰白色;陝北多爲灰色,但褪色後卻成爲草綠色,而且經常一件衣服兩個顏色,或是跟帽子顏色根本不搭。

無論是紅軍改編的"老八路",挺進敵後擴編的"新八路",還是地方武裝的"土八路",只能穿着破舊的軍服奔波戰鬥。革命戰爭年代,我軍的被服廠,就這樣"小馬拉大車"地艱難供應着。終於,新中國成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我軍被服廠享受到了傾舉國之力保證供應的"待遇"。但戰爭初期,因入朝部隊增加,且形勢緊迫,許多部隊來不及配齊冬服,第二批志願軍入朝時,已是冬天。朝鮮北半部冬季非常寒冷,而從中國南方趕來的部隊還來不及換冬服。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1950年11月6日,在瀋陽車站,奉中央軍委命令前來檢查部隊入朝準備的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見到第九兵團第二十軍官兵身着華東地區的棉衣,頭戴大檐帽,腳穿膠底單鞋,大爲震驚,立即找到正在指揮部隊運輸的二十軍副軍長廖政國,要求緊急停車兩小時以便從東北軍區部隊中調集厚棉衣和棉帽。

許多東北部隊的戰士看到這些南方部隊,在大雪中紛紛脫下自己的厚棉衣往火車上甩。正是這些不認識的東北戰友的舉動,使得一些南方官兵在異國他鄉帶回了一條命。但在這一切戰友情深的背後,更多的是我軍被服保障能力不足的無奈。當時,周總理親自指示:給志願軍的軍服一定要用新棉花、優質棉花!爲什麼一定要用新棉花?原來這新棉花不但蓬鬆、保暖,更重要的是乾淨,戰場上一旦戰士負傷,可以掏出棉衣裏的棉花止血。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有了黨中央的號召,於是全國大開動,各省抽調最優質的棉花,上海緊急研製工業用縫紉機,東北就地組建東北軍服廠。僅東北地區的四大城市瀋陽、旅大、哈爾濱、長春,在志願軍入朝後短短的幾個月內就生產了上百萬套軍服,保證了前線將士的需求。有了國內人民的大力供應,志願軍官兵可以在冰天雪地中衝鋒作戰了。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時至今日,我軍的後勤保障供應終於在我國強盛實力的培養髮展下,一躍成爲工業化生產上的強力一環。根據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軍隊所屬的被服生產企業也大多移交給地方,依然承擔軍需生產任務。現在我國強大的軍需企業,在充分保障着軍隊的同時,也在全力服務着人民。

這次全國抗擊疫情,醫療防護物資緊缺的情形下,2月18日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宣佈:負責解放軍被服生產的際華股份所屬3502、3503、3521、3534、3536、3543、5302、7555等7戶被服廠,開始轉產防護服。

軍需企業的強大力量,日產能超過4.5萬套,每天生產110萬隻口罩,佔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1/3以上,一下子給全國的抗疫戰鬥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不僅如此,針對前線醫護人員反映的護目鏡起霧的問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還用7天時間研製了一款3D打印的醫用護目鏡。這種護目鏡採用了特殊的鍍層技術,解決了鏡片起霧問題,目前這種新型護目鏡正在逐步投入大批量製造。

我軍的軍需企業和整個後勤保障體系,從最初的十幾臺縫紉機,一路發展到今日的強大產能,是多麼的不易和令人感慨啊。雖然隨着國防建設的改革調整,大批軍需企業早已經不在軍隊序列中,但依然可以說,他們和解放軍一樣都是誕生於同一面軍旗下,身上流淌着的是人民子弟兵的血脈。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我軍從革命戰爭年代的"小馬拉大車"的被服生產供應,到現如今軍需企業強力"救火"抗疫,服務人民,這又是多麼感人的一幕。

由於此時我軍後勤生產能力有限,僅有的縫紉機也滿足不了需求,許多紅軍戰士穿着破布衣服和草鞋倒在雪山草地裏。到了抗戰時期,我軍後勤生產能力依然很有限。八路軍、新四軍、地方武裝的衣服五花八門。八路軍只能依靠在邊區被服廠加工、幹部戰士自己製作、根據地羣衆熱心幫助下,才能基本保證部隊供給。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而軍服的染色上,都是土法生產,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從草木灰、樹籽、楊樹皮中提取染料。於是,各個地域的八路軍軍裝顏色就不盡相同了。不僅色差明顯,而且極易褪色:山東、河北、晉察冀地區顏色一般爲黃綠色,但是穿久了就褪色成黃灰和灰白色;陝北多爲灰色,但褪色後卻成爲草綠色,而且經常一件衣服兩個顏色,或是跟帽子顏色根本不搭。

無論是紅軍改編的"老八路",挺進敵後擴編的"新八路",還是地方武裝的"土八路",只能穿着破舊的軍服奔波戰鬥。革命戰爭年代,我軍的被服廠,就這樣"小馬拉大車"地艱難供應着。終於,新中國成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我軍被服廠享受到了傾舉國之力保證供應的"待遇"。但戰爭初期,因入朝部隊增加,且形勢緊迫,許多部隊來不及配齊冬服,第二批志願軍入朝時,已是冬天。朝鮮北半部冬季非常寒冷,而從中國南方趕來的部隊還來不及換冬服。

從“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到軍需企業轉產防護服

1950年11月6日,在瀋陽車站,奉中央軍委命令前來檢查部隊入朝準備的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見到第九兵團第二十軍官兵身着華東地區的棉衣,頭戴大檐帽,腳穿膠底單鞋,大爲震驚,立即找到正在指揮部隊運輸的二十軍副軍長廖政國,要求緊急停車兩小時以便從東北軍區部隊中調集厚棉衣和棉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