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31日訊 “說教”“填鴨”“沉悶”,是不少大學生對傳統高職課堂的印象。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如何“玩轉”課堂、煥發生機?三湘都市報記者今日從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獲悉,近年來,該校以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爲抓手,把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日常教學中,並在信息化教學比賽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創新應用中,取得一系列優秀成績。

智慧課堂:學中玩,玩中學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教師唐萍表示,剛開始學習時,學生興趣頗高,但隨着課程內容愈發晦澀難懂,便慢慢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學習障礙也隨之而生。不過,在接觸智慧教學“雲課堂”後,唐老師的課堂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唐萍介紹,雲課堂兼顧“課前-課上-課後”環節,老師能夠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廣泛收集典型病例視頻、圖片,對病例進行系統分析,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特徵。

唐萍說,老師們會在學習過程中加入 Flash 動畫、音樂、圖片和遊戲模式,例如“通關模式”“積分模式”,讓同學們在“學中玩,玩中學”,“生動的圖像,使枯燥無味的生理學變得形象立體。”

信息創新:掃碼隨時學習

近年來,永州職院充分運用雲課堂、藍墨雲班課等平臺打造智慧課堂,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課堂翻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該校運用雲空間,對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護理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連續三年抽查均爲“優秀”。

此外,該校還開發出新形態一體化數字化實訓教材:將操作流程、數字化版書、同步練習、微課和微視頻等數字資源,學生掃掃二維碼,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翟惠根介紹,學校注重“賽、教、學”結合,信息化教學比賽成績斐然。近四年來,永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化教學比賽共獲省賽一等獎21個、國賽二等獎1個、三等獎3個。

■記者 黃京 陳舒儀

通訊員 王曙明 裴有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