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望子成龍,孩子的行爲卻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家長情急之下,可能就會“隨口”說孩子“怎麼那麼笨”、“做題怎麼不動動腦子”。回想生活中,我們說過的這些話,不就是拿刀刻在孩子的心上嗎。

發生了一起令人心痛的悲劇!

在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個男孩突然從車裏衝出來,從橋上跳了下去,男孩年僅17歲,還在上高二,但在跳橋那一刻,沒有半分猶豫,整個過程,不到5秒。

據報道,男孩跳橋當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事後又遭其母親批評,於是衝下車毫不猶豫從盧浦大橋跳下去了。

有人說孩子的行爲過激,心靈太脆弱,也有人說這個媽媽會一輩子活在自責中,太痛苦了……

視頻裏的媽媽伸手但沒拉住兒子,捶地痛哭的場面,看了讓人心碎!

很多網友說,特別能理解這個孩子:

「當媽的肯定平時也說過不少刺激孩子的話,都是日積月累的,像個氣球一樣,撐不了就爆了。

「當你在外受了委屈,回家還要被父母責罵的那種絕望……」

「不要一味地譴責孩子不抗壓了,孩子是用來教育的,不是用來抗壓的。

有人說,這是孩子對母親最後的懲罰:這下你滿意了吧?

我想,沒有哪一位母親,想要這樣的結局。

養育了17年的孩子啊,說沒就沒了,留下捶地痛哭的母親,一輩子都要在悔恨自責中度過了。

而這一切,本可以不發生的。

前幾天有一位寶媽在後臺留言:”孩子剛上幼兒園,穿衣穿鞋都比較磨蹭,經常忍不住就朝她吼......”

父母吼孩子,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件事。

當孩子拖拉磨蹭、當孩子把家裏弄得一團糟時、當孩子思考半天卻寫了錯誤答案......媽媽心裏總有煩不完的事。

更令人懊惱的是,每次吼完孩子心裏總是,罪惡感又湧上心頭。

正好想起了宋丹丹和兒子巴圖第二次做客《嚮往的生活2》的那期節目!

那一次母子倆的相處氛圍和上一次完全不一樣。記得第一次看他們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宋丹丹對兒子是各種嫌棄,全程吐槽。

看到別人的孩子爲大家做了早餐,她說自己生了一個廢物。

看到巴圖手忙腳亂地生火煮雞蛋,她也在旁不停奚落,說巴圖笨手笨腳。想要到民政局,換一個兒子。

完全不顧及因爲難堪,羞得一臉通紅的兒子。

當時,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老公還在一旁感慨:這是親媽嗎?在節目裏這麼不給兒子面子,未免也太狠了吧。

但作爲母親,宋丹丹肯定是愛自己的兒子的,這毋庸置疑。只是,她和很多的中國家長一樣,在外人表揚誇獎孩子的時候,明明內心很開心,但嘴上卻打死也不誇孩子半句。

滿心是愛,表達出來的卻總是打擊和否定,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家長。

以爲這樣能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來以此激勵孩子,但其實,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一聲聲的打擊背後,藏了孩子多少的委屈和眼淚。

父母潑冷水,孩子賠上一生

我們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其實這句話並不準確。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父母教育孩子時,總是習慣性使用“潑冷水”式教育。

無論聊孩子的什麼話題,矛頭總是圍繞孩子的不足,即使孩子已經使盡了全部力氣想要獲得我們的認可,我們也總是吝嗇說出那句誇讚的語言。

事實上,在父母眼裏渾身都是毛病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把家當作避風的港灣。父母的“善意批評”常在不經意間影響孩子,成爲孩子心底一個否定自己、阻礙自己前行的聲音伴其一生。更糟糕的是,這種“暴力”式的互動,常常被當作關係親密的象徵。

我們最大的不小心和不真實,就是“說話前什麼也沒想。”在當時只代表了你情緒的憤怒,而處於家中弱勢地位的孩子就正好撞到了槍口上。

“笨”、“沒用”……其實並不是你對孩子的真實評價。但是這些語言戳進孩子的心裏,慢慢地變成了傷害他們的兇器,以及,他們與父母恩斷義絕的斷情刀。海靈格曾經在《愛的序位》中提到,孩子在潛意識裏會追隨自己的父母,無論你知道或者不知道。

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師,如果長期反覆地用某一種語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潛意識裏就會深受影響,甚至認同父母所說的,儲存在心靈深處。這些心靈的種子,遇到誘因的時候,就會瞬間爆發,像是某種魔咒一樣,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爲。

有種傷害,孩子要用一生去彌補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佈過這樣一則海報。

孩子的雙手,拿一張26分的考試卷。整個人微微後縮,眼角下垂,神情緊張,看起來怯怯的樣子。

身上刻着的,是父母對他說的話:“你腦子讓豬喫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無意中,孩子弄碎了花瓶,低着頭,用小眼睛偷偷瞥着你,等待暴風雨的降臨。

父母難聽的話語,如往日一般,席捲而來:“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家裏有你,真倒大黴了!”

抱着足球回家的小孩,剛剛跟小夥伴一起,踢了一場超有趣的足球賽,嘴角的笑容還沒消失。

誰料一到家,就被父母拎到一旁站着,一邊指指點點,一邊嫌棄地說:“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裏撿出來的?”

海報的製作人,把這些話刻在了孩子的身上,就像傷疤一樣。回想生活中,我們說過的這些話,不就是拿刀刻在孩子的心上嗎?這種傷害帶來的痛苦,是連時間,都無法抹去的。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

從不對孩子隨心所欲地說話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下面一段小視頻。

其實,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的,但他們卻常常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了語言暴力。家長望子成龍,孩子的行爲卻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家長情急之下,可能就會“隨口”說孩子“怎麼那麼笨”、“做題怎麼不動動腦子”。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家長隨口的一句貶低、嘲笑孩子的話,卻能夠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強烈的顫動?

臺灣曾經有一個真實社會實驗: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看看媽媽是如何用吼叫傷害孩子的。

短短兩分鐘的視頻,有沒有讓你覺得很熟悉?當父母累了、着急的時候,就容易爲了孩子的一個小行爲對他“惡語”相向。

現實中,這樣的傷害每天都在發生着,看不見,摸不着。那麼,還有哪些口頭禪,會容易讓孩子感到受傷呢?

控制孩子

你給我聽好了……

我說不行就不行!

睡覺去/寫作業去,現在就去!

仔細想想,這些話有什麼共同特點呢?那就是霸道、專制,不允許孩子有異議。那麼長此以往,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兩個結果:一、收穫一個同樣霸道、專制的孩子;二、收穫一個內向、懦弱、牴觸社交的孩子。

否定孩子

哭什麼哭,不許哭!(否定情緒

這有什麼可怕的?(否定感受

你別給我添亂……(否定能力)

你看看別人……(否能努力

其實,這些話也是屬於可怕的心理控制範疇。

大多數人都是依靠他人的評價來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價值感的,對於自我意識薄弱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一個不被允許哭、發脾氣、失敗的孩子,會嚴重壓抑自己,並通過一些非正常手段釋放內心的壓力。

比如有些孩子性情暴虐、愛穿奇裝異服,大多是經常被否定的緣故,長期的否定和壓抑讓他們只能通過這些方式引起注意或者釋放壓力。小時候經常被否定的孩子,一生都會苦苦追求他人的肯定。

貶低孩子

你可真夠笨的!

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

看吧,早就告訴過你了……

這些話語,有時是在一時情急下說的,有時是開玩笑的時候說的,有時是爲了寬慰孩子而溫柔的“教育”的……

但是,說的次數多了,一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讓他們認爲自己真的很笨,真的什麼都做不好,對於什麼新的任務,更是怯於去挑戰,甚至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抱怨孩子

要不是因爲你,我也不會這麼累!

如果你聽話,我們家也不至於……

都怪你……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種心理: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無論多麼苦、多麼累,都沒怨言,可你還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

於是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抱怨……

確實,養育孩子是件很耗費精神和體力的事情,誰都無法保證每時每刻都是和顏悅色的。

只是當你負面情緒爆發的時候,真的僅僅是因爲孩子做錯了事嗎?

其實不然,大多數情況下,是父母堆積N久的負面情緒,恰好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找到了發泄口,傾瀉而下,一發不可收拾。“孩子做錯事”只不過是個導火索。

威脅孩子

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

我數到3……

有個家長曾抱怨說:真希望孩子身上有個開關,一按就不哭不鬧不討人煩了。那隻能是沒有思維的機器人,不是我們精力充沛、生龍活虎的孩子。要知道,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源於父母給予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建立的前提就是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如果表現得好,父母就笑臉相迎;表現糟糕,就會冷若冰霜。孩子就會產生恐慌:我乖,才能得到愛;我不乖,就會被拋棄。恐慌會嚴重破壞安全感。

你今天對孩子挑剔,

他明天就會事事抱怨;

你今天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

他明天就會膽小怯懦;

你今天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

他明天就會對生活失去希望和熱情;

生活逃不過一地雞毛,每個人都會有生氣、不耐煩等負面情緒,父母也一樣。不發脾氣很難,但並不代表爸爸媽媽無法遠離吼叫。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願意爲孩子改變,收斂自己的脾氣,學着情緒管理。

給自己一個心理的冷靜時間,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爲什麼會生氣?

我弄清楚真正的原因了嗎?

除了衝孩子發脾氣,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

有了諸如此類的心理對話,才能避免帶着脾氣的教育,喚回理智。

幾米曾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寫過:”爲什麼風可以那麼溫柔地對樹說話,而你卻永遠學不會對我溫柔地說話呢?”

不語言暴力,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因爲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願我們,都能成爲那個好好說話的人,成爲孩子最信任的朋友。

- END -

星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