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唱出了朝鲜族的力量与柔情。

1 缘起于分手

2014年10月,螃蟹君曾和我提出过一次分手,螃蟹是做事很谨慎的人,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有过深思熟虑了。那也是仅有的一次他提分手,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分手的原因是他担心民族生活习惯不同,日后发生家庭矛盾,无法调和的话,不如现在就分开。其实老实说,更担心这个问题的人是我。本来大多数姑娘嫁人后的生活就是大写的孤立无援,再跨个民族,我得是多迷之自信才能不忐忑呢。

螃蟹君是朝鲜族,与韩国、朝鲜同民族,但是是中国人,我们国家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而螃蟹的大家族生活在黑龙江,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语言都与韩国、朝鲜大致一样,多数朝鲜族在异族通婚这件事情上很坚决,坚决反对,坚决不行,坚决不同意。

之所以这般坚决,是有充足的原因的。其实这些年来与汉族生活在一片天空下,中国朝鲜族的传统或多或少会被同化掉,但是同民族之间结婚,可以把这个被同化的时间变长,速度变慢。尽最大的可能保证民族的传统得到延续。不用细想也知道,父母都说朝鲜语,孩子至少语言环境是有保证的。但娶个汉族,这事儿就难多了,毕竟我读大学学的是英语。

恋爱的时候怎么都好,谈到结婚就难免要深思熟虑,但当时出现问题的并非是我们的感情,回归理性又心有不甘的我俩并不想这么就放弃一年多的感情。所以后来这场分手以回家见见父母家人再做决定而告终。

当时想的是,我的戏不能还没播就都剪掉啊,至少给我个发挥的机会,万一我很有观众缘呢。螃蟹觉得我说的也很有道理,后来证明,我真的很有观众缘,嘻嘻。

接下来的那几个月我开始去了解朝鲜族文化,还看了一部描绘延边朝鲜族生活的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它确实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2015年新年前后,我去见了螃蟹君的家人。很快,他们也成了我的家人。

2 初见的礼仪

那天,我按照朝鲜族的见面习惯,90度给长辈们鞠躬,用朝鲜语问候,给小朋友带礼物,尽可能地面面俱到,有礼有节。那时候的我还只是我父母的女儿,不是谁家的儿媳,我不能给养育我多年的父母丢人。这与民族无关,见长辈就是应该给长辈尊重。

虽然我就会那么几句朝鲜语,但是大家也并没有难为我的意思,都很和善地让我吃吃这个菜,尝尝那个菜。初见那天十几号人的大场面,我就在吃吃吃和文雅笑中度过了。现在回忆起来,那天的牛尾汤可真好喝呀。

朝鲜族能吃辣。辣椒酱,辣白菜,辣炒年糕,辣的各种汤,因为有个能吃辣的父母,我也是个无辣不欢的人,加上对韩式菜肴从没有排斥过,所以那餐饭,可能并没有留下汉族与朝鲜族格格不入的感觉,反倒有些“能吃到一处,便是一家人”的意思。

这顿饭吃完,螃蟹开始不那样忐忑了。因为朝鲜族是孝字当先的民族,就算我俩的爱情再感天动地,他也不希望和家里人不愉快。但他并非愚孝,我俩也是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向家里人证明,我们在一起这个选择不是错的,也不是轻率的。

这个想法可能会让一些看多了“爱我就要为我与世界为敌“之类小言情的姑娘不爽,心想“哈?说到底你还是爱爸妈更多一点。”可是爱爸妈多一点,有错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会真的爱谁呢。

我有写过,我和自己的父亲不是很对脾气,以前见面总是吵架,但没有人希望和最亲近的家人成仇人,有一个孝顺的螃蟹君在身边,我也开始从新反思自己,是不是对我的父亲太过分了。渐渐地,我俩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不再剑拔弩张了。这也是嫁对人的一种体现吧。

一个女人嫁的好不好,婚姻幸福不幸福,看她的生活状态就一目了然。我是在遇到螃蟹君之后开始变得更活泼更自信的,去耐着性子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妻子,也是建立在彼此的爱意之上。

3 民族黑料的考据

天涯上有一个关于朝鲜族的帖子,一边倒地把这个民族的弊端说尽。但仔细看完,会发现把那些”黑点“放在其他民族,包括汉族,也都是适用的。

里面第一个提及的就是朝鲜族体现在一些生活习惯中的“男尊女卑”,比如说朝鲜族会坚持男性不进厨房,也就意味着不做饭、不洗碗;吃饭要男女分桌,男性坐在大桌,女人坐在小桌,也有说男性吃完女性再吃剩菜的;家务活女性全包,男性甩手掌柜的,窝里是大爷型。

我那时候一边皱眉一边看完了这个贴子,心里想的是:

只有朝鲜族这样吗?其他民族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吗?螃蟹家一定是这样的吗?接下来的两年,我与螃蟹的家族吃过很多次饭,这些文化差异确实有部分体现,但有的也实在是有些夸大其词了。

比如男性不进厨房,确实少见男性做饭,这在整个中国大环境都不算奇怪。而且这个真的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朝鲜族男性遇到不是很会做饭的朝鲜族妻子呢,要做饭;如果妻子生病了呢,当然要做饭;如果今天妻子很忙没时间做饭呢,啥也别说了去做饭吧。

再反过来看,难道不是朝鲜族的男性就都进厨房吗?答案显而易见。这个问题足以让这个黑点不足以为黑点,因为一个家庭谁进厨房,取决于地域文化、家庭分工、个人爱好等等,并无绝对。

我就是很喜欢做饭,并且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难事的人,螃蟹君在家也会帮我买菜、择菜、洗菜,我不舒服他也给我做饭,所以尬黑很无趣,偏听偏信也很没道理。

再比如男女分桌,全家聚餐有20多口的人时候是会这样的,因为普通人家没有大餐桌只能分开做,甚至分开吃。那么谁做主桌主位呢,大多时候是长辈和男性,还有较小的孙辈,妇女们分桌或是晚一些吃饭。但没有谁家天天20多口人吃饭啊朋友,一年那么几次,多是因为节庆或有喜事,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开心快乐还顾不上呢,谁有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争执男女权益的问题呢。而平时呢,一家人吃饭是不会男女分桌的。

我倒是一直觉得,汉族的餐桌礼仪已经跑偏了,成了逢场作戏的战术,而不再是文化的传达。在中国古代,汉族也一样有老人做主位的习惯,能在飞速变化的时代里保有一点自己民族的东西,似乎非但不该揶揄,反该提倡吧。

我和麻麻

4 好吃的朝鲜族

饮食习俗是朝鲜族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不比地大物博带来的中国菜多样化,朝鲜族的饮食是有些局限的,但在那局限的菜色里,又分明有自己的味道,很有辨识度,很难被篡改。

打糕和年糕,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和螃蟹婚礼当天酒席上的那盘打糕,外面一层细细的粉裹着,放进嘴里软糯可口又不黏牙,为了再次吃到打糕,今年5月我俩得到螃蟹表哥的婚礼邀请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就订了票,我们那桌的打糕都被我吃下了肚,希望家里人看到这句话不要笑我这么有出息。

家中聚会期间的饭桌

去年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老家朝鲜族年糕店里做的年糕片,炝锅之后添汤,和饺子一起煮,出锅时候撒点葱花,年糕入口即化,一点也没有超市塑封年糕那种咬不断嚼不烂的口感。

到了腊月初八,我们喝粥,他们会用汤圆和红豆做独具特色的腊八粥。为了尊重我的加入,家里朝鲜族汉族风俗两手抓两手硬,从来没觉得自己被怠慢了,反倒是多吃了不少,也长胖了不少。

我和螃蟹君的婚礼大桌

朝鲜族有一种特色的“大桌”仪式,一般是用来庆祝孩子满周岁,儿女结婚和老人花甲,水果、点心、糖果和鸡鸭鱼肉被分别摆在一个阶梯状的架子上,五颜六色十分喜庆和盛大。仪式结束后,这个桌上的所有食物会分给亲朋好友,大意和我们送喜糖沾喜气差不多。

朝鲜族女性最拿手的是做泡菜,除了熟悉的辣白菜,还有很多别样的小菜,萝卜条和苏子叶都是美味。妈妈随手拌一个萝卜我都觉得非常的好吃,那是学不来的厨艺,藏着民族烹饪习惯的独家密码。

啊对了,螃蟹是个很会做拌饭的男子,每一次家里吃拌饭我都交给他,多少辣椒酱,多少香油都是由他决定的,那个瞬间看着我与拌饭盆如胶似漆的对视,他总是很骄傲,可能觉得自己才是掌控着我家厨房的男人吧。

5 漂亮的韩服

朝鲜族有自己的传统服装,会在特殊的时间里身着盛装自然而然地出现,丝毫没有那种为了保留历史而小心翼翼穿着的刻意感,嫁到螃蟹君家里之后,每年有喜事我也都会自然地穿上韩服出席,民族服装会给人一种很自豪的感觉,我从她们的笑容里感觉的到。

真正的韩服穿着方式也很有意思,不是影楼里的简易版假两件,也不是系现成的死结。小上衣和大裙子是分开穿的,裙子连着背心,小上衣的右侧有一个特殊的结,是两根很长的飘带,我到现在都不会系。

穿上盛装则免不了要活动,朝鲜族能歌善舞,民族小调一放,五彩斑斓的裙摆如同盛开的群芳,胸前的丝带飞飞扬扬,舞蹈没有什么教条的章法,随心舞动就可以,那个画面无疑是美的,是不得不去崇拜的。

我婚礼上来了众多汉族好友,他们都很激动,觉得朝鲜族的婚礼别开生面,也非常有仪式感。最大的看点不是伴娘被闹,也不是新娘哭天抹泪,更不是闹吵吵的主持人唱《最炫民族风》,而是家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毫不羞涩地站上婚礼舞台,挥舞着手臂随着音乐用肢体表达自己内心喜悦的一刻,在那样的场合下人很难不被感染。

我和螃蟹君婚礼上跳舞的姨母们

未必要认同,但也不必张口就诟病,其他民族的文化不需要比人去评价好或者是不好,因为拥有本身就很值得敬佩了。

6 讲究的家居生活

朝鲜族的居家生活非常的有舒适度,而且有规矩。

一般人家都是一双拖鞋穿遍家里各个房间,但是朝鲜族不会,通常客厅和卧室会干净到不需要穿拖鞋的地步,卫生间、阳台、厨房会各有一双拖鞋,水和油污不会越界,家里也不会有粘腻腻的鞋印。这个习惯已经在我家得到了延续,细想之后就不会觉得麻烦,反而做起家务来省心省力。

用餐有时候会在地上,小桌放好,很快就会被七七八八的小菜占满,全家围坐在桌边,下面是地毯或坐垫,可以很舒适的用餐。

他们的餐桌会比较多的使用金属餐具,具体是为什么我没有研究,我是已经习惯了的,觉得更好清洗,不藏污纳垢也不会发霉,但是我妈妈来的时候还是更习惯用木质的筷子,这也是很微小的一个生活差异吧。

家里的沙发基本等同于摆设,比起坐在沙发上,家人们更习惯坐在地上靠着沙发的座位看电视,通常家里人多的时候,长辈们都在沙发上,小辈们坐在地上,更觉得自在轻松。

这些习惯真的开始养成就会发现并不是什么糟糕的恶习,所以我并没有排斥它们的理由,接受并传承下去也不是什么难事。与螃蟹一家相处的时间我都是在体验一种文化特色,了解一种民族差异,这让我和螃蟹觉得婚后生活非但没有螃蟹预想的那样糟糕,还很有趣。

身着民族服装跳舞的我和螃蟹,婚礼现场

7 关于民族差异的态度

每当有人说起别的民族或国家有什么好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揭竿而起用键盘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别的不管,喷了再说。

但其实静下心来看看,接受另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独特风俗,能和民族叛徒划上等号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存在欣赏,一个民族也会对另一个民族表达友好,这是很正常的逻辑。

去展示他族文化,不是为了跪舔,而是表达尊重,也借此反思一下,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延续又能做些什么呢,有那个时间当键盘侠,不如去想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完—

PS

明天是螃蟹君的生日,嫁给他两年的我,作为一个享受生活的独立自我,作为他的妻子,作为一个朝鲜族媳妇,都很开心,也很满足,希望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오빠,생일 축하합니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