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也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來到一個地方以後,當要下筆寫它的時候,心裏卻充滿了忐忑,不是心裏一片空白寫不出什麼,而是這裏的“點位”太多,不知道從哪個角度來寫才能更好些。畢竟,這裏是屬於我所在的這個城市中的一個鄉村亮點……

這個位於秦皇島城西北28公里的房莊村老君頂,是我第三次來。第一次是那一年發洪水,前往工作地的道路被沖毀,繞道從此過,那時的房山村沒有什麼特別一處,甚至從外觀看上去,顯得很極爲一般,根本就沒有什麼“惹眼”的地方。多年以後的第二次來,也就是去年,在秦皇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和河北省旅遊發展大會在秦皇島召開的前夕,我參加“三十位旅行大咖走進秦皇島”活動走進了這裏,這裏是旅發大會觀光的一個點,雖然當時在這裏停留不到三十分鐘,但這裏的巨大變化還是讓我感到很驚詫,用“山鄉鉅變”來形容絕不過分。但遺憾的是,因爲活動時間安排的比較緊張,我沒有機會和時間對這裏進行深入瞭解,只是匆匆而過,只知道這裏有很大的變化,但卻說不出一二……

說來有些慚愧,直到第三次來,我才知道,房莊村有個老君頂,而老君頂這三個字我之前竟從沒聽說過,聽說它還是中國道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讓我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如今的老君頂,已經發展成爲融道教文化、地質文化、河流文化於一身,集運動休閒、養生康體、度假觀光於一體的生態旅遊精品景區,生活在秦皇島這麼多年,身邊不遠就有這麼一個好地方我卻不知道,對自己真是無語了……

老君頂的確不同凡響,它“幽、野、靜、趣、爽、純”的生態環境,給人一種“塞外田園、鳥語花香、輕輕流水、音樂詩畫”的感覺。記得剛剛到達房莊村時,河北日報秦皇島分社郭社長就熱情的給我們介紹起這裏的特點,他說:“這裏是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踏雪,四季皆是旅遊的好地方”。我是十分贊同郭社長對老君頂的這段精練描述的。

據乾隆《臨榆縣誌》記載:“老君頂,在義院口南,踞城六十七里,上有老君庵。庵東丹爐遺蹟猶在。”光緒《榆林縣誌》記載:“老君頂上有老君庵,庵東俗傳有丹爐遺蹟。”清嘉慶二十三年恩貢生,侯迭教諭王一士做《老君頂下庵重修碑記》中寫到:閒遊頂上,南瞻海水空明,與日光相閃射。西眺羣山,奇峯矗立。東北三邊,峭壁連雲,層疊圍繞,如蹲虎,如奔牛,如驚蛇,如翔鸞舞鳳,直如頓芴,橫如鋸齒,羣相拱揖,呈奇獻怪,皆可指數於憑臨之一,真所謂“一覽衆山小”也。倦而返下庵,少憩焉,則又別有天地亦。後坐高頂,前面一嶺橫亙,向所呈露,不知歸於何所。只是老君頂上的老君庵,歷經歲月滄桑已不存在,只留下庵址和零星磚石遺址。可喜的是,目前此老君庵正在恢復建設中。屆時,恢復後的老君庵將會再現於世……

老君頂與老子的淵源,以及老君頂上的老君庵,應該與房莊村一帶的水,有着密切的關係。房莊村的水清澈甘美,大有純淨之譽。大家知道,老子是最推崇水的品格的,並提示人們做人當如學水的品格。記得老子對於水的描述,被後人解釋道:水這種無色、無形、無味的自然物質,滋潤萬物,誕生生命,養育生命,然而其更高貴之處在於潤澤萬物,卻從不索取,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無私品質,因其無私,故能成就不朽。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下是人們不願意去的地方,然而水就可以“處衆人之所惡”,去到人不想去的地方。水還可以身污而不厭,它兼容並清洗了污穢,化腐朽爲神奇。處下並非是因爲水的無能而妥協,而是因爲其有超強的兼容性和非凡的包容性,正是這種功成不居傲的謙虛、處下的德性,才使水成爲百穀之王,接近於道。

不爭是一種至高的境界,水對於萬物來說是何等的重要與珍貴,沒有水,也許就不會有生命。然而水卻靜靜地流淌,無聲無息,不去爭高貴之名,不去爭任何的利益,坦蕩的胸懷包容一切。水這種東西沒有形狀,你給他什麼形狀,它就是什麼形狀。

正是因爲它的順勢成形,沒有固定的模樣,所以纔可無孔不入,自由的流淌。人總是抱怨現狀,無休止的超越自我,而水卻能做到隨遇而安,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會從容自如的享受當下,隨遇而安並非頹廢不前,放棄追求,而是珍惜現在,品味現在,活在當下。

曾有人這樣描述老君頂:立於山巔,遍野山杏、百年茶樹、千年古榆,雖飽經風霜,確依舊蒼翠挺拔;道庵遺蹟,林木蓊鬱,碑石層疊,訴說着歷史的變遷。極目遠眺,都市在遠處若隱若現,猶如“海市蜃樓”。俯覽山下,龍鬚河猶如一條長龍在山水之間間蜿蜒舞動。置身山中,林深葉茂,景緻優美,一派仙人福地景象,令人心曠神怡。綿延的山巒,蔥鬱的森林,蓬勃發展的旅遊度假區,這兒雖沒有令人震撼的景緻,但一切都在眼中,讓人恬靜自然,心懷舒暢……

而走進老君頂下的房莊村,卻是一片恬靜的景象。如今的房莊村,在“美麗鄉村”的政策指引下,在房莊村全票當選的老支書房書記的帶領下,經過幾年的努力,這裏已經“脫胎換骨”,完全變了個新模樣。

我是極愛拍村子裏這些“老房子”和植物“密切搭配”的畫面的。老房子,散發着歲月的滄桑和經事的斑駁,暗含着家家戶戶自己的故事。而院子內外的這些樹木及農作物,卻透着每個家庭新一季又一個輪迴的希望和暢想……

在這些寂靜且唯美的畫面裏,我彷彿聽到了這裏不時出現的歡聲笑語,當然也聽到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吵鬧聲,這是最真實的生活畫面,也是最樸實的生活本真……

牆裏牆外,待熟的收穫就在眼前,它們並不知道,在它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散發着誘人的清香和令人無法拒絕的駐足……

這樣美好的畫面,怎麼能少了鮮花的參與?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也許所有的美都是短暫的,這也平添我多愁善感內心的讀白。好在,所有美的畫面都是可以定格的,定格在生活的艱辛與歡喜中,定格在生活的記憶與回憶中……

在一個門前,有一簇簇黃的白的小花開的無比俊俏,於是我邀請我的旅行夥伴著名的美女旅行達人彩虹幫二當家的在此留影。彩虹幫二當家天生麗質的面容和和這些無比俊俏的小花搭配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奪人心魄唯美無限的畫面,當美女就是好啊!

這位端坐在牆頭的“小朋友”,看裝扮,你是打“清朝”來的麼?還是你曾經就在這裏住過?我的旅行夥伴滕逮逮說你的名字叫攸格格。我說攸格格,你這次出宮,也是因爲京城太熱,到秦皇島這裏來避暑的麼?

到老君頂來避暑,的確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這裏生活慢悠悠,生態靜幽幽,有很多特色民宿可以讓你停下疲憊的腳步,忘卻或卸載生活的壓力,在這個極具鄉愁和詩意的修身養性之地,過一段“放空”了自己的日子,豈止是一個愜意呢?對了,在這裏住着,你還可以品嚐到好多樸實、綠色、原生態,且非常好喫的農家飯菜呢!還有就是,村裏自釀的“老君頂純糧原漿燒鍋酒”,那可真是好喝不上頭呢!

對了,我差點忘了,在我離開老君頂的那天晚上,我在日記中寫道:老君頂這裏,春季鮮花開滿園,夏季漂流水中穿,秋季五彩漫山染,冬季冰雪滑山川。摘山果、品土茶、飲燒酒、喫農餐,一年四季不得閒……

【作者簡介】

王剛——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旅遊博主、環球旅行體驗師(五星)、攝影達人、旅行達人、新浪頭條作者、秒拍簽約旅行達人、途牛大玩家。《今日頭條》2017年十大旅遊傳播之星。《今日頭條》2017年十大旅遊爆款微頭條。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一點資訊、新浪看點、百家號、網易號、企鵝號、鳳凰號、百度旅遊、途牛旅遊、驢媽媽旅遊、馬蜂窩旅遊等自媒體。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操作性講師、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秦皇島某礦業公司總經理、董事。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踏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