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Lin Five—Year

古琴競拍1億天價?

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古琴!

在中國嘉德2011春季拍賣宮廷御瓷珍玩專場中,具有一千二百五十年曆史的唐代“大聖遺音”伏羲式琴以1.15億元人民幣成交。

這張“大聖遺音”古琴爲伏羲式, 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慄殼,金徽玉軫,圓形龍池,扁圓形鳳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體蛇腹斷紋,中間細斷紋,額有冰紋斷。圓池上刻草書“大聖遺音”四字,池內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池兩側刻隸書“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臺”十六字,池下有“困學”、“玉振”兩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

ZhengLin Five—Year

何爲“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琴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皇帝李亨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而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面大而厚的弧度。另外"大聖遺音"琴的銘刻,也是有別於普通的古琴的。

“大聖遺音”琴的銘刻頗有皇家之氣。什麼叫大聖遺音?就是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在《送楊寘序》中所說“舜與文王、孔子之遺也。”用這4字名琴,說明它的聲音是不同尋常的。4句銘文,前兩句是指琴音爽朗清澈,後兩句形容聲音猶萬籟沉寂中一聲突發的桐木爆裂之音,用以說明大聖遺音琴之不同凡響。大印“包含”2字,意謂琴音所具有的特點。

ZhengLin Five—Year

歲月沉澱的痕跡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聖遺音”琴,其斷紋也是極具時代特點的——看上去像大蛇腹紋,而在這些紋理之間又出現了若干細小的牛毛斷紋。很顯然這些斷紋是隨着漆質的老化而產生的。而且這把“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ZhengLin Five—Year

是金子終會發光

這張“大聖遺音”爲清宮舊藏,至於它何時入宮,是否爲明宮舊物,均已無從考查,被藏於南庫之中也不知始於何時。這張琴沒有象其它琴那樣被放置於宮中的古董房或其它處所,而庋藏於珍品庫中,說明當年的皇帝確是把它看得很重的。然而它雖被重視於一時,卻終未能避免意外厄運。“大聖遺音”被發現時,竟然弦軫俱失,嶽山崩缺,琴麪灰白,被棄置於庫角的牆隅,已經不知經歷了多少寒暑。溥儀被逐出宮後,清室善後委員會入宮點查,見此琴之破敗狀況,未加深察,竟定爲“破琴一張”,琴仍棄置於原地,繼續沉淪了二十多年。

1947年,這張所謂的“破琴”終於被當時在故宮古物館工作的著名文物鑑賞家王世襄先生所發現,知爲中唐珍品,立即移藏於珍品庫延禧宮,併爲它配上青玉軫足。後徵得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先生同意,於1949年請來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爲之修理,經歷數日,竟將琴面的一層泥污水鏽磨退得乾乾淨淨,漆面和金徽依然絲毫無損,並按照原來規格重新裝配上紫嶽山,重現了這張唐肅宗李亨御製琴的廬山真面。從此這張唐代御製琴重新煥發出原木的神采,爲世人所矚目。

ZhengLin Five—Year

凌霜傲雪 憾世而出

如此傳世之奇珍,如果僅可遠觀而不能撫之,實乃憾事也!

正麟殿不願如此珍寶與世人無緣,所以集衆多名家大師,歷經無數個日日夜夜,翻壞了幾十本古琴典籍,終於做到1:1原樣將其復刻出來! 並且已經入駐故宮成爲國禮級古琴,極具收藏價值!

雙十一活動期間開啓火熱預售,全球限量99張,其珍貴之程度不言而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