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神烈山碑是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的一部分,對其非法描紅,嚴重違反了我國《文物法》。現代快報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獲悉,10月11日下午約3點30分,中山陵園管理局相關部門在日常巡查時,發現神烈山碑的“山”字被描紅,他們立即報警。

(原標題:明孝陵神烈山碑遭非法描紅,警方介入調查,專家稱石碑可清洗乾淨)

現代快報訊 10月11日下午,南京下馬坊遺址公園內的神烈山碑遭非法描紅。碑上,原本菸灰色的“山”字被描成了紅色。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神烈山碑是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的一部分,對其非法描紅,嚴重違反了我國《文物法》。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涉事人員身份已被查明。文保專家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描紅部分可以清洗乾淨,不會對文物本體造成傷害。

將根據文物“受傷”情況,給予相應的處理。

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神烈山碑遭非法描紅 警方介入

現場:神烈山碑的“山”字被非法描紅

10月11日下午5點半,現代快報記者趕到了下馬坊遺址公園。從入口進入後不遠就能見到神烈山碑。面朝中山門大街的碑面上原有“神烈山”三個字,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三個字已經有些模糊。不過,記者趕到時發現,原本模糊的“山”字,被人用紅色液體整體描摹,呈鮮豔的紅色,字的下方還有滴落的紅色液體。

就在記者到達的同時,中山陵園管理局的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用塑料布,將沿街一側的石碑外圍進行圍擋。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下午3點多來的時候,漆還是溼的,現在已經幹了。當時現場留下的桶和筆已經被警方取證拿走了。”

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現在石碑的周圍正在用塑料布簡單圍擋,以免市民圍觀拍照,“警方建議先保留現場,後期如果找到破壞文物的人,需要帶過來指認。”

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神烈山碑遭非法描紅 警方介入△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圍擋

價值:該碑爲世界文化遺產一部分

據瞭解,神烈山碑位於下馬坊東側,嘉靖十年(1531)爲改鐘山爲神烈山而豎立。後該碑損毀,崇禎十四年(1641)重立神烈山碑石。碑南向而立,碑身和碑帽爲一塊整石鑿成,通高4.00米,碑帽寬1.49米,厚0.70米,碑身寬1.46米,厚0.67米。

現代快報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獲悉,10月11日下午約3點30分,中山陵園管理局相關部門在日常巡查時,發現神烈山碑的“山”字被描紅,他們立即報警。下馬坊警務站警員和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和安保部門的相關人員隨即趕到了現場。

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處長張鵬鬥表示,明孝陵是古都南京目前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下馬坊遺址公園是明孝陵的前瞻引導區,公園內的神烈山碑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文物價值很高。

專家:不會對文物本體造成傷害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得到消息後,我們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現場,進行勘察。”這位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也在第一時間邀請了石刻文保專家到現場,並擬定保護方案。

被描紅的“山”能否被清洗?這位負責人表示,石刻專家看了現場後表示,描紅部分可以清洗乾淨,不會對文物本體造成傷害。

張鵬鬥介紹,“石刻專家稱,如果在污跡溼的時候處理反而會滲入內部,污跡凝固後更好處理,不會影響文物本體。”他表示,待警方完成相關程序後,專家將立即開展專業的污跡清理工作。

張鵬鬥還表示,石刻保護是一個世界級難題,目前還沒有統一規範。“有網友提出用玻璃圈起來,但這可能會造成不透氣,時間長了容易出現自然剝落的現象。所以,我們目前主要是基於現狀做保護,儘量不破壞石刻現狀。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加強文物巡查,保護文物安全。”

警方:此事正在調查中

文物講究原真性,《文物法》規定,未經審批使用不可移動文物,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負責保護建築物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

2014年,南京“國保”蕭景、蕭憺陵墓石刻遭非法拓印。警方在調查後,對盜拓者作出拘留7日罰款500元的處罰。

據瞭解,這次的肇事者已經被鎖定。那麼,肇事者將被如何處理?南京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根據後期的技術鑑定,給予相應的處理。“根據文物法,文物受損嚴重,要依刑法處理;如果文物受損輕微,則是一般的行政處罰,如罰款等。”

現代快報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瞭解到,警方已在現場拍照取證,同時調取監控。涉事人員身份也已被警方查明。

景區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將按規範程序抓緊對污跡進行清理。

10月11日晚,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獲悉,該事件正在調查中。

netease 本文來源:現代快報 責任編輯:徐萌_NN74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