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相信小夥伴們都鬆了一口氣

2019省考筆試估分已開通

跟你的分數,提前見“面”

昨天的申論寫的怎麼樣?

對完行測答案,再一起看看華圖老師

提供的申論解題思路和參考文章吧

(有不同地區的哦)

對照一下,看看你申論跑題了沒?

提前給自己的申論估個分

學以成人

2019年-四川-第三題:從給定資料出發,聯繫實際,以“學以‘成人’”爲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思路清晰,結構嚴謹;(3)語言流暢,書寫工整;(4)字數800-1000字。

參考範文

“學以‘成人’”,簡單的四個字體現出了成熟完整人格的塑造與實踐學習的關係。所謂“學”是指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增加見聞,提升思想,塑造良好的行爲習慣。“成人”是指形成成熟完整的人格,“成人”既是教育孩子的目標,更是孩子形成成熟完整人格的過程。只有通過學習實踐,才能完成“成人”的這個過程,也才能最終達到“成人”的目標。

【開篇點明“學以‘成人’”體現出了成熟完整人格的塑造與實踐學習的關係,先分別闡釋“學”與“成人”的內涵,再說明兩者的關聯,從而引出文章的論點,且“過程”與“目標”也與下文相呼應。】

“成人”是一個過程,需要通過“學”來實現。成熟完整的人格並非人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人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由此,“成人”是一個過程,需要通過人與他人、家庭、羣體、民族、社會、國家等不斷互動逐漸實現。而人的社會化的過程說到底是一個學習模仿的過程。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模仿他人,逐漸構建起關於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在家庭、羣體、民族、社會、國家甚至宇宙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的認知,這個學習的過程,是人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的。由此可見,“成人”的過程是通過“學”來實現的。如果脫離了“學”,脫離了社會實踐,人的社會化就會被阻斷,“成人”就難以進行。獵奇新聞中“狼孩”、“野人”等長期脫離社會的人類無法融入人類社會生活的例子便是實證。

【該段是分論點一,採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式。先通過“成熟完整的人格並非人與生俱來的”引出“成人”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而社會化的過程需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實現,建立起“成人”的過程與“學”的聯繫。然後,再列舉“狼孩”“野人”的反面例子進行佐證,邏輯清晰,論證充分。】

“成人”是一個目標,需要有效地“學”來達成。“成人”是我們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主要目標,這個目標的實質是使其能夠順利融入社會生活,並且能夠對社會產生其應有的價值,即實現人的社會化。要實現這種社會化,就需要讓青少年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由此,青少年的“學”不能僅僅侷限於課堂和書本的知識,還應該多參與社會活動,在行中感悟,在實踐中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瞭解社會生活,才能做到學以致用,才能在“學”的過程中體會到價值、感情、文化,增加見聞,擴展格局,這樣,才能塑造出人格健全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實現人的價值。由此可見,要重視“學”的重要性,在“學”的過程中,讓孩子得以“成人”。

【該段是分論點二,採用講道理的論證方式。文段先指出“成人”目標的實質是使青少年實現人的社會化,又指出“社會化”需要通過“學”來實現,構建起“成人”的目標與“學”的聯繫。條理清楚,內容充實。】

“學以‘成人’”,不是單向度地強調“學”,而是強調“學”與“成人”的關係,強調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既關照學習實踐的重要性,又明確學習實踐的目標性,不是簡單地教授知識,而是要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引導孩子的人格塑造與完善,要以“成人”爲“學”的目標,更要讓“成人”加入“學”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孩子 “學以‘成人’”。

【該段在總結“學”與“成人”聯繫的基礎上再次回扣論點,首尾呼應】

與世界相交

與時代相通

——淺談“交通”的價值與美

參考範文

《管子》有云:“山川涸落,天氣下,地氣上,萬物交通。”意思是說,山川湖海、天地萬物本就是緊密相連、互相融通的。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歷史與現實、過去與未來也同樣是不可割裂、不可孤立的一個整體。只有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才能讓一切保值增值,才能更添賦流通之美。

“交”乃“交流、相交”,“通”則是“融通、通達”。“與世界相交”,就是指要以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共分享;而“與時代相通”,就是說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摸清發展前進的方向。在全球化逐漸深入、時代變換日新月異的當下,不相交,就沒有發展繁榮的機遇;不融通,就沒有突破自我的可能。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有其重要的價值。

與世界和時代相交、相通,才能讓一切保值增值。當今世界,地緣相聯、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命運與共。各國高度融合發展,可謂是國相交,民相親,心相通。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敞開改革開放的大門,爲發展挺起了骨梁。“一帶一路”跨越千年,交流文化,爲中國繁榮發展提供了活力;“四好農村路”勾連城鄉,繁榮產業,爲實現全面小康鋪平了道路;“5G技術”“北斗導航”……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讓天涯若比鄰,新朋成故交。可見,“交通”跨越了時空,見證了歷史,它是市場融通的黏合劑,是情感相通的催化劑,它讓經濟血脈更加通暢,更讓文化根脈薪火相傳,這就是其保值增值最直觀的體現。

這樣的“交通”自有其美。一個國家的形象氣質,顯于山川與器物,更顯於智慧與文化,其關鍵,就在於“交通”。“交通”之美,其美在外。神祕的青藏高原自古就是天塹,正是因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才得以將天塹變爲通途。這些跨越天塹的道路橋樑,便是望之可見、觸之可及的美。“交通”之美,更美在內裏。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經歷過封閉,也經歷過苦難,我們用40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重新融入了世界,爲整個世界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種動力,這種活力,這種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不正是一種“大國之美”麼?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聯結世界,融入時代,彰顯着改革與開放的價值,體現着活力與自信的姿態。中國的發展,需要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交鋒、交流與交融;也應當在時間的軸線上,串聯起歷史、現實與未來。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讓澎湃豪邁的中國之聲傳遞到無窮遠的地方。

分析:

題目中提到,請結合“我們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才能讓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賦流通的美”的理解,寫一篇文章。因此首先我們先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們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意思分爲兩個層面,一方面是橫向的,也就是自身與外界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是橫向的,也就是自身的現狀與歷史和未來的交流,更多的是與歷史的交流,更確切地說,是相比歷史的發展。對於本部分,最好能在文章中解釋出來。我們常說,文章的“是什麼”非常重要,只有解釋出了“是什麼”,後續的文章才能更嚴謹。因此本篇文章可以以分別論述縱向交通和橫向交通爲主,輔以意義,即可成文。

第二部分是“才能讓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賦流通的美”,意思分爲兩點,其實也就是兩點“意義”。是誰的意義?結合前半句可知,是交流的意義。因此這兩點意義一點是交流能夠使保值增值,另外一點是交流本身也有美感。“使保值增值”其實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的意思,而交流的美感在材料5中有體現,分爲兩個層次,一個是“骨肉皮”的外在美,一個是“精氣神”的內在美。因此本篇文章的分論點可以使用這兩條意義。而對於每條意義的論述就可以分別從發展和美的兩個層次方面去論述。

結合整句話和材料,本文的主題就是題目中的這句話,將其稍微整理一下即爲中心論點。

因此本文可以有兩個角度。一是以“是什麼”爲主,也就是以論述“交通”是什麼爲主;二是以“爲什麼”爲主,也就是論述交通的意義爲主。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意義的論述,最好不要將橫向和縱向分開論述,否則會造成結構的混亂。另外如果本文僅僅是在說普通意義上的“交通”,當屬跑題,因爲在材料5中已經有解釋“其實,‘交通’本有好幾層意思,既包括道路運輸,也指通信通訊,更有人際溝通交流之意。”

信與用

【2019年聯考山西A卷】參考但不拘泥給定資料,以“信與用”爲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45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深刻;

(2)內容全面,結構完整;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範文

信用是日常行爲誠信和正式交流的統稱,是每個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在我國,崇尚信用的風尚有幾千年的傳統,自古以來就有“言必行,行必果”,“上不信,則無以使下;下不信,則無以事上,信之爲道大矣。”信用一直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用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制度和規則。

信用是一種道德品質,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應該遵守的行爲準則,是一種承諾,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無信不立”是我國傳統道德的核心,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信用難得易失,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小張因爲信用記錄良好免除了繳納租房押金,而胡先生卻因爲欠款許久未還,被列入“老賴”名單,慘遭租車公司的拒絕。可見信用是每個人一生的寶貴財富,是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無形資產。遵守信用的人,將會在生活、工作中獲得更多便利,迎接更美好的未來,而失信的將在生活中寸步難行。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唯有我們每個人將信用作爲衡量我們自身的道德標準,我們才能不斷約束自己的行爲,個人才能安身立命,社會才能良續發展。

信用不只是一種道德品質,更是一種制度和規則。當今社會無信不立,講信用不僅僅是對個人品質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準則。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無形資源遍佈在經濟、生活等多個領域,這時的信用發揮的是更重要的規則和底線的作用,是“第二身份”。信用成爲社會正常運行、企業良性運作、個人健康發展的準繩,劃定了個人、企業乃至社會的運行底線。

在制度的維度上,信用是根本,是基礎,是必須遵守和踐行的準則。比如,針對頻頻出現的拒不履行判決的“老賴”,其本質上是對信用的規則底線作用的漠視。因此,建立誠信檔案,利用限制消費和出行等方式來警醒和懲戒,就是充分發揮其制度作用的表現。相對於道德的自律,信用體現的制度和規則作用更是一種外在的他律,將失信行爲框定在制度的紅線之外。

完善信用體系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優秀道德風氣的形成,又能爲制度的落實保駕護航。而道德的形成與制度的落實之間也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羣衆內心有了道德約束之後,外化於行的結果就是懂得遵守規矩,這會給制度的執行減少障礙。另一方面,制度完善了之後,外界的監管到位了,羣衆投機取巧的小心思自然也會被打消。潛移默化間,羣衆的素質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信用發揮了促進和連接作用。舉個例子來說,針對高鐵霸座現象,鐵路管理部門提出要利用大數據技術,針對乘客建立信用體系,但凡做出霸座、扒車門等不文明行爲的乘客將被納入失信人員名單,限乘高鐵。有了這一制度的支撐,鐵路線警在日後執法過程中能有法可依,乘客在乘車時也會有所顧忌。

一言以蔽之,信用體系的建設即滋養了道德的形成,又規範了制度的運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信用”二字。

看完範文,感覺怎麼樣?

你的申論,跑題了嗎?

歡迎文章底部留言討論~

面試大禮包

估完分數,心裏有底

面試錦上添花

或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僅需1.68元,抱走面試大禮包

持續推送乾貨,全程陪伴你上岸

國考暑假班

考得不理想?國考還有機會!

2020國考號角已吹響

這次一定要早規劃早複習早上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