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3日讯 作为“双奥场馆”的建设者和运营者,从建造奥运五大场馆,到运营鸟巢、水立方,再到发力冬奥,十五年间北京国资公司始终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

随着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传承奥运,展望2022”奥运文化主题展也将于8月8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面向公众开放,活动将在不断拓宽和深入展示北京奥运遗产工作成果的同时,揭秘“双奥场馆”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北京国资公司的筑梦历程。

奥运文化主题展——北京冬奥场馆展区

“双奥场馆”彰显奥运场馆中国经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国资公司高水平完成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网球中心、曲棍球场和射箭场5大奥运场馆的投资建设和赛时保障任务。在后奥运时代,又承担起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两大奥运主场馆的赛后运营和综合利用,不仅破解了“蒙特利尔”难题,更彰显了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经验。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鸟巢和水立方均实现盈亏平衡,在国内外奥运场馆赛后运营方面闯出了路子,树起了标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国资公司承担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投资建设,开闭幕式(鸟巢)服务保障,冰壶比赛场馆(水立方)改造,以及赛事保障任务。待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及所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赛后设施,将共同组成冰上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为举办所有冬季冰上项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国际顶级赛事提供可能性,为举办各种冰上演出活动和开放给公众日常使用、开展冰上运动提供条件,并成为展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和赛事成果的展示交流中心。

鸟巢——在2008年夏奥会开闭幕式场馆之后,鸟巢将再次承担冬奥会开闭幕式的任务。自2009年以来,“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等国际顶级滑雪赛事相继在鸟巢多次举办,每场赛事现场观众由数千人增至2万余人,冰雪运动热度持续加强。鸟巢自主打造的冬季群众体育活动品牌——“鸟巢欢乐冰雪季”,至今也已连续举办9届,累计吸引超过190万人次参与,成为北京市冬季冰雪运动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水立方——作为北京冬奥会冰壶、轮椅冰壶的比赛场馆,水立方将改造升级为“冰立方”——冰壶比赛场馆。比赛大厅转变成为设有4条冰道的标准冰壶赛场,实现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功能。冰壶场馆计划于2018年10月启动改造,2020年7月份完成永久设施改造建设;南广场地下群众性冰场计划2018年9月开工建设,2019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2019年举办全冰面冰壶场地测试,2021年举办国际级的测试赛。

赛后,比赛大厅能够实现在冰、水业态间切换,保证场馆既能承接冰壶赛事,也保留承接水上赛事的功能。同时水立方南广场将新建地下群众性冰场,设置4条冰壶赛道和1个国际赛事标准冰场,赛时供冬奥会配套使用,赛后永久保留冰壶赛道作为奥运遗产供群众体验,成为推广群众冰雪运动和推广冰雪文化的重要阵地。

此外,千龙网记者了解到,近期,水立方已与具有丰富冰场运营管理经验、领先冰球青训体系和国际赛事资源的加拿大2022梦团队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充分借助国际优势资源和先进冰场运营管理经验,在大众冰上运动普及、青少年冰上运动培训和国际冰上赛事引进等方面推动国内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又名“冰丝带”。场馆在2008年曲棍球和射箭场两个临时场馆地块上改建,占地面积16.9公顷,能容纳1.2万观众,将于2017年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年底完工,2020年举办低级别的测试赛,2021年举办国际级的测试赛。

据悉,国家速滑馆建设采用PPP模式,是北京冬奥会首次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场馆建设和运营的场馆,项目由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国资公司与首开联合体共同投资设立)负责投资建设、赛事保障和赛后运营。

赛后,国家速滑馆将打造 “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成为可以举行冰球、短道滑冰、花样滑冰等各种冰上运动项目、满足群众需求的综合性体育场馆。

奥运文化主题展——奥运遗产展区

筑梦双奥责任先行

一座北京城,两段奥运情,作为世界上首个具有“双奥城市”名片的国际化大都市,“双奥遗产”将深深融入北京城市发展的血脉。从奥运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到奥运重大活动的组织服务,再到智慧冬奥、绿色冬奥建设的参与,北京国资公司及旗下公司一直以实际行动筑梦双奥。

北奥集团、水晶石、北演公司积极参与双奥相关的重要文化交往活动,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申冬奥、会徽发布、平昌冬奥之家等重大奥运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首都信息、数字认证深入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系统运维和数字安全服务,并在冬奥智慧场馆建设方面,积极与冬奥组委技术部、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等研讨交流,策划推动场馆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智慧化应用,助力智慧冬奥建设。

华誉能源、国资环保、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等企业深度参与绿色城市建设,在新能源采暖制冷、餐厨垃圾处理和建筑物碳排放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各家单位已积极参与到冬奥场馆节能设计和碳排放管理中去。(本文由北京国资公司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