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無錫312國道上跨橋事故中,主要是由於車輛超載、偏載,造成了橋樑的受扭傾覆。對此張明慶表示,多起獨柱墩橋垮塌事故中,大部分原因也均源於偏載,從而引發橋樑受扭傾覆。

10月10日傍晚6點10分,312國道上海方向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出現橋面側翻,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

橋樑質量有沒有問題?車輛超載就能造成橋面垮塌?隨着救援工作接近尾聲,獨柱墩橋是否存在設計缺陷備受關注。

橋樑專家張明慶解讀無錫塌橋事故:橋沒問題,超載致命

出現橋面側翻的跨橋。圖源於網絡

張明慶表示,獨柱墩橋的設計從20世紀90年代就普遍被高速公路所採用。從目前使用情況來看,如果運行車輛按照設計荷載標準來運行,那應該說是安全的。在無錫312國道上跨橋事故中,主要是由於車輛超載、偏載,造成了橋樑的受扭傾覆。

張明慶稱,目前城市A級公路的荷載標準是70噸 ,高速公路是120噸。如果嚴重超載,或超載達到一定量級後,將會有致命的危險。

事故發生後,曾有橋樑專業人士表示,從大貨車平均30噸的載重量來看,涉事車輛超載量已超7倍左右。超載100%的車輛從上跨橋通過,相當於按照載荷標準運行車輛通過16次以上,嚴重影響了橋樑的使用壽命。

橋樑專家張明慶解讀無錫塌橋事故:橋沒問題,超載致命

橋樑專家張明慶。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上游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在全國範圍內發生的高架橋傾覆垮塌事件中,多數橋樑爲獨柱墩設計。對此張明慶表示,多起獨柱墩橋垮塌事故中,大部分原因也均源於偏載,從而引發橋樑受扭傾覆。“因車輛超載造成高速公路橋面受損的現象,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因此日常養護就尤爲關鍵。”張明慶說。

對於事故橋樑後期的修復工作,張明慶稱,下承式鋼桁架樑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修復方式。結合312國道事故橋樑周圍實際情況和條件來說,使用雙柱墩設計比較穩妥。同時,張明慶認爲,除橋樑本身質量外,加強橋樑的日常巡查和養護,以及控制超限車輛通行,也對橋樑的使用和安全有較大作用。

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橋樑專家張明慶解讀無錫塌橋事故:橋沒問題,超載致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