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我孔明用空城計,有膽你就進來,還真怕你來

文|順洪解說

諸葛亮的空城計,古今有名,大多數人認爲是一個了不起的計策,尤其是平民百姓,對此更是津津樂道,認爲諸葛亮料事如神,計謀出神入化,沒用一兵一卒也能嚇退敵軍。

諸葛亮唱的這出空城計,故事情節很有吸引力,至於真假,也不用細究。我們不妨對羅貫中安排這個故事的用意,來探討一下。表面看,這個故事是爲了表現諸葛亮的智謀超羣,但是放到三國的背景裏看,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只好退守西城縣,他本可以棄城而逃,換了別人也會這麼做,但諸葛亮深知,區區兩千多人馬,是跑不了多遠,很快就會被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追上活捉,與其逃跑,不如臨機應變。

於是下了一招險棋。命人把四個城門全部打開,派了二十個老兵在門口掃地,自己則搬了一張琴,焚了一爐香,帶了兩個小書童,坐在城樓之上彈琴。司馬懿的大軍跑來一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司馬懿自己上前,看後大爲驚詫,心說諸葛亮一定不懷好意,立即率領大軍撤退了。諸葛亮的陰謀得逞,點然嚇出一身冷汗,虛驚了一場,還是僥倖逃過一劫,不敢久留,匆忙逃回漢中。很多人看了這故事都會說,如果換成我是司馬懿,就會衝進城去,正因爲如此,司馬懿能成爲大元帥,而你不能。原因很簡單,大凡有點水平的軍事家,都清楚兵不厭詐,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的道理。司馬懿搞不清諸葛亮的意圖,當然不敢貿然行事。

兩人的智謀不相上下,可是最大的悲劇是,不是別人永遠不相信他們,而是他們永遠不相信別人。諸葛亮既不會相信司馬懿,司馬懿也不會相信諸葛亮,誰也不相信誰,那這出空城計當然就能成功了。如果換成司馬昭,可能早就衝進去了,但如果換成司馬昭,諸葛亮斷然不敢採用這一招,這就是高手對決,知已知彼,臨機應變的奧妙所在。可是仔細一琢磨,這個空城計有點子虛烏有,並且不合邏輯。根據《三國演義》的說法,兩軍的軍力懸殊,既然司馬懿帶了十幾萬大軍,那麼把這個城圍起來,圍而不打不就可以了嗎?何必掉頭就走呢?

所謂空城計,還有更深的寓意隱藏其中。當時諸葛亮伐魏,國人都持反對態度。主要是國力不強,人心思定,連年征戰,不勝負擔。當務之急,應該使蜀中人民得以喘一口氣,休養生息,醫治戰爭創傷。而諸葛亮卻不顧這種普遍的牴觸情緒,堅持北伐。那時候的蜀國,被折騰成了空架子,只有諸葛亮自己坐在城頭上唱空城計。老江湖還是老江湖,但江湖已不是當初的江湖了。首先,經過劉備伐吳,火燒連營,加上七擒孟獲,諸葛亮窮兵黷武,蜀國元氣大傷,經濟基礎薄弱,綜合國力根本無法與魏國抗衡。其次,人才匱乏,無論是管理人才,還是軍事人才,都已經枯竭,加之諸葛亮用人死板教條,剛愎自用,纔會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局面。

整個蜀國,就靠諸葛亮的一已之力在支撐,在唱空城計,懾於他的智謀,無論是東吳的陸遜,還是魏國的司馬懿,都不敢貿然進入,抄蜀國的後路和揭它的老底。諸葛亮苦苦支撐的蜀國政局,雖然表面泰然自若,實際已經外強中乾,強弩之末了。綜觀諸葛亮的一生,在劉備死後,他也只能唱空城計。由於他的立國思路與劉備不同,棄忠孝仁義而用智謀治國,就失去了民心。

對於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諸葛亮太迷信自己的才華,窮兵黷武,致使國力衰微,民心渙散,縱然是天府之國,也沒多少力氣來打天下了。另外,他的用人策略也有很大的問題,除了蜀國偏居西南,教育落後,人才本身就稀少缺乏外,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投靠他。好不容易招降了一個姜維,無奈形單影隻,難撐大局。

趙雲,老的只靠倚老賣老了,剩下的就是關興、張苞這些官二代,沒辦法,廖化最後都做了先鋒官。在吸引人才、拉攏人才、收買人心方面,諸葛亮比劉備差遠了,空有奇思妙想,沒有得力的人來實施,再好的智謀也是華麗的空想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