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我市逐漸有序恢復長途客運和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等客運服務,濟南城區內366條公交線路、2條軌道交通線以及部分出租車均保持運營,基本滿足市民必要的出行需求。”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制定《城市客運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規則》,每輛公交車增配一名測溫人員,實施掃碼登記制度,切實把好健康關,爲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播灑大地,醒來的不止是城市,還有你和我。

坐上公交,前行於熟悉的上班路,透過車窗看到的是熟悉的景色,各式各樣口罩遮掩的是人們的面容,遮掩不住的是大家樂觀堅毅的眼神。

漫步公園,春天的腳步已然來臨,五顏六色的小花、吐出新綠的樹枝、到處嬉戲的鳥兒,讓人們重拾往日的樂趣和溫馨,口罩遮不住發自內心的笑容。

重新忙碌,日程表上填滿了工作計劃,腦中謀劃着全年的任務目標,心中暗暗給自己鼓勁打氣,下定決心用加倍的工作補回“落下”的進度,用更大的努力回饋成千上萬鬥士英勇戰“疫”的付出。

……

凜冬已過,春的氣息帶來汩汩暖流,伴隨着有力的城市脈搏在泉城大地交匯奔湧。

這股暖流源自濟南人戰“疫”必勝的決心、復工復產的從容,源自項目開工的歡喜、城市復甦的渴望,源自生活如常的輕鬆、衆志成城的從容……

這股暖流“融冰化雪”,讓這座城市真正甦醒。

搏動有力,交通“動脈”常態運轉,“微循環”暢通無阻

春回大地,奧體中心廣場的跑步者們即使氣喘吁吁,也不摘下臉上的口罩,老人們悠閒地散着步,青年人行色匆匆地走過。不遠處的經十路,車流如同暖流,在城市幹道上湧動。

交通是城市的動脈。疫情襲來,城市交通彷彿一瞬間遲滯下來。但是大家心裏清楚,公共交通不能停擺。“疫情發生後,濟南路上不吵、不鬧、不堵車,但我們心裏堵。如今路上車越來越多,說明城市恢復正常運轉了,我打心裏高興。”在龍奧大廈上班的機關幹部任鵬飛說。隨着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加快,在早高峯階段,順河高架、經十路等城市幹道車流增大,部分節點出現了往日常見的緩行,省會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歡迎乘車,請您出示身份證,掃描乘車二維碼。”在濟南東站,出租車司機王勤力向一位招手打車的乘客說。客流日漸增多但防控措施不可放鬆,駕駛員全程佩戴口罩,車內放有消毒噴壺、配有測溫設備。王勤力詢問了乘客身體狀況並表示,出租車“一客一消毒”,可放心乘坐。王勤力說,“市裏減免了巡遊出租車的部分承包費,提前發放了燃油補貼,這讓我們司機心裏暖暖的。”

“除了戴口罩、主動測溫、展示身份證,我還一直使用移動支付買票,避免交叉感染。”正在乘坐K119路公交車的市民王宏宇笑着說,“爲自己負責,也爲他人負責。”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制定《城市客運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規則》,每輛公交車增配一名測溫人員,實施掃碼登記制度,切實把好健康關,爲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自2月10日起,濟南公交開通“復工專線”215條,日均運行近百條線路,累計爲11000餘名乘客提供精準出行服務,廣受復工乘客的青睞。近日,又有2000餘名復工乘客通過定製平臺提交定製需求。

各區縣之間的交通網也再次暢通。“下高速不用再重複檢測體溫和登記,省時省力,我們非常贊成。”2月25日上午9點半,從萊蕪汽車站發往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首班公交車緩緩駛離。2月23日起,我市撤銷濟陽區、商河縣、萊蕪區、鋼城區等31個高速公路及國省道疫情檢查檢測點,撤銷全市高速公路服務區疫情檢查檢測點。2月24日0時起,撤銷除繞城高速沿線12處收費站以外的30處高速公路、國省道疫情檢查檢測點,城市通道再次暢通起來。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我市逐漸有序恢復長途客運和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等客運服務,濟南城區內366條公交線路、2條軌道交通線以及部分出租車均保持運營,基本滿足市民必要的出行需求。同時,暢通應急和重點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綠色通道,確保物流運輸“零障礙”。

交通秩序恢復如常,讓穿梭於城市的人流再次忙碌起來。

消費休閒,生活服務業開門迎客,點亮城市復甦“信號燈”

物流和商業是城市經濟的“晴雨表”,最能反映一個城市的秩序恢復和經濟發展情況。

疫情防控期間,最火爆的當屬外賣了。穿梭於濟南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打通了市場到消費者的“最後一米”,搭建起一座座消費“暖心橋”。

每天早上7點,順豐速運濟南領秀城營業點的馬國強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在測量體溫、登記身體狀況,領到口罩並進行酒精消毒後,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包裹分揀裝車,運送至他負責的片區。包裹送給顧客前,他還要再進行一次消毒,確保安全。晚上7點半,馬國強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臉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痕跡。

在市中區大潤發超市,隨處可見線上平臺的二維碼宣傳標識,上面寫有“五公里內保證一小時內送達”的標語。市中區大潤發除了有自己的外賣平臺外,還與淘鮮達、餓了麼等衆多外賣平臺合作,只需簡單操作即可實現線上購物。爲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如今大多數市民都選擇了“宅”在家中。線上訂購便成爲許多市民的首選,據市中區一家大型超市統計,疫情防控期間每天線上訂單量在2000份左右,出現了成倍增長。

大型商超和城市綜合體次第開門迎客,爲市民生活消費提供了更多選擇。“爲了您的健康安全,請保持一米距離。”2月21日,濟南首創奧特萊斯恢復營業,這樣的提醒語隨處可見。2月24日上午,經四路萬達廣場、振華商廈等商場恢復營業。3月3日,在萬虹廣場,顧客在經過測溫、登記、消殺等嚴格防控程序後,開心步入商廈。在一樓超市,火龍果、砂糖橘、菠蘿、蜜瓜,水果之間豎着的提示牌寫着:“如需購買,請聯繫導購員拿取,切勿直接觸摸食品。”正在選購水果的市民李女士表示:“非常理解和支持商場的防控舉措。人人都遵守規則,大家生活將更加便利。”

3月4日,濼口服裝城恢復了往日的景象,店裏的服務員忙着打包,快遞小哥忙着搬運,也有不少店鋪開始裝修,基本所有的店都開始營業。許多商鋪開始積極嘗試轉型線上銷售。

專家認爲,疫情過後,將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大爆發,廣大居民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將被釋放。“現在顧客的消費理念、消費習慣也因疫情而改變,催生了新業態。在疫情的影響下,超市線上訂單量倍增,生鮮類佔了很大比重,反映出了新的消費趨勢和需求。”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說,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將成爲新時期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隨着天氣回暖,全市各個景區陸續“解凍”。廣大市民在美景中感受春意,身心得到了放鬆。在五龍潭公園,柳樹發芽、迎春花開放,進園的市民紛紛拍照留念,珍惜這久違的春景。在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前來遊玩的市民遊客佩戴口罩,配合園區工作人員登記、測溫,井然有序入園遊玩。市民劉女士表示:“疫情發生後就沒怎麼出過門,孩子在家早就待不住了,老人也很想出去走走。現在天暖和了,公園裏的花也開了,正好園區恢復開園了,一定好好放鬆放鬆。”疫情防控期間,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展室展園、遊船、泉水浴場、取水點等暫緩開放。景區恢復開放以來,累計接待遊客近3萬人。

從容穩崗,“春風”送真情、就業暖民心

穩就業是“六穩”之首,就業穩則百姓安。

“不讓員工丟了飯碗,要讓百姓找到工作”。疫情之下,爲了這兩句承諾,從國家到地方再到企業多管齊下,齊心協力穩就業。爲保障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濟南在大年三十下發緊急通知,安排全市將招聘活動全部由線下轉爲線上,確保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你想要的職位在這裏。”3月2日,濟南大學應屆畢業生楊超宇,在家中輕點鼠標,認真瀏覽濟南市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須知。他說:“非常時期,政府提供很多非常舉措來促進就業,我要抓住機會找一個合意的工作。”

在濟陽區曲堤鎮溫店村,村民溫明波說,以前他在外地幹焊工,疫情發生後無法外出打工,沒有了經濟來源。當地政府瞭解到溫明波的情況之後,主動跟企業牽線搭橋,讓溫明波儘快在家門口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濟南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民衆就業問題,從失業保險金中列支1.5億元用於各項穩崗補貼,預撥1.1億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支持職業技能培訓,預撥10.56億元醫保基金緩解醫藥企業資金週轉困難,支持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穩就業。

春風徐來,成風化雨。有了穩定的崗位,就有了生活如常的底氣。具有濟南特色的就業創業服務“不見面”線上辦一經推出就深受市民歡迎。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春風行動”時間和線上招聘場次,多安排50場線上招聘活動。截至2月18日,全市共舉辦網絡招聘會67場,爲4354家用人單位提供招聘服務,提供就業崗位11.5萬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近3萬人。

春天,萬物在陽光裏生長髮芽。看見了春天,就見到了曙光。工作、乘車、購物、快遞、逛公園……這些微小的細節編織成了我們的日常,構成了觸手可及的生活。戰“疫”容不得絲毫放鬆,但生活有序如常讓我們心裏充滿融融暖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