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問下,我姑娘今年九歲,平時大人說的任何話她都會當真,看電視都是哆啦A夢類型的,閱讀理解更是一竅不通,理解力直接爲零,這是哪方面的問題啊?感覺她一直停留在幼兒園階段!

答:您的問題總結成三點。一是孩子分不清真實與虛幻。二是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比較弱。三是孩子的成長滯後。

其實這三個問題,可以歸結成一個問題,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不夠。首先,這不是孩子智力的問題。應該從孩子幼年時期的成長經歷去尋找原因。

原因分析

因爲您的這個問題很多細節並沒有描述,我猜測您的家庭當中可能存在這些狀況:

1、孩子不是由父母自己帶大的。

2、主要接觸孩子的撫養人沒有經常跟孩子說話。

3、孩子從小經常處於看電視的狀態。

4、孩子不太有閱讀的習慣,尤其是親子共讀時間很少。

5、孩子接觸大自然和其他人的時間比較少。

一個人的社會性發展很重要的就是必須要跟周邊的人和環境發生關係,產生互動。孩子接觸的人和事情越多,他越能夠分辨真與假。閱讀理解就是要理解文字背後想要表達的意思,就像別人說了一句話,有的人聽得出弦外之音,有的人就聽不出來,後者是與人產生共情能力比較弱,而這一切都是跟社會性發展有關的。

現在孩子九歲,怎麼改善這種狀況?

我們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觀點就是孩子六歲之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錯過了,那麼在12歲之前家長還有一個彌補的窗口期。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們要多做這幾件事情。

1、多跟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溝通。溝通的話題可以非常寬泛,每天的生活經歷、學習的內容、社會新聞等等。這些溝通的話題當中可以完成觀念的傳遞。比如生命之可貴,社會有黑暗面、人間有疾苦,都可以跟孩子談一談。這個時候你們嘮叨一點,還是不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反感,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就別再嘮叨了。

2、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可以在家中各處都擺上隨手可以拿到的書。最好能夠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就同一本書同一段文字,你們可以共同探討各自的認識。不過要注意別把它當成政治任務,要多享受其中的樂趣。另外提醒一點,給孩子選擇的書籍不要太限制,重要的是孩子願意讀,而且書籍只要沒什麼不健康的內容就行。比如,我家孩子原來就特別喜歡看馬小跳和米小圈,裏面有很多內容都有助於孩子對周邊人和環境認知的。家長不要覺得不夠高大上,就逼迫孩子讀一些他們暫時接受不了的書籍。

3、多帶孩子到外面玩、交新朋友、旅行等等,讓孩子多感知真實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