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位於中國雲南劍川西南部,位於大理風景名勝區與麗江古城之間,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自然保護區東南部。

從遙遠的新石器時期直至明代,由於洱海澤國的水阻,瀾滄江、怒江高山峽谷的險惡,這裏一度成爲北進川藏,南入中原以及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各國的主要通道。

這是一條沿着蒼山西部河谷北上的通道,爲茶馬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中原、南詔、大理、南亞、東南亞各國的各類物資就是依靠這條古道源源不斷向北運送,經劍川進入西藏直至西亞各國。

同時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和西藏的客商和僧侶又沿着這條古道經沙溪南下進入中原和走向南亞、東南亞。

遠在公元前1150±90年—公元前440±80年的殷商至西漢初期,由於華叢山、老君山銅礦資源豐富,沿劍湖邊直至沙溪河谷便成爲青銅冶煉和製作的重要基地,作爲青銅文化的發源地,沙溪先人在那時就擁有了較高的青銅冶煉技術,成爲雲南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唐代以後隨着沙溪西面傍彌潛井(現彌沙鹽井)、雲龍諾鄧井,西北部古蘭州啦雞井(古蘭州即今天劍川馬登鎮),南邊喬後鹽井滇西四大鹽井的開採,沙溪的經濟文化得到空前發展。

沙溪是茶馬古道上離這些鹽井最近的街市,理所當然成了這些鹽井所產食鹽的集散地。從唐朝直至民國的1200多年時間,沙溪一直是茶馬古道上鹽販的集散地,南來北往的馬幫在此停留。

但是隨着茶馬古道作用的消退,這裏也就被文明社會所遺棄。沙溪原本沒什麼名氣,直到2001年10月11日,WMF將沙溪(寺登街)區域列入“值得關注的101個世界瀕危建築遺產名錄”。

入選理由爲“茶馬古道上惟一倖存的集市,擁有完整無缺的戲臺、馬店、寺廟、寨門,使這個連接西藏和南亞的集市相當完備”。它可是與意大利龐培古城、埃及國王谷、美國聖托馬斯教堂齊名。

寺登四方街整個街面用紅砂石板鋪築,街中心有兩棵數百年的古槐樹,南北兩側是商鋪和馬店。漫步在斑駁的石板道,只偶爾遇見一兩個遊客。無人打擾,任你沉醉在這古老的歷史之中。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084縣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