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当《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先生约我写一部反映新时代的小说时,我立即想到了这部书给我的感受,决定用“历史上的今天”结构小说,并写出一位历史感特强的主人公——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的女镇长吴小蒿。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经山海》在《人民文学》杂志2019年第3期发表时,主编施战军在卷首语中写道:“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热切盼望着具有新时代情境气象、新时代精神气韵、新时代人物气质的现实题材力作的不断涌现。

原标题:《经山海》: 经山历海,万物生光

这山海既是真实的群山与海洋,

也是人生旅途中的崇山与巨浪,

作者也正是因为屡经山海,

才能够写出这样一部

堪称讲好当下中国故事的典范之作。

AM747阅读之声 3月6日隆重推出长篇小说

《经山海》

首播时间:12:00;重播时间:19:00 和 1:00

网络收听请登陆***或云听APP

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经山海》在《人民文学》杂志2019年第3期发表时,主编施战军在卷首语中写道:“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热切盼望着具有新时代情境气象、新时代精神气韵、新时代人物气质的现实题材力作的不断涌现。”无疑,这是对当下文学一种应然的期许,但这必然是不容易的,诚如施战军所言,“这是一条必须实实在在进入新时代内部细部,有无穷发现并有无尽感触才可能摸索出来的创作之路;这是一条必须真真切切理解新时代广度深度,有天地格局并有天下情怀才可能行走出来的创作之路。”

《经山海》将个人生命史与社会进程连结,以一个乡村基层女干部的成长牵连起时代前行的风貌和足迹,为历史留下了注脚。作品直面社会矛盾,直面生活现实,灌注了作家丰富的情感,这种丰富的感情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也来源于作家对这片土地丰富的热爱。

《经山海》内容简介

一个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区政协工作、已为人妻人母的女性吴小蒿放弃轻松安逸的生活投身乡镇工作,她从负责安全时遇到的鞭炮爆炸事件、负责环卫工作时遇到的工人罢工事件、负责拆迁工作时遇到的暴力抗拆事件以及与渔霸的斗争中一路走来,不卑不亢,一心为民,真诚担当。她积极主动、肯想肯干,创建电子商务服务点,促进传统文化申遗,推动丹墟考古,复植楷树林,打造楷坡祭海节,引入“深海一号”发展养殖,兴建渔业博物馆等等工作,一再证明了她是一个能做事并且能做成事的乡镇干部。

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

赵德发《经山海》创作谈

赵德发,1955年生,山东省莒南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人类世》以及长篇纪实文学《白老虎》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

我多年前购得一本《历史上的今天》,读得入迷,因为我从中发现了历史的另一种面貌。我们在常规史书上读到的历史是线性的,这本书上的历史却是非线性的。常规史书是现实主义写法,这本书却有魔幻色彩。上下几千年,恍然成为一片森林,森林由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棵大树组成。大树参天而立,每一棵代表一天,上面挂满果实。果实有甜有酸,有苦有辣;或赏心悦目,或滴血瘆人。单独观看一棵树,忽而回到古代,忽而跳到现代;忽而去了外国,忽而回到中国,给我的冲击力格外强烈。

因此,当《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先生约我写一部反映新时代的小说时,我立即想到了这部书给我的感受,决定用“历史上的今天”结构小说,并写出一位历史感特强的主人公——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的女镇长吴小蒿。

新时代,也是“历史上的今天”。战军主编说过这样的话:“新时代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带着新时代的印迹。”我深以为然。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巨变之后,对新时代的感受尤为强烈。2018年春天我去沂蒙山,在扶贫工作队长的陪同下,站在古生代寒武纪的海底沉积物、今天的“透明崮”上看下面的花海人烟,想到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日异月殊,沧桑感溢满心间。

吴小蒿不是意念的产物。我出生于农村,从25岁起就在公社、县委工作,后来成为专业作家,还是一直关注农村,对乡镇干部较为熟悉。他们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工作繁重,十分辛苦。与社会中任何群体一样,这个群体也是形形色色,鱼龙混杂,荼毒百姓的败类屡见不鲜。但就大多数而言,他们能够认真履职,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进入新世纪之后,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与前辈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优秀者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既接地气,又明大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扛鼎人物。其中一些女干部,德才俱备,不让须眉。但这些女干部并不像当年“样板戏”里的江水英,也有凡人俗举,七情六欲。在家庭与事业上,她们很难两全,有诸多烦恼乃至种种磨难。我多次倾听过她们的讲述,为她们的经历慨叹不已。基层政治中的女性在新时代的表现,便成为我这本新作的主要内容。

于是,吴小蒿就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她在农村出生,被重男轻女的父亲视为蒿草,考进大学后热爱史学志存高远,却被迫嫁给一位品质恶劣的“官二代”。她到海边一座城市工作,在机关坐班十年后深感厌倦,就参加干部招考,下乡当了副镇长。从此,开启了她个人的“新时代”,也让我们看到了黄海之滨一个半农半渔之镇的“新时代”。

这位体重不足百斤的小女人,可怜、可爱、可敬。她的经历与命运,让我牵肠挂肚。在长达一年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心思全在她的身上,甚至为她哭过几回。见我恍恍惚惚魂不守舍,老伴打趣,说我“精神出轨了”。

对吴小蒿的这份情感,还改变了我的写作手法。我有这样的经历:外孙女住我家时,我因为特别喜欢她,看她时常常舍不得转移目光。写这部书时面对吴小蒿,我也是“目不转睛”。虽然用的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但一直聚焦于她,“一镜到底”。有朋友说,没想到长篇小说能这样写。我说,笔随心走,墨与情谐,这是创作的金科玉律。

《经山海》作者赵德发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点儿历史感。没有历史感的人,对当下的时代与生活,就不能有深刻的感受与思考。因此,我让吴小蒿习惯性运用历史目光,将自己面对的事情放在历史背景下思考,因而,她在楷坡镇的一些作为便具有了历史意义。她喜欢《历史上的今天》一书,在书中记下自己的一些经历,女儿点点也效仿母亲。于是作品的每一章前面,都有一组“历史上的今天”:书中记的、小蒿记的、点点记的,一条一条,斑驳陆离。读者会看到,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耐人寻味。

这部长篇小说,也是我向齐鲁文化和山东大学的致敬之作。我1988年考入山大中文系办的作家班,两年间深受山大学术风气和齐鲁文化传统熏染。那时在我心目中,山大的文史楼是一座圣殿,因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系有“八马同槽”,文学系有“四大金刚”,都是在全国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徒子徒孙,有好多直接教过我,或以著作哺育过我。所以,我让作品主人公毕业于那里,承载着齐鲁大地上传承已久的人文精神,在新时代里建功立业。

2018年深秋,山东大学作家班举办入学三十年聚会,我写了一首七律,承蒙班主任老师、著名学者兼书法家王培元先生当场挥毫写出。其中有这么两句:“常闻夏雨催新果,莫怨秋风撼老枝”。这部作品,算是我在夏天里饱受雨露滋润,在秋天里结出的一个果子吧。

演播人简介

杨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播音员、主持人,同时也是一名配音演员。曾为《乱世佳人》《钢铁侠》《阿凡达》《甄嬛传》《魁拔》等配音。演播过的长篇小说有:《大丈夫》《状元媒》《水在时间之下》《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人世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传》等。

任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主持人,资深有声小说演播者。曾录制过的有声小说有《佳期如梦》《雪拥蓝关》《流经存在的邂逅》《鲽鱼计划》等,深受好评。

撰稿:于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