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得力于各界人士的支持,工读主义思潮的影响,国人寻求救国之道的渴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逐渐形成了高潮。在1919、1920年两年间,中国先后有21批,1800余名学生前往法国。由于种种原因,从1920年下半年起,勤工俭学学生的求学、工作面临严重困难。为此,他们于1921年发动了三次政治斗争。其中,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最为激烈。

里昂中法大学的创办

里昂中法大学,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大学。1919年,著名无政府主义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之一吴稚晖发表《海外中国大学末议》,详细论述了在法国筹建中国大学的优越性,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20年6月18日,在另一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者李石曾的努力下,法国议员奥拿拉向议会提出将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议案。但是,经历过一战的法国财政拮据,退还赔款之事被搁置。为了促成庚子赔款的退还,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决定筹集资金,在法国试办一所大学。里昂市长爱德华·赫里欧将一座旧兵营以每年1法郎的象征性收费租让给中国办校舍。校址选定后,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多方奔走募款,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里昂中法大学于1921年7月正式注册成立。

争回“里大”运动的酝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危机,留法人数日益增加,自1920年下半年开始,勤工俭学学生的学习、工作陷入困境。为了改变此种状况,以蔡和森为代表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于1921年2月发动了以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为口号的“二八运动”。运动以失败告终,学生的处境未得到改善,遂将注意力放在了即将开学的里昂中法大学上。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当时学生认为里昂中法大学是专为他们而设,理应入校就读。

1921年5月11日,王若飞等对全体勤工俭学学生就读里昂中法大学问题进行了讨论。5月20日,王若飞、陈毅等200余名勤工俭学学生联名写信给蔡元培,请求将里昂中法大学和中比大学改为工学院,以解决求学问题。5月30日,由向警予、蔡畅等12名女勤工俭学学生组成的“开放海外大学女子请愿团”撰写《留法女生对海外大学之要求》一文,对还在孕育中的里昂中法大学400名招生名额中仅收女子40名的规定提出了抗议,要求“名额平等或不加限制;免除考试,程度不足者,设补习班;津贴学费。”这篇文章先后在北京《晨报》、湖南《大公报》等发表,颇具影响力。6月6日,王若飞等勤工俭学学生召开会议,再次提出将里昂中法大学及中比大学改建为工学院以招收勤工俭学学生就读的要求。

正当这一运动朝着高潮迈进时,6月中旬,传出了中法大借款的消息:中国财政次长吴鼎昌到巴黎,以印花税、契约税、滇渝铁路建筑权等为担保条件,向法借款3亿法郎,名为救灾,实为打内战做准备。随之,留法勤工俭学生又投入到反对中法大借款的斗争中,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停留在了宣传酝酿阶段。

1921年8月13日,驻法公使馆秘书王曾思被迫代表驻法公使陈篆在第二次拒款大会上签署反对借款的声明。这一声明除当场宣布外,还由拒款委员会送至法国外交部。中法两政府担心事态扩大,不得不停止此次借款,拒款斗争至此取得胜利。“你打破了他的大饭碗,他自然也要打碎了你的小饭碗。”8月20日,中法留法青年监护委员会宣布:用于救济陷入困境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维持费发放至9月15日,勤工俭学学生的生存与求学问题迫在眉睫,遂将希望寄托在即将开学的里昂中法大学上。于是,争回里大运动逐步迈向高潮。

蒙达尼派与勤工派实现联合

在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当中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派是以蔡和森为代表的蒙达尼派,他们认为在法国找工作异常困难,并且在法国工作,无异于为资本家积累资本,因此主张放弃勤工,由国内政府提供学习经费,解决入学问题。另一派是以赵世炎为代表的勤工派,他们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勤工俭学生能够自省,克服陋习,勤工俭学是可以坚持下来的,主张依靠自己,而不是乞求政府的施舍。由于两派存在分歧,只有一部分勤工俭学学生参加了“二八运动”,这无疑是运动失败的一项重要原因。运动失败后,两派都迫切希望消除隔阂,实现团结一致。因此,在求学的大目的上,在争回里昂中法大学的运动中,两派实现了联合行动。

里昂中法大学修建过程中,勤工俭学学生多次向华法教育会和里昂中法大学校长吴稚晖询问入学事宜,但两者互相推诿。在这种情况下,1921年9月初,以赵世炎为首的在克鲁邹做工的147名勤工俭学学生,首先组织了“克鲁邹工厂勤工俭学学生争回里、比两大运动团”,陈毅先后撰写了《宣言》与《通告》,各地同学纷起响应。9月6日,以蔡和森为代表的蒙达尼派勤工俭学学生,在巴黎召开会议。各代表一致表示暂不回国,确定将争回里昂中法大学、中比大学作为近期斗争的主要目标。9月12日,里昂中法大学正式发出通告,宣称该校是“高级教育机关”,“对于收录与考试学生,应呈验文凭或经过考试”,“若非官费或有支付款项的确实保证,不能收录”。这份通告对于绝大多数贫困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来说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9月17日,1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在巴黎召开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以开放里昂中法大学为唯一目标,成立了以蔡和森、赵世炎等为领导核心的勤工俭学生联合委员会,并通过了联合委员会简章,标志着以蔡和森为代表的蒙达尼派和以赵世炎为代表的勤工派的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先发队进占“里大”

正当勤工俭学生联合委员会酝酿下一步行动时,传来了吴稚晖将率领从国内招收的100余名新生于9月24日到马赛,25日进入里大的消息。而法国方面的考试,从26日起才开始报名。为了争取进入里大学习的机会,9月19日,王若飞等代表前往驻法公使馆,告知陈篆勤工俭学生准备在国内新生到来之前,先入里大的计划。陈篆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承诺如果法国干预,他负责交涉,并且许诺由领事馆再发放一个月的维持费。

由于形势紧迫再加上公使的支持,勤工俭学生联合委员会于9月20日清晨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将联合委员会迁至里昂中法大学,留5名代表驻守巴黎;组织先发队员100余人,随联合委员会出发,占据里大;即日起组织援里队,陆续向里昂进发。当晚,各地勤工俭学学生纷纷派出先发队员。21日凌晨,两批先发队共125人,先后到达里昂,汇合后随即向里昂中法大学进发。队伍到达里昂中法大学后,代表向褚提出参观校舍与借厨房做饭的请求,却一一遭到拒绝。随后,校方要检查学生的护照并送往警察局。起初,学生不肯交,但在华法教育会办事人曾仲鸣担保次日午后退还的情形下,交出了护照。下午,里大校门由几个法国警察把守,严密监视所有勤工俭学生,准进不准出,学生在旧房子里住了一夜。22日下午,法国政府派来了200余名警察,警察长宣称已与中国驻法公使馆商量,暂时将其押居兵营。两个警察强行押一个学生上汽车,送至芒特吕克炮台的兵营拘禁起来。

学生被囚后的继续努力

先发队被囚兵营的消息传到巴黎,驻守巴黎的王若飞、周恩来等立即到公使馆与陈篆谈判,要求他速与法政府交涉释放全部被囚同学。陈篆派副领事李骏以使馆代表名义前往里昂。在李骏的交涉下,兵营放出10个代表同吴稚晖商谈解决办法。代表提出:以里大房屋的最大容纳度来确定招收勤工俭学生的人数;里大入学手续由勤工俭学生团体自定;愿意读书却因里大容纳度有限而不能进入里大的学生,应安排进入其他指定学校;自愿做工的学生,应给予补助等条件。吴稚晖称这些条件他有些做不到,随即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里昂中法大学、中比大学各招收勤工俭学生20人,其余送到半工半读的学校或工厂,每日工作4小时,余时读书;每年以12万元作勤工俭学的补助费,以两年为期。两年以后,再设法补助每位学生每年三百余元,则可完全读书,以三年为期等等。吴稚晖的解决办法与学生代表所提条件相差颇远,但学生代表当时即表示愿意与他前去巴黎商酌进行。李骏听闻立刻启程返回巴黎,谈判事宜就此停顿,警察对学生的看管益加严密。

学生被囚后,公推赵世炎出兵营进行斡旋。至于赵世炎如何逃脱兵营,有不同的版本。盛成回忆中提到赵世炎是好几个同学叠罗汉把他送到墙上,又顺着墙附近的树爬下来的。聂荣臻记得他找到李骏开了一张探望同学的通行证,进兵营的时候,他将通行证交给警察检查,出兵营时,由于他不在拘留者名单之内,用护照便可通行,遂将通行证留给赵世炎,赵世炎凭着聂荣臻的通行证得以出营。李立三记得当时是一个和赵世炎模样相似的人,趁着进兵营探望的机会,自己留下,把赵世炎换出去的。在众多回忆中,罗喜闻的较为详尽。他记得10月2日下午,原计划和一位朋友一起进兵营探望同学,但因那位朋友有事,他便一个人持着上面写有“某等二人进兵营看朋友”的名片进入兵营。在兵营吃过晚餐后,恰逢门警换班,他便带着赵世炎向营门走去,出营时,门警一看名片上写着两人,便放他们出去了。

10月10日,为辛亥革命纪念日。已被囚禁20天的勤工俭学生,为了对他们的自由被公使馆、法政府无理剥夺表示抗议,为了使各方面鉴兹苦衷,稍微感动,决定在兵营中绝食一天,并发表《绝食宣言》,“吾人以求教育平等之故,系于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国徽之法兰西监狱,吾人将以何者酬此国庆?吾人百无所有,惟有热血与热泪耳……悲愤之下,绝食一日。在以自由为标帜之民主政治之下,吾人以求平等之故而不自由,夫复何言?吾人惟有用此极悲愤之表示使民主二字得有明确之解释。”绝食中,学生们在兵营内收集了黑白石子各一百八十颗,制成一副独具风味的围棋,下棋取乐。在花园中开大会,唱中国国歌《卿云歌》,以鼓舞士气……

张申府,周恩来与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者之一,于1920年受吴稚晖聘请前来里昂中法大学教授逻辑。张申府虽然没有参加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但当赵世炎到巴黎请他出面营救时,他立即去向吴稚晖协商,力求吴稚晖听听学生的要求,吴稚晖拒绝改变自己的立场。为此,张申府辞去了教书之职。徐特立、黄齐生二位先生,虽不赞成学生用游行、请愿的方式进行斗争,但看到学生被囚,二人便到里昂同吴稚晖交涉。一见面,吴稚晖便说,勤工俭学生不守纪律,没办法。还说:“勤工俭学生如果有办法,我吴某卖屁股也愿意去做。”此次协商毫无结果。

10月13日,法国当局在兵营中宣布中法两国政府已商定将勤工俭学学生全体送回。随之,警兵将104位先发队员押至里昂火车站。14日晨,火车抵达马赛,下午,学生均被押解上“宝勒加号”邮船,遣送回国,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宣告失败。(付笑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