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6城市總人口超千萬 新一線強二線加速衝刺)

截至2019年底,共有16個城市的市域總人口超過了千萬。近兩年,共有3個強省會城市先後加入到這個陣營。

人口規模是城市對外來人口吸引力的體現,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最新數據發現,截至2019年底,已經有16座城市的市域總人口超過了千萬。而就在最近兩年,有3個強省會城市先後加入這一陣營。

同時,衡量一個城市規模的大小,不能僅看其市域總人口,主城區人口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規模,更能反映一個城市集聚和輻射帶動周邊的能力。

11個頭部城市

一般而言,憑藉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和良好的就業機會,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大城市對流動人口有強大的吸引力。

大城市因此形成了盆地聚集效應,其所在的全域總人口也會比較多。

但這裏也會有一個問題,即在市管縣的體制下,市域總人口多的城市,並不一定就是大城市。比如,臨沂和南陽,雖然人口超過千萬,但卻只是三線城市。

這是因爲,在市管縣體制之下,臨沂和南陽下轄了大量的縣和縣級市,而這些縣市以農業爲主,城鎮化率較低,人口也面臨着外流。例如,臨沂除了3個市轄區外,還轄有9個縣;南陽則是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從城鎮化率也可以看出,南陽的城鎮化率爲46.23%;臨沂爲57.4%。

類似這樣的人口大市還有不少,比如,河北的保定、邯鄲,安徽阜陽,河南周口等地。

16城市總人口超千萬 新一線強二線加速衝刺

因此,衡量一個城市規模的大小,主城區人口是進一步觀察的指標。

從主城區人口規模看,北上深廣四個一線城市都超過1000萬,屬於超大城市行列;武漢、重慶、天津都超過800萬,成都超過700萬,鄭州和杭州超過了600萬,西安、哈爾濱在2017年底接近500萬,目前大概率已經超過了500萬,這8個城市處於特大城市行列;蘇州和石家莊的城區人口都超過300萬,屬於I型大城市。

相比之下,臨沂和南陽的主城區人口要少很多。比如,臨沂主城區僅有215.67萬人,南陽則只有160.4萬人。南陽等儘管市域總人口很多,但由於中心城區偏弱,產業發展不發達,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業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流向省會城市以及沿海地區,流入地級市主城區的人口並不多。

此外,衡量城市的競爭力和輻射力,也要看這個城市的經濟總量。目前,中國GDP過萬億的城市有17座,人口過千萬的城市16座。

兩個數據綜合起來看,人口過千萬且GDP過萬億的共有11個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和鄭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11個城市也正是當前我國最具競爭力的“頭部城市”。

在這個序列之外,其他5個千萬人口城市中,西安GDP已超過9000億元,今年有望向萬億GDP邁進。除此之外的幾個城市離萬億俱樂部還有一定距離。例如,臨沂和南陽,GDP總量尚不足5000億元。

3個強省會城市近兩年陸續破千萬

從千萬人口城市數量的變化看,最新入圍的是杭州。

浙江省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杭州常住人口從2018年的980.6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1036萬人,增量達55.4萬人。要知道,2018年全國人口增量第一的深圳市,人口增量只有49.83萬。2019年杭州人口增長之迅猛由此可見一斑。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統計數據發現,近五年來,杭州常住人口呈現快速增長、持續增加的態勢,增速在新一線城市中名列前茅。2015年~2019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分別飆漲了12.6萬、17萬、28萬、33.8萬、55.4萬人。

16城市總人口超千萬 新一線強二線加速衝刺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了杭州人口迅猛增長的幾個原因: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後,長三角的熱度越來越高,吸引力越來越大。

其次,杭州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底蘊也具備很強的吸引力。陳建軍說,流入杭州的人口很多是本科及以上人才。在城市生活設施上,杭州與一線城市的差距很小,無論是購物、消費、旅遊、交通出行等都十分方便,而且相比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價,杭州要低不少。

再次,與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數字、信息經濟有關,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發達,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北京、上海的中高端人才,選擇到杭州工作。

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3795億元,增長15.1%,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高於GDP增速8.3個百分點;電子商務產業增加值增長14.6%,物聯網產業增加值增長13.6%,數字內容產業增加值增長16.3%,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增加值增長15.7%。

包括杭州在內,最近兩年,共有3個強省會城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

2018年鄭州常住人口增長25.5萬人,常住人口總量突破千萬大關。這也是鄭州連續8年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5萬。

同一年,西安全市常住人口達1000.37萬人,比上年末淨增加38.7萬人。這與近年來西安大幅放鬆落戶條件吸引人才以及2017年西安代管西鹹新區都有關。

通過加快撤縣設區,甚至併入周邊地區,放開落戶、加大吸引人才力度等多種途徑,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提升自身集聚資源和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加快自身產業的升級,是不少新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衝刺的方向。

3月3日,山東省印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濟南、青島中心城區儘快放開落戶限制。

3月3日下午,溫州市委人才辦聯合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發佈《2020年溫州市首批人才住房配售公告》,首批籌集1700多套房源(其中市本級300套左右),共計約18萬平方米,將於本月15日啓動申領。去年12月,溫州發佈《溫州市人才住房租售並舉實施辦法》,其中提到“符合條件的優秀本科生買房打7折,租房3折”等優惠政策。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對第一財經分析,新一線城市爭相吸引人才,一方面是城市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向高端化發展都需要人才;另一方面,通過加快吸引人才,可以做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競爭力。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纔有未來。

因此,杭州之後,未來還將有更多新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人口突破千萬大關。比如,東莞和南京,未來的人口目標都是千萬以上。

16城市總人口超千萬 新一線強二線加速衝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