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馬曉晴)今天(11月1日)上午,使用了22年的“毛澤東號”機車展室正式在京搬遷落成,北京局集團公司豐臺機務段舉行揭幕儀式。搬遷後的“毛澤東號”機車展室落戶在位於豐臺區豐西北里75號的豐臺機務段內,市民可提前預約進行參觀。

圖爲“毛澤東號”蒸汽機車的製作人員陸永旺(左一)正在給鐵路職工介紹當時製作該機車時的過程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馬曉晴

今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豐臺機務段廣場看到,現場展示了三臺機車,一臺爲1946年10月30日投入使用的黑色“毛澤東號”蒸汽機車複製品,一臺爲1977年底投入使用的綠色“毛澤東號”內燃機車DF4-0002號原車,還有一臺爲1991年12月投入使用的綠色“毛澤東號”DF4B-1893號內燃機車。據豐臺機務段黨委副書記唐奇偉介紹,“毛澤東號”機車共包括三個時代、五次換型、六臺機車,今天現場展示的是其中三臺。此外,記者還在現場看到了一臺現役“毛澤東號”HXD3D-1893號(和諧號)電力機車,車身顏色已更改爲紅色。

隨後,記者來展室看到,新展室的建築面達積1200平方米,較原展室增加600平方米。進入序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畫的“毛主席爲‘毛澤東號’第三任司機長郭樹德在《毛澤東選集》上簽字”的一幅油畫,價值三千餘萬。

走入正廳,展示內容以時間軸爲序,分爲“奮勇支前 屢建奇功”“艱苦創業 永不停輪”“多拉快跑 安全正點”“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旗幟飄揚 永不褪色”和“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6個部分,展出實物50餘件、手稿20餘篇、照片百餘張,雕塑、沙盤、車模共計12件。

唐奇偉告訴記者,新展室無論是展陳面積、布展內容、實物史志,還是照片影像、布展手法都比老展室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和提高。如“毛澤東號”第二任司機長李永的第一次考驗手稿、“毛澤東號”的司機胡春東獲得的兩枚抗美援朝的黨章、濟南鐵路管理局贈送給“毛澤東號”的錦旗等,都是此次新增的展品。

此次“毛澤東號”機車展室搬遷落成和完善升級,旨在充分挖掘提煉“毛澤東號”精神和先進經驗,弘揚和傳承優秀歷史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職工的文化自信,勇於擔當“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更好地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據唐奇偉介紹,“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炮火紛飛的解放戰爭年代。1946年10月30日,經中共中央東北局正式批准,將哈爾濱機務段一臺經過27個晝夜搶修的ㄇㄎ(讀音:mo ke)1-304號機車命名爲“毛澤東號”;1949年3月,“毛澤東號”機車奉命隨解放大軍南下入關,落戶北京鐵路局豐臺機務段(舊址)。

72年來,“毛澤東號”跨越蒸汽、內燃、電力3個時代、經歷5次機車換型;12任司機長和179名乘務員在長期實踐中創造了“責任心+責任制+基本功=安全”的基本經驗,形成了“開領袖車,做領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塑造了“報效祖國,忠於職守,艱苦奮鬥,永當先鋒”的“毛澤東號”精神。

“毛澤東號”機車展室始建於1996年,原址位於北京市豐臺區長庚衚衕18號,20多年來,作爲“全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總公司黨員教育示範基地”,累計接待10萬餘人次參觀學習。今年,隨豐臺機務段搬遷至豐臺區豐西北里75號院內,並對外開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