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瀘州微信推送第01724期

▶您身邊的美食專家,助力瀘州品質生活

聽信民間說法,這次卻……

2018年10月25日,凌晨3:00,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城北急診科接診了一位急性魚膽中毒患者。

瀘州51歲的周女士聽信民間說法,喫魚膽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曾多次服用魚膽,這次險些丟了命!

服用“大魚膽”後,周女士上吐下瀉,腹痛劇烈,趕緊去到當地醫院,經簡單洗胃後送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就診。

據周女士說:

本以爲喫魚膽對身體好,經常把魚膽攪散喫了,以前服用的都是小魚的魚膽,量不大。

這次是

一條20多斤的白鰱魚膽

沒想到竟中了毒

據接診的城北急診科陳紅宇醫師介紹,周女士就診時情況危急,處於半虛脫狀態,化驗檢查結果提示轉氨酶高達5700+U/L,超出正常值百倍以上,初步診斷爲急性魚膽中毒,急性肝功能損傷。

值班醫護人員多學科合作、分秒必爭,立即爲周女士進行洗胃、導瀉、補液、保肝護腎,建立血液透析通路,進行血液淨化,促進毒物排泄等治療。目前周女士生命體徵平穩,但尚未脫離危險。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門診部部長兼急診科主任

林勇副教授介紹

魚膽中毒引起的症狀很重,可以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心臟的損害和神經的損害,建議市民不要進食魚膽,一旦誤食應儘早送醫救治。

魚膽有毒不能內服

「青、草、鰱、鯉」四大家魚,特別小心!

由於青魚、草魚、鰱魚及鯉魚等淡水魚膽汁含有組織胺、膽鹽及氰化物,因此具有較強的毒性,可引發腦、肝和腎臟等臟器的衰竭,甚至死亡。

魚膽雖然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等功效,但是都是要經過曬乾、研磨等特殊製作工序後外用,而且用量一般也比較少。

青魚

草魚

鰱魚

鯉魚

加熱、泡酒後,仍有毒?

魚膽中含有組織胺等有毒物質,不但不能生喫,煮熟和泡酒後最好也不要喫。魚膽內的毒素不易被熱或酒精所破壞,即使將魚膽蒸熟或用白酒將鮮魚膽沖服,仍會發生中毒。

生的魚膽汁還含有許多細菌和寄生蟲,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還有蛇膽、熊膽等,也需要經過特殊的提煉和炮製後方可入藥,且在劑量上非常講究,市民不可盲目服用,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魚膽中毒無特效解毒藥

如誤食魚膽,儘早就醫,及時徹底洗胃,進行補液、利尿、促排泄,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保護肝腎功能等治療,必要時進行人工肝、血液灌流治療。

食物中毒後如何急救?

催吐

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或大量飲用溫開水反覆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經大量溫水催吐後,嘔吐物已爲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

導瀉

喫中毒食物時間超過兩小時,但精神較好,可服用瀉藥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

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

解毒

如果是因喫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來源: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服務號

各位市民們:我市正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打造“食品藥品安全瀘州”,歡迎您的參與和監督。舉報食品藥品違法行爲請撥打“12331”,最高獎勵30萬元。

-END-

出品方丨舌尖上的瀘州

商務合作丨17726299420

法律顧問丨四川韜世律師事務所

殷律師丨17318651226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權益,請聯繫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