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发拉底

  生活终归是要面对柴米油盐的

  谈钱伤感情吗?

  不谈更伤哦!

  凡是发展长期关系的情侣最终都免不了要面对油盐酱醋和预算开支。

  到了结婚再谈钱就太迟了,因为钱远不止是一串数字和一堆物质。

  钱还是两性观和价值观,是文化习俗和成长背景,是个性习惯、人生态度。

  钱远非钱那么简单。

  谈钱分两种:一种是金钱观,另一种是财务状况与消费理财。

  第一种钱不用谈——它在两人相处的最初阶段便能体现出来。要是不合,没有回旋的余地。

  第二种要谈,因为它可以长期被掩藏被虚饰,不合的话还有磨合的空间。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不用谈的钱 谈到感情,人们常会提起两性观,却忽略了金钱观。

  虽然“钱”一字有点俗,但它却是两性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与两性观一样,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某男先后和两名女子恋爱。

  A女子在约会时总喜欢让他等上一会儿,晚上有加班了要让他来接,出门吃饭购物必定是他买单,每次他送她礼物或带她出去玩总能让她很开心。

  B女子正相反,她约会很少迟到, 从未提出过让他接送,出门吃饭喜欢AA,看上的东西全自己买,他送她礼物她必要回送,甚至还会花钱请他出去玩。 这两名女子的家境和收入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别,差别在于她们的观念。

  A女子认为男人为女人花钱天经地义,而且体现了他对她的尊重和体贴。

  如果一个男人不愿意在女朋友身上花钱,那说明他对她不够认真,这样的男人还是不要交往了。

  B女子则不认为有男人为女人花钱的道理,女性出于自我尊重应该花自己的钱而非男友的钱,如果男朋友非要在她身上花钱反倒是看低她,不平等对待她了。 这里且不去议论两种观念孰是孰非,重要的是恋爱中的男女观念必须一致,否则这段感情是走不下去的。

  好在金钱观不仅体现在怎么花钱上,也体现在如何对待伴侣上。

  所以根本不用谈钱,你就能从对方的行为中看出ta的金钱观,从此看出ta的两性观和价值观,并判断你们是否适合。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约会让你等、下班让你接的姑娘在金钱上很独立,你也不可能指望一个出门就AA的女孩在生活上依赖你。

  反过来亦如此:一个对你宠爱呵护、慷慨解囊的男士不会对你要坚持AA感到愉快。

  而一个给你较大空间,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男人也一定受不了你的小鸟依人。

  要谈的钱 金钱观的冲突高发于跨国情侣间。

  上面的例子虽然极端,却代表了东方和西方在两性问题上的普遍观念。

  同种文化背景下的情侣在观念上的冲突会小些,但是在钱上面遇到的问题并不会因此减少,这时就需要谈了。 恋爱初期,大部分的人会对钱格外大方。

  在激情的驱使下,两个人都迫切地想要和对方在一起共度浪漫时光,于是金钱便不足以成为障碍了。

  这时一个人的行为或许会和ta的财务状况、消费习惯出现偏差,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个偏差,并向对方说明真实的自己,日子久了问题自然会萌生。 首先是财务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收入多少、有没有债务、信用卡是否透支,却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财务状况跟自己想象的不符(尤其当对方有债务时),你会感到惊讶,甚至受到打击。

  钱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信任感:你会觉得再也不能信任ta了。

  因为ta毕竟对你隐瞒或谎报了这么大的事。要是你们这时已结婚,债务是双方的,这就更麻烦了。

  所以一旦恋爱上了正轨,还是要尽快让财务透明,避免日后的隐患。 接下来是理财问题。

  恋爱虽美好,但是婚后很多小夫妻因为工资怎么用,谁来管钱、要不要向亲戚朋友借钱等现实问题而发生争执,最终导致分手。

  两口之家也需要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为了避免日后各执己见,建议在婚前就协商好几点:

  一、工资怎么用

  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集体账户用作家庭开销,同时两人也应该保留各自的私人账户作为个人开销。

  这里最重要的是谈清楚,双方各自往家庭账户里放多少钱(或工资比例的多少),个人账户里又能保留多少。

  谈妥之后就不要过问彼此的个人账户了,而专注于耕耘共同的那部分。 二、谁来管理家庭账户

  这里建议夫妻双方一个负责财务,另一个负责风险;对数字较敏感、较仔细的那个人当财务主管,另外一个人当风险主管。

  两人商量好,多少算大钱,多少算小钱。

  财务主管可以自由支配小钱,然而遇到大钱(无论是消费、投资、贷款还是筹借)则必须征求风险主管的同意。

  如果风险主管不同意,则不能进行。

  这样做不仅能降低家庭的财务风险、防止争吵,还有助于建立夫妻之间的心理平衡,对维持长期关系有良性作用。

  与理财紧密相关的是消费问题。

  前面讲的是大钱,这里讲的是小钱。

  小钱虽小,但是积少成多,因小钱而导致分手也是很常见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方随心所欲,另一方未雨绸缪。 比如财务主管在另一半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东买西,结果等需要用大钱了,家庭账户上却没剩下多少钱。

  或者风险主管总是提出家里需要这个那个,财务主管说ta浪费,ta却说财务主管小气。

  可以想象,这样的小家庭经常会为钱的问题争论不休。 消费习惯与早年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不容易改变。

  在一个对钱比较随便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成人后通常会觉得钱总会来的,当前消费最重要,等到攒足钱了再消费,享受的时机也就错过了。

  而在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则会认为,消费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积蓄的前提下,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消费习惯虽然难以改变,但是习惯的差异并非没有解决方法,最易行的便是折中妥协:

  挥霍的一方控制好自己,缩减一半开支;节约的一方放开一点,扩大一半预算。

  取中间路线,双方都没得抱怨,时间长了,两人的习惯便会越来越靠近。 尽管谈钱伤感情,但是这个钱还是要谈的,且一定要放在婚前谈。

  在金钱观一致的前提下,情侣必须正视双方的财务状况、理财概念和消费习惯。

  赚多少、存多少、欠多少、花多少、怎么花都要放到桌面上来谈,只有双方都舒服了,才能将关系迈进一步。 祝大家谈钱成功,感情美满!

  本文来自谈性说爱中文网谢绝未授权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查阅

  Ta们竟然允许孩子在家爱爱!|各国性教育盘点 这样做,追到心怡女孩的概率更高哦 潘绥铭: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爸爸妈妈,我想和你们聊聊我的性经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