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K12個性化在線閱讀平臺少年頭條宣佈,已於去年年底獲得聯想之星的400萬元天使輪投資,資金主要用於技術升級、內容擴展和團隊拓展等方面。

當下,隨着高考政策的不斷改革,英語變成“一年兩考”、選考科目改爲“6選3”,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些科目在考試中的重要性。在其影響之下,語文變得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資本的投資動態也驗證了這一點,學而思、新東方等巨頭一改對奧數、英語的熱衷,紛紛下巨資佈局“大語文”賽道,一夜之間“大語文”成爲教育領域新的風口。

看準了這點,少年頭條以K12個性化在線閱讀爲切入口,欲打造適合小學生的閱讀平臺,通過智能伴讀幫助他們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

智能伴讀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少年頭條成立於2017年12月,經過5個多月的市場調研,團隊決定以閱讀興趣爲切口,提供高質量PGC內容吸引小學生每天閱讀。採用在線智能伴讀模式幫用戶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目前項目已在小範圍付費驗證成功,完課率達20%,完課用戶復購率41%。

所謂在線智能伴讀,即以虛擬人物、情景帶入等形式輔以文字、語音、視頻等內容幫助孩子從繪本閱讀向長文閱讀過渡。少年頭條創始人劉楊表示:“在市場上,閱讀教育呈現了兩個極端。在早教階段90%的孩子十分喜歡閱讀,但到了中學階段大部分孩子就不愛閱讀了。造成這個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沒有被延續,孩子無法自己完成從繪本到長文本的過渡,大部分孩子在這個時候遇到挫折、喪失了興趣。”

少年頭條要做的就是通過在線智能伴讀構建起由親子閱讀到獨立閱讀的橋樑,讓小學生們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上閱讀。

以興趣爲導向,訂製個性化閱讀路徑

創建少年頭條的另一個原因是,劉楊發現孩子們接觸到的書籍同質化十分嚴重,常見書單僅在200本左右。他認爲目前孩子們的閱讀大多以“填鴨式”爲主,老師推薦什麼,家長就要求孩子讀什麼,毫無興趣可言。

而少年頭條則主打興趣導向,幫助孩子根據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從而達到千人千面的閱讀選擇。

少年頭條建立了基於閱讀興趣的AI自適應學習系統和後臺數據庫,根據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測評,爲孩子訂製每天的閱讀內容。包括孩子喜好的內容、彌補缺陷的內容、推薦書及進階課等。

爲了讓孩子對閱讀更感興趣,少年頭條在閱讀素材中加入情景帶入、虛擬人物伴讀等孩子感興趣的形式。以孩子熟知的內容爲切入口,從孩子的視角和維度對素材進行展開,令孩子對其感興趣。後臺根據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完成情況判斷孩子的興趣,進而不斷推薦孩子感興趣的素材。除此之外,推薦內容還包括一些與綜合素質相關的素材和輕課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滿足了閱讀興趣,也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

少年頭條:閱讀是全學科的入門和基礎

作爲家長,劉楊的孩子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劉楊發現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培訓班和興趣班多以販賣焦慮爲主。很多家長爲孩子報培訓班或者線上課程不是因爲真的有需求,而是抱着“不願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完成任務”。

劉楊認爲,孩子其實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興趣在哪些方面,往往需要大人幫他們尋找。“我自己的小孩開始因爲興趣報了跆拳道培訓班,但是沒到三天就放棄了,他體驗到挫折和困難才發現自己沒興趣。”正因爲有這段經歷,劉楊更加確定了親子閱讀和獨立閱讀之間需要一道興趣的橋樑。

少年頭條就是希望通過閱讀引發孩子的興趣,通過數據庫和標籤化,讓後臺瞭解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再嵌入全學科知識鏈接,根據孩子的興趣不斷推薦相關內容。孩子不自覺間就會養成閱讀習慣,還能學到不少知識點。

“閱讀是全學科的入門和基礎,在閱讀中孩子可以發現全新的世界,也能找到最喜歡的事物。另一方面優秀的閱讀能力也能讓孩子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事半功倍。”劉楊認定,在未來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會越來越重要,這也是他選擇這一賽道的重要原因。

在創立少年頭條之前,劉楊是馬蜂窩創始團隊中唯一的產品總監,曾從0到1架構了整個馬蜂窩社區,主導並見證了用戶從2000增長到1.2億。此外,少年頭條團隊還創建了帥吧等項目。劉楊坦言,作爲互聯網從業者,創業的想法一直在腦海中徘徊。之所以選擇教育行業是因爲作爲一個孩子的父親,對於目前市面上的閱讀途徑和同質化的書單不滿意。經過5個月的調研,他們認爲,以興趣爲主導的定製化閱讀平臺大有可爲,於是少年頭條應運而生。

少年頭條的盈利模式以向C端收費爲主,平均每天花費5元錢即可閱讀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聯想之星投資經理傅玉表示:“閱讀作爲全學科的底層基礎,在新高改背景下成爲熱門賽道,我們延續AI教育領域的佈局思路,看好少年頭條團隊的內容和產品能力,通過興趣吸引孩子持續閱讀沉澱行爲數據,實現真正的個性化閱讀、促進全科學習。”

@今日話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