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在廣東視察時,習總書記也對企業提出了期待:要有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

網絡安全是網絡強國必不可少的部分,評價一個國家的網絡安全是不是強,關鍵要看自己有多少核心技術。和網絡強國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差距,網絡安全行業應當奮發自強,抓住新技術革命給全球格局發展變化帶來的機遇,樹立搶佔全球網絡安全技術高地的志氣和決心,構建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基石,推動中國由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

美國、以色列等網絡強國的經驗表明,產業興網絡安全方能強。近年來,在國家的重視與支持下,我國網絡安全產業也取得長足發展。但距離建成網絡強國尚有較大差距。2017年,我國從事網絡安全的企業2600家,但同期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僅439億人民幣。

營收、利潤的限制導致網絡安全企業創新投入不足,產品創新不夠,也難以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和充沛的資本。要打破這一僵局,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長期規劃。爲此建議:

大力支持“殺手鐧”技術發展。當前,在我國基礎軟硬件核心技術短期難以趕超的情況下,必須抓住時機發展漏洞挖掘技術、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殺手鐧”技術,推動技術融合,打造國之重器。在這一過程中,需用好“看得見的手”,抓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機遇,在人工智能和網絡安全深度融合方面,出臺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設立網絡安全投入最低標準。我國網絡安全投入少,產業規模小,創新力不強。據統計,我國政府單位的網絡安全投入僅爲美國的1/10,企業的網絡安全投入僅爲美國的1/20。美國的高投入背後是強力政策在發揮作用,其對於企業也有嚴格的監管措施。建議國家設立網絡安全投入最低標準,從嚴要求;推出上市企業網絡安全審計和安全事件披露制度。

完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振興網絡安全產業,核心是人才,而我國卻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有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達70萬,到2020年將急劇增加到140萬。建議政府大力支持網絡安全企業設立相關教育培訓機構,放寬辦學准入條件和資質審批要求;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網絡安全學院,開辦網絡安全專業學科;建議制定網絡安全職業技能標準,把網絡安全教育納入職業技能鑑定體系。

當今世界,萬物互聯進程越來越快,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網絡安全強國戰略不僅是我國維護自身網絡安全的需要,也是我們積極參與構建全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需要。身處“大安全”時代,每個安全從業者都應當時刻謹記使命:只有匯聚每個人、每個企業在網絡安全技術上的點滴創新努力,才能形成國家網絡安全的創新洪流。(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