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这一列强被清朝看不起,与非洲国家战斗屡屡吃瘪

说起晚清来那就是说也说不完的屈辱史啊,在慈禧太后掌控朝堂长达半个世纪的事件中,诺达的清朝被西方各国羞辱了一个遍。被分裂出去了不少的土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输个了西方列强还有接口搪塞过去,可是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海战中,算是把清朝最后一块遮羞布拿下去了。一贯在东亚地区是大哥的清朝,被自己看不起的东洋小国击败,让国内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正是晚清这一系列的遭遇,让世界各国看清了他虚弱的本质,基本上只要是个国家就能过来捡个便宜。在欧洲就有这样的一个国家,认为清朝如此好欺负,就远渡重洋过来,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

这个国家是欧洲的一个老牌列强了,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这个国家就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列强之一意大利。那么问题来了,在历史上著名的大航海时期,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这些老牌帝国都拥有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意大利的殖民地却少有的听到呢?非常尴尬的是,因为历史原因1861年意大利王国才宣布建立,1870年才经过几次和法、奥两国的战争统一全境。所以说意大利的海外殖民梦想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其他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大片的殖民地了。

意大利作为欧洲的中心,国力虽然比不上英国法国,但是还是有一定本钱的,国家拥有着一支实力不俗的海军,在统一后走向海外扩张的道路,更是对这支海军加大了投入。这支海军在亚洲非洲还是没有人拦得住的。因为临海交通方便的殖民地都已经被瓜分了,所以意大利在地图上找了半天,就把目光瞄准了非洲穷国埃塞俄比亚尝试一下。

埃塞俄比亚

就是这场在历史上应该平平无奇的一场战争,却成为了意大利军队的噩梦和笑料的开始。在开始埃塞俄比亚面对意大利也是非常紧张,初期意大利用一点点金钱的代价交换土地,后来愈发狂妄,直接撕破脸皮单方面宣布地盘归属,遭到了埃塞俄比亚政府的拒绝,双方因此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自那以后意大利就积极的准备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期间爆发过多次小规模的战争,1896年派出1.7万军队被人打的损失了1.1万人被俘虏了4000人左右,埃塞俄比亚损失大概在4000—5000人左右受伤6000—10000人,至此意大利被打的只能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并且还赔偿了1000万里拉。

在非洲打了这么大的一场败仗,成为了各国之间的笑料。意大利也急于证明自己,就把目光放在了刚刚经历了甲午海战战败的清朝,希望用敲竹杠的方式弥补自己的损失。随即派人到清朝,要求清政府租赁三门湾及其附近岛屿作为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因为意大利轻工业发展的比较好,因此控制了中国蚕丝的产地对他来说有着巨大的利润和好处。

意大利本来以为用欧洲列强之一的口吻威胁清朝,结果确实清朝并没有答应意大利的无礼请求。本来觉得顺理成章的事情竟然没有成功,意大利人当即下达了最后通牒并且调遣了四艘巡洋舰给清政府施加压力。因为甲午海战清政府的海军损失殆尽,尽管开始了重建水军却也没多少家底。相比于意大利军舰清朝时落于下风的,但是意大利海军到达了中国看到清朝有几艘海军驻防,也不敢贸然进贡。

看到清政府如此强硬的态度,意大利也开始放低了身段和要求,说自己无意夺取三门湾只需要一个加煤站,这只是一个商业的推广政策。一向软弱的清政府给他的回应却是,江苏、浙江沿海清军开始集结,军队加紧操练积极备战。面对如此强硬的清政府意大利退缩了,最后只能召回军舰,这场风风火火的索租三门湾事件就此结束,是晚清时难得的一场外交胜利,让很多二列效果在中国敲竹杆的想法破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