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天文学社

河北分社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一江水 侃侃 - 时光倒流

暗香盈润洋河岸

——为宣化区异地扶贫搬迁而作

作者:傅北生

昨夜,一片新绿

随大雁排成人字型列阵

书写纯正的楷书

春风越过冬的帷幕延伸到三月

宣化人从不寂寞

崭新晶莹出意向

故事随时可以从空气中溢出

历史就在现在执象牙板清唱

清澈的小院

树的阴凉离梦想最近

空气很新聚拢一切家常

笑声在黎明时飘向肥沃的原野

暗香盈润,凌寒绽放

村口定格画面,告诉来人

作者简介

傅北生,笔名傅北声,1985年从事文学创作,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家协会会员,宣化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华语精品文学作家协会.中国云天文学社签约作家.签约诗人、中国云天文学社河北分社社长、总编辑,《长城文艺》签约作家,电视专题片策划及撰稿人,大型文艺汇演策划及撰稿人,曾在《当代作家》、《中国诗》、《齐鲁文学》、《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旅行文学》、中国作家在线、中国诗歌网、中国网络诗歌等100余家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800余篇首,作品入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2018》、《中国当代真情诗典》、北京铁路分局文学系列丛书等多种文集,多次获全国、省市征文等多种大奖,作品《输和赢都很精彩》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39播音室播出。

《宣化葡萄香天下》和《宣化文艺名家风采》两书的编委会成员、编辑。

春 风 吹 进 辛 家 庄

记河北师大驻辛家庄村扶贫工作组

作者:白宝

二月的塞外,春寒料峭,寒气袭人。 2016年的元宵节刚过,由河北师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平任组长,李保革、张玉杰为组员的“扶贫工作组”, 一行三人带着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精准脱贫任务,肩负着派出单位的嘱托和全体村民的期盼,来到了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辛家庄村。工作组的到来仿佛是吹来的一股春风,使得这个偏僻落后的村庄温暖了许多……

辛家庄,坐落在号称“京西第一府”宣化古城西南方约30里处的娘娘山脚下,全村共285户人家,768人。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流动潮”的冲击,如今在本村居住剩了180户,常住人口仅为429人。村民大多以种植为主,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地,使得产量不高,人均收入也很低。

当工作组进村后,展现在眼前的村容村貌,用“脏乱差”这三个字来形容不为过分。尤其是听了村书记刘政权、主任梁知播对“村情”的介绍后,工作组更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然而第一个问题却是:工作组成员们的“食宿”。他们三人住宿被安排在村委会的一间平房内,虽然春节已过,但这里并没有半点春天的迹象。屋子里生着一个取暖的铁炉子,生炉子对于省城来的“老师们”,是生活上的一个考验。既怕半夜火灭,又怕队员中煤气。组长王新平想了个办法:“上闹钟”,半夜两点响一次,凌晨五点响一次。这样就能按时起来“查看炉子”的情况了。经过半个多月的摸索,组员们终于掌握了使用火炉的技巧。至于做饭,几乎没碰过锅灶的三个“大老爷们”,轮流下厨,各显神通。不论做什么饭,最低标准是:熟了就行。

面对一个陌生的村子,扶贫工作从哪儿入手,如何才能做到扶贫的“精准”。有着多年党委工作经验的王新平书记,决定从“摸村情”开始入手,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确定了第一项工作,组员们马上开始行动……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类别的“走访调查方案”和详细科学的《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表涉及有可能出现的60余项调查内容,绘制了村民住户分布图,挂图作战,分类调查,最终实现常住人口的全覆盖走访。他们通过“入户走访”、“ 个别座谈”、“组织会议”等方式了解了辛家庄的基本“村情”。村情一:干部闹矛盾,群众吃苦果;村情二:饮水不便、怨声载道;村情三:浇地困难,集体资产流失;村情四:子女受教育情况堪忧;村情五:种植单一、养殖量小;村情六:村容破旧、道路难行;村情七:集体收入无,为民做事难。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不团结,怎能带好头。工作组不遮不掩,不庇不护,直面“两委”干部之间的矛盾,找根源,想办法,用“掏心窝子”的话,耐心细致地做好“调解”工作,边工作边协调。借助庆“三八”之机,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与“两委”干部会议。会上着重强调了干部团结的“四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之后,定期召开工作组与“两委”干部会议。会议总结工作成绩和不足,有问题放在“桌面”上认真讨论,避免相互猜疑,减少矛盾。驻村一年来,工作组成员与村“两委”干部个别谈话多达100余人次,深入开展沟通交流、批评引导等思想工作。干部们的工作作风大有改观,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一个团结向上的“战斗堡垒”正在形成。

工作组进村第一天,正遇到因自来水管道破裂,造成了吃水难,引起了村民不满,致使部分村民到镇政府去上访。刚进村的工作组便主动接管了这件“麻烦”事,一边安抚上访群众,一边寻找解决方案。为此,专门召开了“两委”会议,研究如何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当场决定:首先克服一切困难将一里地之外的“取水点”改建在村口,方便村民取水。改建“取水点”,必须挖沟修管,天寒地冻,环境恶劣,坚硬的地面,一镐下去,仅是一个小小的白点。出生在冀中平原农村的王新平书记,受到在农村老家寒冬腊月打坟墓的启发:“火烤冻土”。工作组和村干部带领几位村民用火烤地,攻坚克难,最终在“两委”会后的第5天,修好了送水管道,完成了“取水点”的改造任务。完成“取水点”的改造,仅仅是个临时工程,自来水进家入户,才是最终目的。工作组精心设计规划《辛家庄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项目并及时上报省水利厅。经过省水利厅、区水务局、镇政府多方跑办,2016年9月21日辛家庄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终于开工,工作组通过关系调用挖掘机破除了陈旧破损的水泥路面(破损路面已列为2017年新建道路工程),接着,水务局工程队进驻辛家庄施工,工作组的三位同志放弃了“国庆节”休假,亲临一线指挥,经过日夜奋战,该工程于10月18日完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机井和新蓄水池也同时启用。这次终于让全村老百姓饮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村民们个个竖起了大拇指说:要是你们工作组不来,我们能喝上如此干净方便的自来水,还不知猴年马月呢!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生活是由“事儿”组成的。其实工作也是由“事儿”组成的。解决了一件事,另一件事就来了。

经过走访调研,村民普遍反映“浇地难”。明渠浇灌,既浪费水又花钱多,水量少难以大面积浇灌,每年总有地方浇不上水。扶贫队员在田间地头与村民聊天时得知:辛家庄现有一千多亩耕地,在东西两侧各有一道地下输水管道,但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因单井水量变小没有用过了,只好采取费水费工费钱的明渠浇灌。工作组经多方了解、研判,最后决定重新启用地下输水管道浇地。有了方案,立即行动,工作组主动从宣化城里买来除锈剂,逐个清除了管道锈迹、修缮了水管阀门;三眼机井合拢后,把水一起送入地下输水管道。同时,工作组又垫资5000元购买了800多米8寸输水软管,确保浇地全覆盖。通过启用地下输水管道和地上软管输水相结合,彻底结束了往年明渠浇灌的历史并且实现浇灌全覆盖。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村群众水浇地支出费用比往年平均降低了35%左右。真正实现了通过省水省电增收的目的。这样的扶贫才不愧对“精准”二字呢。

引导建立村“蔬菜种植合作社”是工作组帮助村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项目。加强政策宣传,讲解致富案例,调动起群众创业的积极性。经过努力,精心筹划,首先由村主任梁知播、村民王进军等五户村民创建了“蔬菜种植合作社”,通过租用25户群众土地共种植110亩蔬菜,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并从中受益,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西红柿一度出现滞销的情况下,工作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微信平台”积极联系派出单位河北师大教职工500多人,为菜农排忧解难,尽管此时学校已经放了暑假,还是帮助销售了4万多斤西红柿。大大地减少了菜农们的经济损失。

危房改造也是值得可书的一笔。工作组入村后第一眼就发现,村委会房屋破旧不堪,满院垃圾,杂草丛生,尤其是门窗几乎不能遮风挡雨,有损“两委”形象。他们引用2万多元社会资金,改装了村委会的办公用房,更换20多年前的破旧木门窗,代之以崭新塑钢门窗。工作组还租用了铲土机,修整村委会的大院,清除了村内多年的垃圾。为了加快推进辛家庄村危房改造,工作组积极宣传有关扶贫政策,争取资金,摸排危房。上半年,对12户进行了危房重建,共计新房 24间,共得补贴20.4万元;下半年,又对43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应得补贴25.8万元。另外,工作组经过跑办,在村子里主要街道安装了26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多万元的辛家庄文化广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出入辛家庄的路有两条,一条在村北,一条在村西。村西的那条路距112国道不足700米,是辛家庄与外界沟通最近的一条路。然而这条土路,基本上不能行车,就是人走也困难,原因是两头坡度都在水平40度角以上,而且横跨两道近10米的深沟,路宽仅有3米,两沟之间还要绕行一个停用了4年多的养鸡房,据村民讲此路已有26年的历史了。2016年8月份,112国道开始拓宽改造,于是工作组精心谋划,决定采取“借力扶贫,助力惠民”的办法,借机加宽垫高这条道路。他们积极与镇政府和施工方联系“借土垫路”, “借土垫路”的方案很快得以落实,该工程历时两个半月,工作组每天至少一人现场指挥。目前,两道深沟处已加宽至9米,增高近6米,填土量超过2500方,节省资金20多万元;同时,工作组出面协调养鸡房户主,主动拆除房子,取直了道路。如今道路加宽垫高工程已完成,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乡镇政府干部说:“只要心系群众,没钱也能办大事,办好事”。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村民们更是对工作组赞不绝口。

教育扶贫是工作组的又一亮点。他们积极宣传国家和河北省的教育扶贫政策,特别是2016年河北省出台的在读大、中、小学贫困生奖助政策,以及建档立卡贫困生的“三免”政策,积极帮助贫困户子女享受党的扶贫政策,按正常途径获得政府相关资助。

为了加大对宣化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工作组充分利用河北师范大学的教学优势,进行“牵线搭桥”,在宣化区建立了河北师大顶岗实习基地,同时开展宣化区的教师置换培训工作。开展专业教师“送培”下乡活动,提高宣化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做好教育脱贫。

积极对接辛家庄村学生的基础教育。启动村图书阅览室重建工作。师大师生“一帮一”贫困学生。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帮扶活动。通过工作组的“搭桥牵线”,河北师大32名大学生进村开展义务支教、家电维修、村庄美化等帮扶活动;67名小学和初中生参与了支教项目。河北师大“民革”党支部向辛家庄村5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捐赠了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向村图书室捐赠2万元的新书。河北师大毕业生澳籍华人赵孟杰先生个人资助贫困学生1名,一次性资助了3600元。河北师大宣传部组织了“教授筑梦”团送教活动,师大9个学科的专家教授来到宣化一中,分学科共计为全区500多名中学教师进行义务培训指导。

工作组卓有成效的业绩,是和派出单位坚强的“后盾”分不开的。驻村干部进村后,派出单位河北师大党委书记赵月霞和其他八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到村检查、慰问和指导工作。截止目前,校级领导已有13人次进村指导,学校还有23个处室和院系共计120多人次到扶贫村看望工作组和慰问贫困户参与扶贫工作。另外,按照河北省有关“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学校还安排了13个处室的近百名党员干部对师大三个扶贫村(另外两个一个是黄家梁村,一个是水泉村)的贫困户开展“结对连亲”帮扶活动。学校拨付10万元资金、10台电脑、一辆工作用车等多项工作和生活物品,助力脱贫工作。2017年春节前夕,河北师大印制350套1050副春联发放给村民,500个作业本发给本村学生。

2016年,工作组为村民所做的大事小情和专项扶贫工程共计23(件)项,投入资金132万元。2017年,村内两条主干道的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和戏台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文化书屋、文化长廊等都已审批立项,有的正在建设中,预计投入资金170万元。

一年多来,驻村工作组经过艰辛、耐心的努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众多惠民的大事小情使得驻村干部得到村民拥护,彻底改变了进村之初村民冷眼观望的现象。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驻村工作组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乡们把他们亲切称为省城来的“贴心人”。2016年9月份《燕赵都市报》、《河北工人日报》、《河北经济日报》对工作队为辛家庄村民卖西红柿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张家口电视台的《口里口外》和《记事》节目对辛家庄驻村工作组的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10月份宣化区电视台的《聚力扶贫》节目对驻村工作组的扶贫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第二季度驻村第一书记王新平被评为省级优秀驻村干部,第三季度驻村工作组被评为省级优秀工作组。第四季度驻村扶贫队员李保革、张玉杰被评为省级优秀。年终,第一书记王新平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精准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目前,河北省贫困户、贫困村退出工作正在审批和验收中。按照区、镇政府2017年脱贫退出任务计划,辛家庄村25个户71人脱贫退出16户34人。

(2017年夏于古城宣化)

作者简介

白宝,男,六十年代生人。籍贯河北尚义,现居宣化古城。擅交文朋艺友,喜好舞文弄墨。从初次练笔至今,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约数十万字。作品分别选编在《中华诗词集》《中国采风集》《张家口散文集》《张家口文化》等。曾荣获世纪大采风银奖、中华诗词三等奖、河北省创作优秀奖等。执行主编了《宣化葡萄香天下》《宣化文艺名家风采》《宣化文化人》《宣化历代诗词选》(待出)等专集;出版了个人诗集《塞上吟》,参与了《张家口民进50年》《京西第一府.宣化》《宣化区教育志》的编撰工作。创办了宣化区作协会刊《清远风》文学报。《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如何调整考试心态》《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等教育讲座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为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家口作家协会理事、宣化区文联副主席。民进张家口市宣化区副主委。张家口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宣化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耿扶贫(小说)

作者:武世平

耿扶贫,本名叫耿直。就因为他被单位派往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去了。于是,就又添了这个外号——耿扶贫。

耿扶贫被派的帮扶村,是全省燕山至太行山的扶贫攻坚重点村。全村97户295人,现有党员20人,其中,女党员2人,44岁以下党员1人。该村党支部是因为基础建设不健全导致的后进支部。

耿扶贫和两位小伙伴被派来后,他们便一头扎进深山沟,融入到村民中,走农户访民情、修道路安路灯、引项目助脱贫,愣是让一个边远贫困小山村迈向生态文明村,成为当地乡政府上报的优秀驻村工作组。

群众常说这样一句话“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耿扶贫驻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后进支部的转化。工作组把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两委”班子建设,当做后进支部转化工作的切入点,走近党员,入户调研,专题座谈。工作组首先重点对全村党员的家庭收入情况、个人劳务情况、思想动态等做了详细了解,为村里的困难户“建档立卡”。同时,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在全乡第一个健全悬挂驻村标识和驻村规章制度,并成为全乡推广的模板;认真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议政、党务村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增强了行政透明度,达到了“有章理事”要求,从而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在此基础上,耿扶贫工作组对村两委工作进行了规范,建立了定期走访制度,积极推进“结对联亲”工程,通过讲党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过几个月的规范、完善、宣传、教育,使该村的后进支部得到有效转化。当年8月份,耿扶贫参加了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并作了典型发言。9月份,区委组织部部长等来村看望慰问时,对工作组在后进支部的转化工作给予肯定。不到半年时间,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这个村成为全乡第一个成功进行后进支部转化的乡村。

耿扶贫介绍,“为彻底改变这个边远贫困的小山村,我们将建设美丽乡村与精准脱贫对接融合,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环境、产业、素质、管理方面的提升,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贫困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改善精神风貌,走上致富之路。”

他们跑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为村里新打机井2眼,新铺道路1000余米、入户道路300余米,新安装路灯20盏,帮助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住房15间,还对部分民居和村医务室进行了改造翻修。还充分利用该村附近的山地,帮助村民搞好经济林杏扁新品种的种植,引进实施了乡村游观光采摘大棚项目,以此来增加村民和壮大村集体收入,让村民的钱袋鼓起来,使一个边远的贫困小山村,正在向着生态文明村蝶变。

此外,77岁的村民刘有已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妻子也因腰腿疼不能劳作,耿扶贫和队员了解情况后及时为他们夫妇申请了低保救助。74岁的五保户韩义民下肢瘫痪行动不便,耿扶贫他们给他送去了换洗的衣物、被褥、食品和水果,除了在生活与经济上帮助外,夏天帮着除草、打扫庭院、修水管、更换水龙头,冬天准备火炉和煤。韩义民常和人说,“今年,我可算享了一回有儿子的福喽!孩子们还给我申请了轮椅,方便多了。”

“真正把身子沉下去,做到知民情、暖民心、解民忧,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事情带头干,帮助不添乱,想方设法解决农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是耿扶贫向区委组织部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他和两位伙伴驻村以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央扶贫政策的正确目标。

如今,走进耿扶贫帮扶的小山村,一进村口,古雅大方的门楼在白底灰边文化墙的掩映下格外醒目,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内,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齐整有序的民居、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这一切都烙上了美丽乡村的印记,村民们感到幸福,耿扶贫也感到快乐。

作者简介

武世平,笔名  士品。河北省作协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影视家协会会员,《长城文艺》签约作家,原宣化县作协副主席。八十年代参加鲁迅文学院函授学习以来,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国人事报》《中国气象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水利报》《中国交通报》《河北日报》《天津日报》《作家与读者》《五月风》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多万字,有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精短文学作品选萃》、《当代短篇文学精品集》和被《报刊文摘》、《黄河、黄土、黄种人》等转载,并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出版散文集《岁月有情》1部、小说集《爱向何方》1部。

一泓碧绿润古城

作者:宋春华

在我的印象中,宣化一直是苦寒之地,一年四季,景色、气候宜人的时候不多,春来风大飞沙,冬天滴水成冰,即使夏秋两季也多是

气候干燥,难以有入眼的佳处。

就如此浑浑噩噩、温温吞吞生活了这样多年,那一日,当我同朋友们一起坐在了那片葳蕤的葡萄藤下,我或许改变了很多固执的想法。

不错,这一园的葡萄正是最美丽的时候,无论是她的藤蔓还是她晶莹的果实,我从喧嚣的尘世中赶来,步履中夹带着红尘的疲惫和繁琐,耳边尚响着古城晨钟暮鼓余音悠悠,我从铺满光滑地板砖的南大街一步步行来,穿过车水马龙,穿过摊贬走卒,宣化秋天里高悬的太阳照映下的一切黑白突出,清晰熟恁。天空中一丝云也没有,宣化北城的上空有浓郁的香味,我鼻翼翕张的有些不安分,那是葡萄的香味。

同朋友们一起坐在了葡萄架下,这古老的葡萄树,这古老的园子,有小椅子,可以坐于上安静地看,有鸟鸣啾啾,可以安然地听,有杂花零星散在四周,有丰满的窝瓜憨憨地卧在草丛里,也有蟋蟀,也有蝴蝶,都是自然界里最平凡的物景。秋天的叶子已见枯黄,提醒着人们年华的易逝或者是世事的沧桑,我们就坐在这沧桑的葡萄架下,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仿佛,原本早就来过,原本就是从里走出去的一样,安然的,是心境,还是心外境?葡萄有的碧绿,那是未完全成熟,有的莹黄,那样的糖分一定最多,园子的主人早已挑选最好的几串,沉甸甸地提在手里,冲洗得干净,以一方细腻的白瓷大盘盛了,放在一张原木小桌子上,那些葡萄端正可爱,滴滴水珠还在上边微微颤动,食指、中指禁不住蠢蠢欲动,轻轻地拈起一颗,放入口中。

宣化葡萄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引来的品种,经过当地果农世代精心栽种,繁衍至今。也有史料说是元朝的元太宗“令于西京宣德(即宣化)栽种”,并花费金银万两雇人培育。史料纷繁,时间如海,我的食指、中指捏得住葡萄却探不到历史的尽头,我无法去怀想那第一位在宣化种植葡萄的人。但无论如何,那第一位种葡萄者,他及他手里的几粒葡萄种子改变了一个古城的历史。

宣化建城年代有两种说法,有的说是汉代建城,有的说是唐代建城。若按宣化鼓楼上的《宣郡修城碑记》中“唐立文德县有城”一说,宣化建城迄今为止已有1260年。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的建城,元朝的葡萄,历史一路扑朔而来,若塞外风雨逶迤,宣化的清远楼、拱极楼、镇朔楼一字排开,气度庄严,默默不语,任他俯视下的红尘众人妄自猜测去吧。

我坐在宣化城北的葡萄架下胡思乱想,宣化的过往如风云流动,我头顶的葡萄架圆圆若一苍穹,我们一伙朋友品味着这晶莹剔透若温润的玉一样的果实。这葡萄架十分独特,据说是宣化独有。中间为树的主干,其余枝干呈圆形伸展开来,坐在下边,若头顶有绿色的篷帐。据说这种树架通风好,能够让葡萄果实充分享受日光,这也是宣化人聪明的发明。通风好,阳光好,果实的糖分自然就好。我们手中执的是所谓的牛奶葡萄,正是宣化葡萄中的 “状元”。粒大,椭圆,皮薄肉厚,味甘醇美。执一枚入口,口齿生香,余味不绝。

生在宣化,平时也是吃葡萄的。但是像如此这般坐在葡萄架下品尝刚刚离了枝头的葡萄还是首次。清风徐来,果香袅袅,欢歌笑语,我们纵情享受着这田园之乐。我不由得内心感激这天造地设的尤物来,这葡萄,真是得天独厚,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放在手里,那温润的感觉分明是捧了一粒粒的美玉,甚至都有些舍不得品尝的感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手里有葡萄如玉,心中物我两忘。

爱葡萄及宣化,念及起自己久居的这个古城来。近年来,宣化的发展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同时,恢复古城旧韵的工作也正在铺展开来。近年斥资40亿大手笔推进城市化建设,按照“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的思路,科学规划了“一轴三区”城市构架,4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近40亿元,着力在城市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品位做高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

今年是宣化城肇建1260周年,又恰逢有着千年栽培历史的宣化牛奶葡萄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国家工商总局初步审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宣化区还喜获“2007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评选资格。人逢喜事精神爽,而这些喜事不正是宣化人民世世代代、日复一日地努力换来的吗?

手里一掬葡萄,感受着如此如玉般的灵气,激荡着自己的情怀,心胸也为之开阔起来,我想,如果我可以飞到宣化的上空,一定可以看到,在宣化古城的北城,那一园园的葡萄,千余年来,如玉一样温润着宣化。宣化有灵物如此,是宣化人的福气,也更是宣化人的创造。

作者简介

宋春华,女,汉族,70后,宣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宣化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张家口昊达万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作品散见于省、市级报刊。

那年,那树,那枣情

作者:胡瑞军

随着宣化大北街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无论是一般城市居民,还是城中村中的居民(宣化城区归属宣化区春光乡土地占有)大部分的居民都在憧憬和想往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在政府已征收并签订搬迁协议的同时,房屋自拆工作井井有序地进行着,社区干部、工作人员以及房管部门的各级组织在不断协调中加紧工作。

漫步于既陌生又熟悉的大北街社区,心中不免泛起了一阵阵的莫名伤绪。说陌生,是指好多的城中小街小巷感觉特别的生分,如半壁巷、辘轳把巷、杨公祠巷、李政府街等等,搞的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说熟悉,过去所教的学生,那个时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班级有干部子弟、工人子弟以及城市村“居民”子女组成。有时候我们要经常到大北街学生家中做家访,熟悉学生生活的环境,联系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家中学习、生活等状况。所以,通过经常的家访对学生家居位置基本上能有一个大致了解。

健步于破败的社区街道中,又感到城市棚户改造中的诸多无奈。特别是家家户户在院中栽下的枣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在这样房屋征迁过程中,显得那样的无助,等待他们的命运,将被连根拔起,与砖头瓦砾一样,被现代化挖掘设备一起抛送到倒垃圾的翻斗大车上。那滚滚的烟尘,将那些枣树湮没在一片一片倒塌瓦砾之中。

扼腕叹息间,我仿佛又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初为人师的情境之中。那时,只知道大北街位于宣化城北边,一大片一大片老旧砖混结构的房屋及每家每户家中都养育几架漏斗式葡萄。那个年代,我在宣化二中教书当老师,纯朴的学生家长每到秋分季节,总是希望教孩子的老师们能到他们家里做客吃个饭什么的,顺便给老师剪些葡萄带回家吃个新鲜。那时的村民小院落,可谓老旧房屋,院子里散发着一种农家小院的味道,每家几乎都是一个院落模式,一进院子门,要么就是东西向要么就是南北向两排屋子,且屋前院子里都栽着各式各样的果树,但更多栽种普遍标志树种就是枣树。据说,院子里栽种枣树,寓意深刻,既包含着“早立门户”“早立子”“早日发财”等等许多吉利的说法,因为,村民认为“枣”与“早”同音,且枣树对儿子、女儿们也都是吉祥树、幸福树,“早成才”“早娶媳妇”“早嫁好汉”等等不亦乐乎!

是啊!这些枣树是那样的坚韧,它的寓意几乎涵盖了“全家福”,他们永远忠实于主人,虽然散落于一片废墟之中,隐忍地坚守着,任凭风吹雨打。我想它们不仅为它们的主人祈祷平安、富裕的幸福健康大道,而且也为宣化区棚户改造增彩添绿,将挂满枝头红红的枣子奉献给创造新生活的人们。

作者简介

胡瑞军,男,汉族,1965年4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并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宣化第十一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诗词研究院副院长,张家口市散文家联谊会副主席,张家口市文学艺术研究会理事,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理事。2010年7月,出版个人专著《胡瑞军文集》,2012年12月出版第二部专著《做永远的笨功夫》。2015年12月出版第三部个人专著《胡瑞军诗文集萃》。荣获首届振兴张家口(诗词)文艺繁荣2009年度特别贡献奖,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校园端午诗会,被张家口诗词协会、宣化作家协会命名为中华诗词文化教育基地。

古城一个用钟声阅读的城市

作者:王利东

古城,因岁月而沧桑

钟声,因古城而闪亮

一个城市,站在岁月的风中

用钟声擦亮边关的明月

一声洪亮,敲落岁月的寒霜

把绕梁的声音

珍藏

这就是你,一个必须用钟声阅读的城市

携上谷的雄风

扼守边关的要隘

古城,用宠辱不惊的晨昏

在塞外的旷野上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只有钟声,划过岁月的额头

让时光零落成霜

就这样伫立,伫立在长城的脚下

听钟声悠扬

这就是你,一个必须用钟声敲醒的城市

在钟声回响的岁月里

清远楼啊

傲然独立成燕云十六州的气势

在边关的冷月里,带来历史的慰籍

把岁月的刻刀,雕刻一本用心阅读的书

书这头,连着大漠的雄浑

书那头,连着钟声的守护

这就是你,一个必须用钟声诠释的城市

雨燕飞过,剪开洁净的晨

穿越时空的钟声里,彩霞绯红

沧桑的古城,沉浸在一本厚重的书里

续写,一个现代的繁华

钟楼藏在历史里

岁月藏在风雨中

只有恒古不变的钟声,包容一切

包容古城的过往和今生

这就是你,一个必须用钟声包容的城市

写一首短诗,描绘古城的记忆

这记忆,是你,是我,也是故乡

唱一支短歌,歌唱古城的钟声

这钟声,是苍天,是大地,是生生不息的家园

这就是你,一个必须用钟声阅读的城市

作者简介

王利东,男49岁,宣化作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诗词协会会员,张家口文学研讨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塞外诗行(发表于宣钢文化第25期)蔚州行纪(发表于蔚州文艺28期)铸魂(获得宣钢动力厂“一支春”优秀作品奖),塞外诗行(之二)(2015年中国网络诗歌网大好河山张家口征文大赛三等奖)让岁月铭记(2015年宣化县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征文大赛一等奖)等。

“创城”有你“创城”有我

作者:张蕊

公交车上,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我身旁传来“妈妈,那些字我认得。”孩子从妈妈的怀抱里扬起小手,点指着路边的标志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年轻的妈妈显然对孩子能识得这么多字感到惊讶“宝贝什么时候学会这么多字?”“姥姥每天带我出来玩的时候都看见,到处都有……”我顺着孩子的小手向车窗外望,公交车掠过五彩的标志牌,果然我们的城市在文明的标语中亮了起来。

几个月前身边的许多人还对“创城”这个词的含义很模糊,更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的你和我和“创城”有什么关系?又拿什么来搞“创城”?刚刚在孩子的学生家长群里收到老师的一条通知文字“不管你是生活在乡镇,还是生活在城区里,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大家都要听从指挥,服从分配!无论有多急,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想你应该如我一样真的懂了什么是“创城”。“创城”是你我心中那份对城市的爱和尊重。

在“创城”活动中,各行各业的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走进社区铲除小广告,我们走上十字路口当起“临时”交警,有医务工作者深入乡村义诊,有环卫工人加班加点奋战,绿化工人在移植苗木装点城市,就连小学生们也在积极做着校园环境的清理。马路新了,交通灯新了,绿意浓了,十字路口变样了,社区的卫生面貌改善了。这就是“创城”吗?我想说这是“创城”,但这仅仅是“创城”的起点。

“创城”需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对这座城市的爱和尊重。你或者会问,难倒你是让我也去打一次卫生,铲除一次小广告,或者让我也走上十字路口去参与指挥交通?那才算是“创城”吗?不,毕竟能够以这样具体的形式参与“创城”活动的机会不多。“创城”需要你生活的每一天里时刻把城市放在心里,你可以不去铲除小广告,而是遇见乱贴小广告的人加以制止;你可以不站在十字街口指挥交通,而是从我做起的遵守交通法规。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真得变成一座恒久美丽的城市。一座文明的城市必是由一群文明的人双手托起的,在“创城”建设中你和我都只是那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也正是这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才能卷起滔天巨浪。

我忽然想起了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一群年过古稀的学子合唱团意气风发的唱响的那支歌“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那样的一群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人唱起这支歌的所饱含的激动,我想你会在自己的身边找到。比如“创城”,每一天当我们行走在城市之中,无论你是三五结伴,还是独自一人,都能做一个文明的人,规矩的人,把城市放在心间的人。我们的“创城”建设就会在厚积薄发中取得最大的成效。那一刻当你听到这首歌,我想你一定会由衷的感动,因为有你,你居住的整座城市才更靓了。

停在十字街口,对面的大屏幕上很多明星人物笑容可掬助力我们的“创城”,大声喊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丽宣化”。今天的路口没有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也没有交警,我看到更多的人已经自觉的在停止线前止步,这是“创城”活动的成果。我在心中为这些把城市放在心间的人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创城”的行列,因为“创城”有你,“创城”有我。

作者简介

张蕊,笔名九尺藤。热爱文学、朗诵、主持。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在省、市级报刊发表百余篇,文章在省、市级各类征文中屡获嘉奖。热爱演讲朗诵,在各类演讲比赛获嘉奖,诗歌微信公众平台“遇见最美现代诗”受到全国诗歌爱好者关注。

崖柏映春辉

记精准扶贫郭家村第一书记兰春辉

作者:郑秀英

曾经以为

一些精彩只是天空里的哨音

一些美好只是透明的画册

风掠过水没有涟漪

凝视千年崖柏隐没时间

目睹了你的身影

当你的心潮涌起的时刻

呵护关爱如春风刮过四季

才明白精准扶贫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要落到实处的

消除隔阂

消灭贫困

年轻的你

丢下妻子女儿

吃住在村里

多少个夜晚

出谋划策,制定方针

多少个白天

走村串户,了解民生

率领扶贫工作组

勇往直前

意气风发

为二伯换了假肢

剪一缕春风给他希望的幼苗

给大娘卖了香椿

让暖流涌过她的心头

关爱空巢老人

为他们捐衣送药

东奔西跑

上下求索

建设吃水点

家家户户的困难

都要记在心头

及时解决

一桩桩一件件

哪一件不是感人肺腑

热泪挥洒

乡亲们叫你下乡知识青年

你心里喊出的是我的父老乡亲

你常说

只要你把乡亲们记在心里

乡亲们

就会把你高高举过头顶

仅有的鸡蛋

新鲜的野菜

最嫩的椿芽

乡亲们舍不得吃

满怀感激送给你

都被你含泪而拒

一天夜里

山火突然爆发

你义无反顾

率先奔赴第一现场

将生命置之度外

全力保护那棵千年崖柏

跌落深坑

严重划伤

鲜血淋漓

不忍目睹

奋力扑救

不离战场

直至大火完全熄扑灭

崖柏无恙

欣喜的笑容

在你疲惫的脸上荡漾

奋战一夜

迎接朝阳

百里跋涉

你又赶回城里的红歌赛现场

一如你的名字

在精准扶贫这场战役里

你就是郭家村人民春天的太阳

光辉万丈!

千年崖柏记得你

第一书记

兰~春~辉!

作者简介

郑秀英,女,宣化深井人,1970年生于农民家庭,张家口大学英语系毕业,92年参加工作。业余喜欢写些小文字,喜欢旅游,读书,宣化区第二实验中学教师。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联系编辑删除。)

诚邀天下精英作家诗人加盟

【精品悦读】中国华语精品文学作家学会、 中国云天文学社面向海内外招募 □精品悦读

云天文学社版权页

精品悦读:隶属于中国精品文学作家学会、中国云天文学社,系国内知名公众平台【潮流美文】的姊妹公众平台,主推精品诗歌和精品美文精品悦读,多年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实力作家和诗人,尤其是受到许多旅居国外的华语诗人和作家青睐,有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的作家和诗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稿件投稿三周后,如未见刊发,即可视为未被平台采用,作者可另处。

稿费:来自作品的赞赏。赞赏所得总额20元(包括20元,总额累计20元以下不计)起一半作为稿酬发放给作者,另一半留作平台运营经费及出版活动。

云天文学社机构

社长/总编辑:碧云天(jizhebyt)

佛学文化顾问/释耀法     副总编/怡然   澜灵儿    理事长/马雁凌

编委:不倒翁 //琉璃半夏//Sunflower//刘芳//唐华智//张雯//唐春元//冯世鑫//傅北生//谈新柱//张明辉//水波横//红雨//杨彦//潮子//马雁凌//一苇渡//季俊群//段正山//一夕流芳

平台主播

月晴  嘉伟  伤感歌王  昭君  张雯  刺破

★分社领导机构

澳洲分社社长/总编辑:Sunflower

甘肃分社社长/总编辑:刘芳

甘肃分社副社长副总编:往事如烟(杜雁青)

广西分社社长/总编辑:唐华智

宁夏分社社长/总编辑:张雯

广东分社顾问:罗祖俊(澄默时节)

广东分社   名誉社长:老少年(张士伟)

广东分社社长/总编辑:唐春元

广东分社   副社长:凤灵犀

广东分社   副总编辑:秋语

浙江分社社长/总编辑:冯世鑫

河北分社社长/总编辑:傅北生

安徽分社格律诗词总顾问:花蕊夫人

安徽分社社长/总编辑:谈新柱

安徽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臧全秀(一梦)

安徽分社副社长:为你而书

江西分社   顾问:谢荣生

江西分社社长/总编辑:张明辉

江西分社   副社长:张传鹏

新情诗分社社长/总编辑:水波横

北美分社社长/总编辑:红雨

北京分社社长:杨彦

北京分社总编辑:熊小英

北京分社副总编:  阳光雨

山东分社社长/总编辑:潮子

黑龙江分社社长/总编辑:马雁凌

内蒙古分社社长/总编辑:一苇渡

内蒙古分社    副总编辑:一方

巴西分社   顾问:左龙右虎

巴西分社   顾问:门见山

巴西分社   顾问:冰莹

巴西分社   社长:季俊群

巴西分社   副社长兼总编辑:高山流水

巴西分社   副社长:黄理想

巴西分社   副社长:诗舞听涛

巴西分社   编委兼群管:高秀军

巴西分社   编委兼群管: 月儿

巴西分社   编委:雪山阿佳

小作家分社社长/总编辑:段正山

小作家分社常务副社长:纪晓霞

小作家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张素芳

小作家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郭晓军

爱情诗分社社长/总编辑:一夕流芳

(正在添加中……)

★平台合作请联系总编辑碧云天(微信:jizhebyt)。

中国云天文学社

中国华语精品文学作家学会

2018年6月18日

正在浏览此文章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长 按 解 锁

苹果手机扫码打赏温馨通道

转账时候请注明

给哪位作者打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