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摘要:民航業是否即將走出低谷?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近期,低於1折的“白菜價”機票頻現,但這一次,航空公司並不緊張,因爲這不是系統BUG造成的錯誤報價;消費者們也並不興奮,因爲他們還未有出門的打算。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閱了機票的歷史價格,發現這一次的“白菜價”機票自2月下旬開始出現。比如上海飛三亞的航班,2月24日起出現低於百元的機票;上海飛昆明、上海飛成都的航班則是2月23日起出現低於百元的機票。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各大互聯網旅行社購票平臺的信息顯示,這些航線的機票價格將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4月1日開始,機票價格纔出現回升。

機票以“白菜價”出售,自然是因爲供大於求。業內人士認爲,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爲2月中下旬開始,企業有序復工,春運返程客流慢慢啓動,各大航空公司經過研判,恢復了部分航班。“這一時期的客流,單向的特點十分明顯,主要爲三、四線城市前往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返城復工人員,從大城市出來的人很少。”民航專家綦琦表示。

航旅縱橫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晚上20時,當日全國計劃航班共計1.63萬架次,其中已取消的有1.04萬架次,取消航班佔比爲64%左右。而2月份中上旬,每日取消的航班都在75%左右,甚至一度接近80%。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數據來源:航旅縱橫

“低於百元的機票通常是不賺錢的,但爲了提高現金流,抓住有限的出行客戶,引導旅客選擇民航,航空公司不得已推出‘白菜價’機票。當然,這並不意味着這條航線是虧錢的,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這筆經濟賬還得綜合往返兩個方向考慮,即往返的整體售價能夠覆蓋往返的整體成本。”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低價票對全服務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是有負面影響的,現階段‘白菜價’機票也不可能像往日那樣具有吸引力,航空公司的這種做法,實際上也反映了他們的現金流壓力,能收回一點是一點。”

疫情爆發後,民航局規定航空公司施行免費退票政策,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透露,當時,免費退票涉及的票面總金額已超過200億元。

有學者分析,預計國內航空公司1至4月虧損超過1000億元。國際航協也於3月5日更新了預測數據,預計2020年,航空客運業務的全球收入損失將在630億美元至1130億美元之間。即便按照保守估計的630億美元算,中國市場的損失也在220億美元左右。

財政部、民航局也發佈了不少支持政策,包括免徵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對疫情期間不停航和復航的國際航班給予資金獎勵等。

值得一提的是,3月6日,記者對比了今年“五一”與去年“五一”的部分機票價格,發現2020年“五一”期間,機票價格基本都恢復至正常水平,部分線路的機票價格甚至還高於去年同期。

比如上海飛成都的航班,今年5月1日,國航、東航、吉祥航空的機票售價分別爲1620元、2305元、2120元,而去年5月1日,國航、東航、吉祥航空的機票平均售價爲1290元、2100元、1670元。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機票維持“白菜價”至3月底,但“五一”機票已漲價,甚至超去年同期--上觀

當然今年價格更高,或許也與航班尚未全部恢復有關。但這是否是一個信號,意味着民航業即將走出低谷?

對此,綦琦表示,遠期的機票價格不單單反映供需情況,還反映了預期,“五一”後,需求是否如預期反彈,要看疫情的發展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