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後,神祕爆料帖使得葉藍秋進一步成爲了“道德敗壞”、“破壞他人婚姻”的反面紅人,遭到網民聲討。爭執中,記者陳若兮出於“職業敏感”偷拍下了葉藍秋的樣貌,並將其“劣行”搬上電視新聞,同時在網絡大肆渲染。

網絡是一個公共平臺,在這言論自由且便利的時代,其內容魚龍混雜,網絡暴力混跡其中。

2012年公映的陳凱歌電影《搜索》,講述了剛剛查出絕症並且被保險公司拒賠的白領葉藍秋拒絕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爭執中,記者陳若兮出於“職業敏感”偷拍下了葉藍秋的樣貌,並將其“劣行”搬上電視新聞,同時在網絡大肆渲染。隨後,神祕爆料帖使得葉藍秋進一步成爲了“道德敗壞”、“破壞他人婚姻”的反面紅人,遭到網民聲討。在人肉搜索的威力下,網民們蹲守在葉藍秋家門口,揚言要“爲民除害”。最終網民目睹葉藍秋悲劇發生。真相大白過後,陳若兮卻成爲網絡輿論下一個聲討對象,不得不吞下自己一手栽下的苦果。這部電影是對當下網絡浮躁現象的一次吶喊,引人深思發人深省,可網絡暴力減輕了嗎?

拒絕網絡暴力,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

有些不良媒體爲了出新聞製造話題,不惜傷害別人,尤其是公衆人物。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某某女明星和另一女明星撞衫某某像大媽”“某某和某某誰的演技好”這類話題,在兩個人對比的情況下,總會傷害一方。我們希望看到好作品,期待演員的演技,完全可以去督促表達意見,無需用這種傷害人心的方式。人都是需要鼓勵和肯定的,公衆人物也是有情感的普通人,肆無忌憚的傷害他們,良心真的不會痛嗎?當年阮玲玉用生命詮釋了“人言可畏”,我們還要多少類似的悲劇發生?更有甚者捕風捉影,腦洞大開,製造謠言。單身男女明星一旦單獨同框就被戀愛,已婚男女與異性多接觸點就被出軌。剛剛去世的主持人李詠,身患癌症去美國治療,那是一家人多麼難熬的一段日子?偏偏有媒體不明真相就妄自揣測說李詠一家移民。如果對抗癌的病人不能稍加安慰,最起碼不要去打擾和傷害。

拒絕網絡暴力,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

有些網友莫名其妙地妄自揣測,人身攻擊。男星喬任梁去世時,摯友陳喬恩因爲沒有公開表達哀悼而被罵。真是荒唐,爲什麼傷痛一定要發微博來表達?心痛到昏厥的陳喬恩還要受到這樣的中傷,無語。剛剛舉辦婚禮的唐嫣和羅晉,因爲長時間沒有公開互動就被傳分手,感情是兩個人的事,爲什麼進展狀況要時時公佈與衆呢?所以現在的明星都選擇結婚在即時官宣,以此來保護戀情。如果早早公佈就難免聽到不同的聲音:一方配不上另一方,一方以往的黑料被挖,前任被重提。兩個人的情感一旦混入旁人的評判就有了雜質,簡單的事情就變得複雜。

拒絕網絡暴力,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判別人,那麼自己呢,就真的那麼完美,做得那麼妥帖嗎?與其去噴別人,不如去多讀書提升自己,修正三觀,提高判斷和理解能力,免得無事生非,不明就裏的亂噴。

言論自由的權利該被合理利用,網絡該是一個傳播正能量的平臺,互不相識的人們在網絡裏互相鼓勵關懷,這纔是網絡該有的樣子。但願我們從自身做起,都能在網絡裏看到世界的美好,善待別人也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