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屏幕也是作爲鑑別黑莓翻新機或者組裝機很重要的一點,爲了讓手機看起來更新,鏡面肯定是需要更換的,這時候商家只會粘住屏幕四周,所以中間部分就變成了「空心」,這種屏幕很容易鑑別,無論是使用手指按壓還是觀感上都能夠看出區別,不過在後期已經有奸商能夠翻新「實心」屏幕了,奸商們的手段也在不斷升級。因爲是第一次出現了欄目中,這次亮相極客之選也特意挑選了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機型——黑莓 Bold 9000(後文中簡稱爲黑莓 9000),它可以說是中國銷量和保有量最高的黑莓機型,沒有之一,但同時也是坑最多的一款黑莓手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款帥氣拉風的商務手機。

有那麼一些已經老去的產品,它們也許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每每想到卻令我們充滿回憶。作爲極客之選(微信號 GeekChoice)懷舊欄目,《極客博物館》希望找到這些曾經帶給我們驚喜和感動的產品,帶你重拾它們迷人的特質。

遠在那個諾基亞一意孤行的選擇 Windows Phone,來對抗 iOS 和 Android 時代,另一位手機行業的巨頭也在慢慢隕落,不過這位巨頭在國內的體量並不算很大,但即便如此它也有着一批忠實的粉絲——莓粉。

說到這裏,網友們也大概猜到了這一期極客博物館將會迎來了一個「新」的品牌——BlackBerry 黑莓。因爲是第一次出現了欄目中,這次亮相極客之選也特意挑選了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機型——黑莓 Bold 9000(後文中簡稱爲黑莓 9000),它可以說是中國銷量和保有量最高的黑莓機型,沒有之一,但同時也是坑最多的一款黑莓手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款帥氣拉風的商務手機。

經典的全鍵盤商務機

作爲 Bold 系列的第一款機型,黑莓 9000 無論在型號的數字上還是整體的 ID 設計上,都與以往機型有着明顯的區分,作爲高端系列的一員,黑莓 9000 完全擺脫了黑莓 8000 系列那種笨重、粗獷的形象。

事實上,黑莓 8900 就已經開始了 ID 風格上的改變,只不過黑莓 9000 徹底完成了蛻變,在視覺美感、握持感以及比例協調性上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很重要的一點是,黑莓 9000 很好的控制住了機身的厚度,儘管它比同時期發佈的諾基亞 E71 依然要厚不少,但對於黑莓自身來說,這樣的厚度表現已經算是難得了。

黑莓 9000 的金屬中框延伸到了機身的前面板,再配合鍵盤行間的金屬飾條,整機的精緻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當年還有很多網友把中框卸下來泡在 84 消毒液裏,達到「褪色」的效果,最終呈現的視覺效果也是 ok 的。黑莓 9000 後蓋表面採用了皮革材質覆蓋,據說水貨市場上基本很難買到原裝的後蓋。

黑莓 9000 採用了橫向屏幕+QWERTY 全鍵盤的組合,這也是那個時代全鍵盤機型的標準規格。黑莓 9000 這塊屏幕的分辨率達到了 480*320 像素,這要比諾基亞 E71 的屏幕(320*240 分辨率)多了一倍的像素數,這塊屏幕的素質在當時還是非常給力的,色彩表現和細節都不錯,而且黑莓使用了透明雙面膠將屏幕和鏡面連接,既能夠防止灰塵進入,還能夠實現全貼合屏幕的效果,讓觀感得到明顯提升。

屏幕也是作爲鑑別黑莓翻新機或者組裝機很重要的一點,爲了讓手機看起來更新,鏡面肯定是需要更換的,這時候商家只會粘住屏幕四周,所以中間部分就變成了「空心」,這種屏幕很容易鑑別,無論是使用手指按壓還是觀感上都能夠看出區別,不過在後期已經有奸商能夠翻新「實心」屏幕了,奸商們的手段也在不斷升級。

黑莓 9000 儘管使用了 QWERTY 的全鍵盤設計,但在功能鍵的設計上還是非常簡潔的,接聽、掛機、菜單、返回,還有標誌性的軌跡球,這讓黑莓 9000 在非文字輸入時的學習成本降低了不少,軌跡球也是不可多得的解壓神器。當然,鍵盤也是翻新機會更換的一部分,非原裝的鍵盤在文字印刷和腳墊的手感上多多少少都和原裝鍵盤有區別,當年在論壇上有不少鑑別翻新機型的技術貼。

黑莓 9000 作爲一款商務機型,在功能性上照顧很是到位,機身四周的接口和按鍵也同樣有不少。機身左側就有耳機孔、mini USB 接口、語音鍵和 microSD 卡槽,右側有音量鍵和拍照鍵,機身兩側的最底部還有金屬觸點,是專用底座需要使用的。

黑莓 9000 頂部的靜音鍵則非常映襯商務機的身份,在重要的場合直接一點就進入靜音狀態,來電也會迅速靜音,長按靜音鍵還能夠進行鍵盤鎖定。旁邊的揚聲器孔也值得一說,因爲使用了雅馬哈代工的揚聲器,黑莓 9000 的外放效果確實不錯,這也算是黑莓 9000 機友津津樂道的一點。

打開後蓋之後,黑莓 9000 的電池非常搶鏡,這塊容量爲 1500mAh 的電池在當時算是非常給力了,這塊電池的容量也和諾基亞 E71 使用的 BP-4L 電池容量相同,不過諾基亞 E71 的續航能力要遠超黑莓 9000。

BlackBerry OS 和郵件推送服務

黑莓之所以在當年受到衆多用戶的歡迎,除了外觀夠酷以外,軟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黑莓 9000 最初發售時的系統版本應該是 BlackBerry OS 4.6,不過黑莓機型也擁有很多刷機資源,後期可以刷入 BlackBerry OS 5.0。

黑莓的系統 UI 設計非常簡潔,桌面除了狀態信息以外,就是底部一排快捷入口,菜單中也同樣是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的圖標,配上漸變色的背景看起來還是挺符合我的審美觀的。BlackBerry OS 在文字顯示上有非常多的選項可以自定義,比如像是字體選擇、字號大小、樣式、平滑等等,這還是很人性化的設計。

但黑莓的「金字招牌」則是基於 BIS/BES 的郵件推送業務以及該品牌一直強調的安全性,BIS/BES 分別是 BlackBerry Internet Service 和 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ice 的縮寫,其實就是針對於個人和企業的郵件推送業務,這也是黑莓能夠吸引很多商務用戶的原因之一。在黑莓推出 Z10 和 Q10 後,黑莓也基於 BIS/BES 服務推出了 BlackBerry Messenger 軟件,起初只針對黑莓用戶,後來則擴展到了 iOS 和 Android 平臺。但事實上,這個軟件對於很多普通用戶而言吸引力並不是很大,或者說它能夠實現的功能並不是所有用戶都會在意的。

至於安全性,黑莓手機獲得各個安全機構頒發的安全認證就不在這裏多做贅述了,就光憑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是黑莓的忠實用戶就能看出,黑莓手機在安全性上的超高規格。

水深坑多的黑莓

就如同前文中說得,黑莓 9000 是黑莓機型在中國銷量和保有量相當高的一部,這其中 99% 交易都發生在水貨市場,很多剛接觸黑莓的用戶都會感嘆黑莓的水太深了。鏡面、鍵盤、後蓋,你能想到的部件幾乎都有組裝冒充原裝的情況。

如果僅僅是翻新,那隻能說你遇到的「良心奸商」,因爲對於黑莓來說,最大的坑就是打孔飛線機。任何生產線都是有良品率的,代工廠生產出的瑕疵主板是需要自己承擔損失的,但按照 RIM 公司(當時黑莓品牌的持有公司)的要求,必須要在主板的關鍵位置打孔進行報廢處理,代工廠就會把這種報廢主板賣到一些其他渠道,最後會經過維修在孔之間通過飛線來連接主板內的金屬絲進行復原,最後進行組裝和翻新,最後出售。這種打孔機,無論是穩定性還是使用壽命都無法保證,說是洋垃圾也不過分。

除此之外,黑莓手機還有 14 天機以及板機等等非常多的坑,因爲黑莓 9000 在市場上的活躍時間非常長,顯然上面這些矇騙消費者的手段才能將利益最大化,這也是算是很多莓粉繞不過去的坑。

寫在最後

其實,我們很難給黑莓手機下一個定義,如果說它是一個小衆品牌,但它曾經有非常多的擁躉,也在中國市場紅極一時。如果說黑莓曾經也非常輝煌,但在問問身邊的朋友,瞭解黑莓的也並不是很多。

或許黑莓所擁有的獨特氣質一直吸引着那些喜愛它的莓粉,他們對於黑莓近乎偏執的情感也不需要其他人的理解。在 Android 和 iOS 崛起之後,黑莓的命運或許註定就像諾基亞和 Symbian 一樣,但 BlackBerry 這個品牌仍然在堅持着,遺憾的是從 RIM 變成了 TCL,同樣是三個字母,「味道」卻天差地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