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国宝,

都有一段传奇身世。

而今天介绍的这件↓

显得格外传奇,

因为它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国宝《上虞帖》的传奇故事

1972年的一天,上海文物清理小组的万育仁在丢废纸的竹筐中,发现一张硬黄破旧书法帖。卷端有宋徽宗瘦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的绢签,内页七行草书也与前人记载相符。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札,文字多使用中锋运笔,字体连贯流畅,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乃是其晚年书法的代表作。万育仁惊喜不已,赶紧将废筐里的《上虞帖》捡回,带回上海博物馆。然而,这幅《上虞帖》却被专家们否定了。万育仁坚持己见,就把此帖带回家里,小心保管起来。

三年后,上海博物馆老馆长沈之瑜重新主持工作。万育仁便将《上虞帖》拿给老馆长看,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保管部长马承源却建议“不如请谢稚柳看一看”。谢稚柳是当时上海书画鉴定大家,当《上虞帖》放在他桌子上时,谢稚柳眼睛一亮,拍案叫绝:“上海居然也有王羲之的好东西了,羲之墨迹久绝于世,唯此唐摹,就足为文物之精英、艺苑之瑰宝了。”

至此,这幅《上虞帖》才确认为唐摹本,堪称国宝。由于年代久远,帖色深褐,纸本破碎,竟有18处损坏,上海博物馆就交由装裱大师严桂荣先生进行修复。严先生采用“火烧法”修复此帖,才使此帖重现光彩,如今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海博物馆藏品百万,

其中有一件镇馆之宝,

竟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有意思的是,

这是王羲之的一通行草书手扎,

讲的是关于肚子痛的事情。



国宝《上虞帖》的传奇故事


王羲之


一件关于“肚子痛”的国宝,他的传奇在哪里?

一千多年前开始,

王羲之《上虞帖》的唐摹本就一直在南唐、北宋、元、明等朝廷内库中收藏。

后来传到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标手里。

继他之后,流入民间,

清末转到收藏家程定夷手里。

新中国成立后,

辗转被上海静安区的一位收藏家私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被移交到上海某文物仓库里幽禁起来。


说起《上虞帖》,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夜来腹痛帖》。没错,就是晚上肚子痛的意思。此帖通篇58字,是这样写的:


国宝《上虞帖》的传奇故事


《上虞帖》

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

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我们可知,这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还提到了一些亲戚朋友的近况。“修龄”,是王羲之从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郗昙的字;“安”,则是晋太傅谢安。


国宝《上虞帖》的传奇故事


《上虞帖》局部

此帖为唐人摹本,硬黄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共58字。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


国宝《上虞帖》的传奇故事


《上虞帖》局部

首先,在笔法上,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疾涩之变)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