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都知道,鼎在古代是权利的象征,天子九鼎,问鼎中原,所以鼎是非常稀少的,可以说只有权利和物力鼎盛的王朝才能铸鼎,更别说这么大一个鼎了,要知道一个腐坏严重的后母戊鼎已经是国之重宝了,同是商代的鼎,这尊纹路清晰的鼎怕是要比国博的牛逼得多哟。重庆博物馆的“专家们”,知道南京博物馆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当年拍卖了多少钱吗。

为90周年校庆做序的重庆大学博物馆

10月7日,作为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的序幕,重庆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重博)开馆典礼在虎溪校区隆重举行。据报道,包括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在内的国内外文博领域的多位专家出席了庆典。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报道说:重博耗资670多万元,其"所有藏品均由重庆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吴应骑捐赠,共计四百余件藏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造型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传统文化魅力。"

如此大的手笔,为何被怀疑是假文物?

禁止拍照:据说场馆禁止一切拍照,虽说不少博物馆为了保护文物是禁止闪光灯的,但完全禁止拍照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照相对文物的破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所以即使是国家博物馆都不禁止拍照!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令人不快的是,整个展厅虽说寥寥无几,但总感觉有及双眼睛无时无刻在盯着你,生怕你拿出手机拍照,据说还有便衣假装参观,在你身边晃悠,一旦发现拍照,立马发声制止,气氛尴尬又诡异。

顺便一提,据说这位吴教授的公子和儿媳现在都供职于重大博物馆,分别担任馆长和展览部主任,全家人都在为博物馆任职!

石锤?整个博物馆的展品疑点重重!

如果说上面的说法只是阴谋论的妄自揣度,那下面的疑点重重可以说是石锤了。

疑点一:逾越礼制的秦皇车驾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前四后二,整整六匹,虽然《尚书》《春秋》《史记》都曾经曰过:周天子的座驾有六匹马(“天子驾六”),但人家的六匹马是一字排开的。再说,秦汉天子的座驾都只有四匹马,这一点在考古界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因为西汉初年,国力贫弱,连皇帝座驾都配不齐四匹同一颜色的马。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铜车马

所以,重庆大学博物馆这架独步古今、僭越礼制、颠覆历史的超标豪车,应该是给什么样的牛人坐的呢?

疑点二:电镀工艺的迷你版轺车

展厅里还有一件迷你版轺车,电镀工艺,新潮轮毂,嵌玉镶宝。车上坐着一土财主模样的人,抄着双手,缩头缩脑,神情呆滞。一副生无可恋、信马由缰,爱特么去哪儿去哪儿的样子。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轺车一般是没有后车箱板的,这显然不太符合当今的安全规范,所以,厂家对车箱结构进行了合理改进,加装了厚实且完全焊死的防撞后挡。这样一来,虽然上下车会有些不便,但安全性绝对是有提升的。而且一举多得,平时拉个货、买个菜什么的,也特别实用。

疑点三:崭新出土的商代兽面纹牛鼎

展厅入口处,有一件硕大的青铜方鼎,立于高高耸立的方形基座上,供参观者仰望。展标上赫然写着"商代兽面纹牛鼎"。型制模仿中国最重青铜器后母戊鼎,仅仅把纹饰换成了似兽非兽、似牛非牛的四不像图案,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小学生都知道,鼎在古代是权利的象征,天子九鼎,问鼎中原,所以鼎是非常稀少的,可以说只有权利和物力鼎盛的王朝才能铸鼎,更别说这么大一个鼎了,要知道一个腐坏严重的后母戊鼎已经是国之重宝了,同是商代的鼎,这尊纹路清晰的鼎怕是要比国博的牛逼得多哟。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后母戊鼎

疑点四:汉代雁鱼铜灯plus!

造型来自平朔秦汉墓或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省掉了不少细节,体积却比它们大了十倍有余。这么庞大的铜灯,重博竟有一对儿,兴许是汉代大街上当路灯用的吧。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高度一米多的汉代汉代雁鱼铜灯plus,谁用谁知道,放豪宅门口绝对比石狮子霸道,相当于用人民币扎个稻草人摆门口,毕竟铜在那个时代是等价的贵重金属。

疑点五:月下萧何追韩信?

等等,介不是萧何丞相吗?重庆博物馆的“专家们”,知道南京博物馆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当年拍卖了多少钱吗?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起拍价:30,000,000元,成交价 RMB 685,440,000...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不卖;还有一件流落海外至今下落不明,意思是还有一件被吴教授您收藏了呗。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南京博物馆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疑点六:猪龙不分?

迷你版红山C型龙(展标上写的玉猪龙),真伪姑且不论,咱能不能先把龙和猪分清楚?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红山文化这些年在考古界炙手可热,吴教授的“收藏”不得不说挺广泛的。

疑点七:穿越的砚滴?

这件类似烟缸的东西被标注为“汉代子母龙水滴”,说是给砚台加水用的。真是敢想敢说。

重庆大学疑耗资670万建设假博物馆,究竟怎么回事?

汉代有没有这样的玻璃姑且不说,砚滴什么时候才出现,心里也没点逼数吗?

相关文章